近墨者为什么会黑?这番道理,值得记取,但是,这些你也必须明了!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意思是说,一个人交了坏朋友就会变坏,而经常跟一些思想高尚的人在一起会变得好起来。这番道理,确实值得好好记取。但是,认识仅仅停留在这点上还不够,变黑变赤中有一些社会心理学的道理,也必须明了。

近墨者为什么会黑?这番道理,值得记取,但是,这些你也必须明了!

在我们青年中间,有意识做坏事的是极少数,绝大部分有行为不良的人,都是无意识地受了自己思想水平的限制,因而见臭不臭,甚至以臭为香。原来,人从无知的婴儿到成熟的大人,其行动是逐渐受到自己主观思想的约束的。救人的本能来讲,肚子饿了就要吃东西,所以幼儿肚子饿了拿起东西就啃,而不管什么场合;但是成人就会想:“这个东西是我的吗?”或者:“在这个场合应该吃东西吗?”这类考虑,是人对自己和自己​所处情境的评价。

人的这种评价决定他采取什么行动。老师、家长、领导的教育,规章制度的约束,都对这种自我评价的形成产生影响,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规章制度也有可能打破,长辈的话也并非绝对不可违背,人对自己行为和处境的评价,在相当程度上还会由周围人的行为所决定。

近墨者为什么会黑?这番道理,值得记取,但是,这些你也必须明了!

例如,明明有上下班制度,但一个工厂班组里大多数人都随便迟到早退,那么这个班组的成员就不认为破坏劳动纪律是什么大事情,反过来,一个班组里大多数人遵章守纪,一个人哪怕在别方面很自由散漫,但就不敢过于放肆地迟到早退。

对个人来说,周围的人就是他的“参照物”,以此来决定自己可否采取一定的行动。愈是亲近、密切的人,愈可能成为参照物,他会不自觉地按这个参照物来改变自己的打扮、谈吐、行动,从而显出“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效果来。

近墨者为什么会黑?这番道理,值得记取,但是,这些你也必须明了!

因此,对个人来说,选择一些好的“参照物”,会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行为;对集体来说,形成一个好的队风班风,对于中间和后进青年的影响,要比成打的劝善良言更有力。而从青年本身来说,就有个提高思想水平和识别能力的问题,从而使自己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辨明是非,认准学习仿效的对象。一个人要变“赤”而不变“黑”,这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因素都是很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