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基礎疾病患者要小心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基礎疾病患者要小心

在中國湖北省孝感市雲夢縣的一家醫院,醫生們正在查看肺部CT圖像。攝影:STR/AFP/CHINA OUT VIA GETTY IMAGES

包括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在內,很多人其實正面臨著風險。

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很常見,基本上我們身邊都有人患有其中至少一種疾病。

根據早期臨床病例,這些都是與新冠肺炎重症病例關聯最密切的“基礎疾病”。雖然80%的新冠肺炎患者都是輕症,但報告顯示,新冠病毒不僅僅對老年人和體弱者,對其他人也會構成威脅。

新冠病毒只對老年人危害大這一觀點,源於人們對死亡率的過分關注。3月4日,世界衛生組織更將之更新為3.4%。這個數字是各年齡段的平均水平,而老年人的死亡率的確在上升。

但也有證據顯示,與季節性流感相比,新冠肺炎對所有年齡段的人都更為致命:對於50歲以下的人,新冠肺炎的致死率高出6至10倍。而且,死亡並非唯一的危險,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中,年輕人所佔的比例超過了我們的想象。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基礎疾病患者要小心

2月28日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調查了1099名新冠肺炎患者的年齡分佈情況。結果顯示,大部分(60%)非重症患者是15至49歲的青少年和成年人,這意味著這個年齡群體的情況不是最糟的。

事實上,重症病例在年輕人群體中略有點多。研究報告中共有163例重症,其中41%是青壯年,31%在50至64歲之間,27%超過65歲。唯一逃過新冠病毒重症的群體是14歲以下的兒童。

2月21日,中國疾控中心發佈了一份關於72000多名病人的臨床報告,這也是到目前為止關於新冠肺炎規模最大的報告。文章顯示,千禧一代、Z世代與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不相上下。因此醫生表示,不要根據年齡判斷最容易受到新冠病毒影響的人群,而是要注意常見的基礎疾病,以及它們與死亡率之間的關聯。保護自己,保護家人,一起看看該怎麼做吧。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3月9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說:“這次疫情的死亡率很高。我們不應該按照年輕人和老年人進行區分。我們不能說,我們關心的是數百萬人的群體,而非年輕人或老年人個體……每個人的生命都彌足珍貴。”

心血管併發症

新冠病毒主要針對肺部,但新冠肺炎後果最嚴重的基礎疾病其實與心臟有關。

在美國,近乎半數的成年人都患有高血壓,同樣的還有糖尿病:每10個美國人裡有1個有代謝障礙,所有年齡段共3420萬人。這兩種疾病都會帶來心血管疾病,每37秒就有1個人死於這種病。

雖然我們還不清楚新冠肺炎對心血管系統的具體影響,但美國心臟病學會表示:“已有報告顯示,在被感染的個體,尤其是需要加強護理的患者身上,存在急性心臟損傷、心律失常、低血壓、心動過速,以及高比例心血管病伴隨疾病。”一項研究調查了疫情爆發中心武漢的150名患者,發現心血管疾病患者被感染後,死亡風險大幅提高。

這是因為心臟和肺部聯繫緊密。急促的呼吸會讓脈搏自動加速,如果心臟已經很虛弱,或動脈堵塞,那麼讓血液和氧氣在全身循環就需要比常人付出更多。

“如果這種新病毒像往常那樣進入我們的社區,我真的很擔心心臟病患者,”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女性心血管健康主任、心臟病學家Erin Michos說:“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的心臟已經很難正常工作,如果再加上嚴重的呼吸道感染,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知道,病毒可以引發心臟病或中風。ERIN MICHOS,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

冠狀病毒會表現出流感的症狀,心區不適是其中之一。一直以來,流感被認為是心臟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誘因,以至於一些醫生懷疑季節性病毒可能是直接原因。2018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確診流感後的7天裡,病人罹患心臟病的可能性增加了6倍。

“我想社區沒法兒完全理解,”Michos說:“但我們知道,病毒可以引發心臟病或中風。”

此外,人們可能同時感染多種疾病,導致心臟的情況進一步惡化。在對武漢新冠肺炎患者的初步調查中,4%的確診病例感染了第二種病毒,主要是流感。

“在抵抗一種病原體的過程中,如果患者的免疫系統被削弱,那麼很容易發生繼發感染,”Michos說。

這也就是為什麼Michos、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美國心臟協會建議,隨著疫情爆發,心臟病患者要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包括接種流感和細菌性肺炎的疫苗。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基礎疾病患者要小心

心血管疾病的潛在威脅

很多人可能也處於心臟相關的風險中,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例如,高血壓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在這個過程中,血管壁會因為脂肪和組織纖維組成的斑塊而增厚變硬。如果這些斑塊脫落或破裂,就會阻塞血管,導致心臟病或中風。

Michos說,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有斑塊和高血壓。美國疾控中心估計,1.08億美國人患有高血壓,但至少1100萬人對此一無所知。

美國疾控中心估計,1.08億美國人患有高血壓,但至少1100萬人對此一無所知。

流感病毒和冠狀病毒因此帶來呼吸道感染的風險,這些感染會引發“細胞因子風暴”。一項對武漢病人的早期研究發現了“暴發性心肌炎”,這種異常綜合徵會侵蝕心臟肌肉。

“我們知道,這種炎症可能引起斑塊破裂,尤其是那些沒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 Michos說。糖尿病也會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加速這些斑塊破裂,而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統相對也受到了抑制,導致他們更易被感染。

如今,我們正處於流感季節和新冠危機的雙重夾擊中,Michos建議心臟病和糖尿病患者要確保備有足夠的常規藥物,注意血壓是否正常。

哮喘患者未雨綢繆

除了威脅心臟健康,新冠疫情的爆發也會對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囊胞性纖維症、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過敏)和吸菸致肺損傷的人造成嚴重影響。即使是輕微感冒或流感也會加重病情,增加住院的概率。

令人憂心的是,新冠肺炎在出現症狀前,有一個很長的潛伏期,從2到14天不等。而且,由於疾控中心的失誤,美國首次進行冠狀病毒檢測的時間推遲了6周。這兩種情況導致公眾可能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被感染並具有傳染性。3月9日發表於《柳葉刀》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會在8到37天內會排出這種病毒,這是傳染性的一種指標。

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肺病學家Enid Neptune說:“我建議,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在出行前,尤其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能夠制定防護計劃。比如,簡單地增加常規藥物的劑量,或者儘可能把附近有呼吸系統專家的醫院都列出來。

“這也意味著要放棄一些聚會,畢竟你不知道那些人曾去過哪裡、健康狀況如何,”Neptune說。最重要的一點是,病人不應該諱疾忌醫。

“有時候,病人覺得自己大驚小怪,不好意思通知醫生,”Neptune說:“當公共領域存在大量誤導信息、當我們對病毒還不夠了解的時候,應該去看醫生。”

癌症患者多加小心

癌症患者也需要注意呼吸系統的情況。接受強化療法治療白血病或淋巴瘤、進行過骨髓移植的患者,更容易感染肺炎,包括病毒性肺炎。這是因為腫瘤或相關治療往往會導致他們的免疫系統受損。

亞特蘭大美國癌症協會的副首席醫務官J. Leonard Lichtenfeld說:“過去曾接受過癌症治療的患者,即使看上去已經康復,他們的免疫系統仍然有問題。”

有時候,這些癌症患者的情況很危險,他們不能接種疫苗,必須依靠全社區免疫提供保護。目前,針對已被感染的癌症患者,唯一能做的只有與他們的家人、醫護人員保持社交距離,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這很難,因為很明顯,癌症病人處於病情的不同階段,人們希望有親人的陪伴,”Lichtenfeld說:“但我們要共同面對疫情,我們需要採取適當措施保護自己和所愛的人。”

孩子們的情況

另一方面,目前收集到的數據顯示,兒童患上新冠肺炎的情況較少,症狀也較輕。截至2月11日,中國疾控中心記錄的確診病例共44600例,9歲以下兒童的病例只有400例,且無一死亡。這是否意味著兒童不那麼容易被感染,或者只是沒有變成重症?

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兒科傳染病科的主任John Williams說:“我們都贊同後一種觀點。”對密切接觸者和家庭的早期追蹤顯示,兒童和成年人一樣,都容易感染新冠病毒。Williams指出,到目前為止,兒童病例數量較低可能是因為檢測集中在醫院。“一旦涉及更多在門診和醫生辦公室裡的輕症患者、病人,我們會發現更多的成年人,兒童的數量也可能更多。”

新冠肺炎重症兒童較少,這在其他冠狀病毒和傳染病方面已有先例。近20年前,SARS冠狀病毒流行期間,也曾出現過兒童病患,但大多是輕症。雖然有時候水痘會導致兒童死亡,但未接種疫苗的成年人患病後,更有可能發展成重症肺炎,最終住院。

傳染病的部分症狀和損傷源於病菌本身,另一部分則是人體免疫系統對感染的反應造成的。Williams說:“因此有一種說法是,可能因為兒童的免疫系統不夠成熟,對感染的反應不如年輕人那麼激烈。”

儘管青少年有這樣的優勢,但全球各地關閉學校是合理的,因為兒童是已知的所有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傳播者。在美國,每年大約20%的兒童感染流感,而成年人只有5%。

“美國還有很多患有慢性疾病的弱勢兒童”,Williams說,比如移植患者、癌症化療患者,以及患有慢性心肺疾病的兒童。“我們還不知道這些兒童患上新冠肺炎重症的風險是否更高,但根據其他病毒的情況,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