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學在即,家長們應該怎樣做?

洋洋之語


經過一個月的寒假和一個半月的推遲開學,孩子們對復學,

😇一定是即期待又“恐懼”。

期待的是:返回學校與小夥伴嬉戲玩耍,迴歸課堂,迴歸日常生活。“恐懼”的是:放了一個長長的大假,每天關在家裡,懶散慣了,每天迴歸早起上學晚睡做作業的生活,心理莫名的恐懼,就像成年人有“黑色星期一”之說一樣。

所以,復學在即,家長們現在開始要這樣做:

1、按復學後的作息表安排孩子起居:

現在開始,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和開學以後完全一樣的作息表,提前調整到開學後的生物鐘。如,每天7點起床,7:30早飯。8:00-11:00是學習時間....。幫孩子從身體上提前調整到復學狀態。

2、預習新學期的知識。

復學後,老師一定會想辦法加快教學進度,把失去的時間儘量補上。現在幫孩子預習新學期的內容,有利於孩子快速跟上老師的節拍。做到:有備而來

3、提前教育孩子,復學後繼續保持警惕,做好健康防護。提前教會孩子口罩的正確戴法,洗手的要訣等。畢竟健康是第一位的。


瑣瑣碎碎絮絮叨叨



電氣五線譜


身為一個學生,我就站在一個學生的角度談一談我希望我的家長能怎麼做。

首先肯定是希望家長能把我所需要的東西幫忙準備一下,包括但是不限於文具,水杯,換洗衣物等等。當然只是稍微幫助一下,最主要的還是自己來準備,不能什麼都幫孩子準備了。

其次,放了這麼長時間的假期,還是希望能收收心,家長可以幫忙約束一下,就是先開始自己預習一點要學的課程,時間也不要過長,一天四個小時就差不多,畢竟現在還處於假期。

此外,應該要降低學生的遊戲時長了,娛樂一下足夠,但是時間太長,容易到了學校依然腦子裡一直在想遊戲的內容。

最後還是想說一點,如果孩子已經大了,千萬不要什麼事都幫著做,要讓孩子有自主能力,什麼事都幫著做不管是對現在還是將來,都有很大的壞處。

當然我說的這些都是針對我目前的情況而來,各位家長還是要和自己的孩子溝通一下。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興趣使然的阿展


復學在即,家長們應該怎樣做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準備:

1.督促孩子繼續完成網上作業和網上課時;2.幫助孩子備好生活、學習日常用品和用具( 這一項適用於縣內的學生。學校裡的超市不一定開門);

3.幫助孩子備少量的口罩( 學校備有口罩),帶一些換洗的衣服、鞋襪;

4..帶上假期裡完成的 寒假作業,以備老師查。

5.讓孩子注意保暖,若有發燒、咳嗽等症狀,待消除後方可返校;

6.教育孩子:返校後要遵守學校的紀律,服從學校制定的“防疫方案”和“教學計劃”的安排。

7.教育孩子:在返校的車上或者路上,不要有麻痺的思想,要做好防護措施。


近朱者C


1、調整作息時間

因為孩子已經適應了暑假放鬆的生活狀態,讓孩子立刻轉換回上學的作息時間是很困難的。所以家長要在開學的前兩週,就把孩子的作息時間表調整回來。

但這個過程要慢慢來,不能一次就奢望孩子能七點起床,讓孩子每天都早睡十分鐘,早醒十分鐘,循序漸進,慢慢調整成正常的上學作息時間表。

2、創建日曆

為了讓孩子有明確的時間觀念,應該創建一個實物的日曆,可以掛在客廳顯眼的地方,也可以掛在孩子的臥室。在日曆上標註好開學的日期,讓孩子清楚地知道離開學還有幾天,這能讓孩子做好開學的心理準備。

3、提前買好學習用品

孩子上學會用到很多東西,比如鉛筆、本子、橡皮等等。如果在開學前一天才去超市進行採購的話,很可能會遺忘某些東西。所以,在開學前兩個禮拜就應該列一個清單,寫好孩子開學所需要的東西,再去超市提前買好,這樣如果忘記了某樣東西,還有充足的時間去買。

4、總是提前五分鐘

要在開學前就讓孩子養成守時的好習慣,家長可以鍛鍊孩子每次都提前五分鐘去做某件事情,比如跟朋友商量好8點出門玩,就要在7點55分的時候出門,這樣就不會遲到了。養成按約定時間提前五分鐘出門的習慣,可以避免孩子上學經常遲到的現象。

5、培養孩子獨立

在暑假的時候,要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的能力,讓他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比如,讓他自己收拾飯碗,自己整理房間,自己學會整理自己的書包,這樣才不會在開學後讓老師看見孩子髒亂的一面。


公務員之路


一、制定學習計劃

制定學習計劃可以說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就算沒有疫情,平時老師也會要求學生制定好學習計劃,不過平時有老師監督,許多學生就忽略了這一點。但是這次疫情影響了一個月的學習進度,所以學習計劃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制定學習計劃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好這幾方面:

1、除了給成績和名次制定目標外,學習時間的分佈也要合理分配製定;

2、目標制定得不可遙不可及,要讓孩子蹦一蹦就能達成;

3、計劃制定越詳細越好,可以按月、周、日、時來制定;

二、陪伴和督促孩子完成學習計劃

其實這一點就和第一點是相輔相成的,只有第一點完成後才有機會去做好第二點。學習計劃制定完了,一定要執行才有效果。所以家長一定要配合好孩子,當然在完成計劃的時候,家長要格外注意幾個方面:

1、按時完成作業、按時複習和預習

2、當孩子出現錯誤時,及時和孩子溝通,並幫助孩子改正

3、和校方及老師保持聯繫。

三、讓孩子保持勞逸結合

學生最重要的任務當然是學習了,但是疫情過後學習任務和學習進度一定會相應的增大。在這個時候家長更應該關注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在高壓之下孩子的心理一定會起變化的,這個時候大多數孩子都會產生逆反心理。所以家長一定幫助孩子適當的減壓,而最好的減壓方式就是多運動,但是在這個過程家長也要注意這幾方面:

1、課間時多走動和呼吸新鮮空氣,給大腦足夠的休息時間;

2、監督孩子早睡早起,讓孩子時刻保持充足的睡眠,保證精力充沛;

3、監督孩子規律飲食,保證孩子身體健康;

都說新學期新氣象,但是今年的氣象似乎有點讓人倍感壓迫,畢竟時間緊任務重。所以疫情過後,開學了家長一定要監督孩子做好這三件事。


小猴子hyc


首先,家長要先穩定自己的情緒,給孩子創設一個安全的心理氛圍。中等強度的動機水平,有利於防控風險與放鬆心態的平衡。作為家長要做到對疫情有一個合理的認知,既不能毫不在乎,也不能過分恐慌,要把對疫情的重視和自我防護意識控制在一個較為適中的動機水平上。家庭內部要適度談論疫情相關信息,不能避而不談,但要把談論重點轉移到對於個人防護的重視上。家長可以通過個人示範、遊戲競賽、適度獎勵等強化的方式,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衛生習慣。關於返校復學,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蒐集權威的數字與圖表,讓孩子瞭解到疫情防控工作逐步向好的趨勢,瞭解到未來即將返校復學的客觀性是建立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礎上的,使孩子通過自主發現與探究自然接受這一過程,為返校復學創設安全的心理基礎。

其次,家長可以利用“情緒ABC”,引導孩子建立返校復學的理性認知。由於我們常有的一些不合理信念使我們產生情緒困擾,其中A表示誘發性事件,B表示個體針對此誘發性事件產生的一些信念,C表示產生的情緒和行為的結果。按照這一理論,如何引導孩子理性看待返校復學行動,是做好心理準備的關鍵。積極的學校氛圍、集體歸屬感、良好的同伴關係,以及集體學習中自我效能感的實現,都是居家學習中所不具備的。相對自由寬鬆的居家學習,可能會使一些低年級學生出現不想開學的情緒。此時,作為家長,可以主動和孩子聊聊學校、老師、同學,鼓勵學生主動與老師和同學們加強聯絡,一起回憶在校期間的難忘瞬間,嘗試讓孩子主動尋找判斷學校學習相比較於居家學習的好處,引導孩子在對比中體會到居家學習所不具備的“良好體驗”,從而增進孩子與學校之間的心理聯結,幫助孩子樹立關於返校開學的理性信念。

第三,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述抗疫中的科技新聞和人物故事,激發孩子內部學習動機。無論居家學習還是返校開學,是否具備較強的學習動機,都是影響孩子學業情緒與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各種類型的學習動機中,又以內部動機最為持久和有效。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湧現了很多英雄人物,他們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奮戰在一線,以“大愛大德大情懷”保護著群眾的健康。作為家長,要善於抓住這個有利時機,給孩子講一些抗疫工作中高精尖科技成果的運用,講一些各行各業工作者夜以繼日的奮鬥故事,講一些抗疫英雄的成長曆程,激發孩子的“愛國情”“強國志”,幫助孩子正確樹立遠大理想,並以此激發孩子持久的內部學習動機。進而,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將“遠景性目標”與“近期性目標”相結合,不僅可以做好返校復學前的心理準備,也可以幫助孩子更好應對返校復學後可能帶來的階段性學習壓力。


閆敬之


我們首先,應該配合學校老師的安排,督促學生完成老師留的作業,其次,我們應該給學生制定正常的作息時間,規律的作息是學習的保障,第三,針對學生的薄弱科目,給學生整理錯題本,家長將錯題進行整理,學生進行二次修改,加強學生的準確性,第四,家長幫助學生整理陌生單詞和重複錯的單詞,督促學生背單詞,詞組和寫套卷


張大梨中考英語課堂


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即使陪伴,也是極好的,居家在線學習可能不如在學校線下學習一樣直面,從面對面到屏對屏,家長的耐心、自律、示範是很必要的。


韓飛非我莫屬


首先要調整孩子們的生物鐘。不能晚睡晚起了,要早睡早起,上網課也好,自己學習也好,要正常作息了。其次要督促或檢查孩子的學習,不然開學再補就麻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