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傅祖康:中國黃酒的守、破、立


三問傅祖康:中國黃酒的守、破、立

傅祖康,最近有點“不務正業”。

自己寫劇本,設計對白,佈置場景……50集抖音短視頻《康叔來了》正在火熱拍攝中,主角就是傅祖康他自己。

而一直被人視為穩重內斂的黃酒企業家--傅祖康,拋開“人設”,不遺餘力,甚至是拼勁十足:“小封壇”推廣宣傳片,自己當形象大使,“會稽山”每次新品發佈自己站臺……

從1743到2020,“會稽山”這艘巨輪走過了277年,劈波斬浪,盛譽滿載。傅祖康,就是駕馭著這艘巨輪斬浪前行的舵手。


一問:“養魚論”之後,中國黃酒魚池藍圖幾何?


雖然2020年的開局並不理想,但會稽山紹興酒有限公司的車間內依然一副欣欣向榮的繁忙景象。在會議室見到傅祖康時,他正忙著與董事長虞偉強討論復產事宜。“危機之下,必然會有新變革、新機遇,我們將逐步適應消費結構和消費方式的新變化,不計餘力‘補’回損失。”

他說。

這個冬天,對黃酒業來說,將是一個危機並存的春之前夜。這讓傅祖康想起17年前的冬天——2003年,冬,正是紹興酒生產的旺季,年僅40歲的他走馬上任會稽山紹興酒有限公司(原東風紹興酒有限公司),從未接觸過黃酒的“門外漢”成為黃酒業領軍企業的掌門人,以大無畏的改革精神被譽為中國黃酒的“破局者”。


三問傅祖康:中國黃酒的守、破、立

傅祖康接受柯橋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採訪


在黃酒界,有一個“釣魚”的理論赫赫有名,“到有魚的地方去釣魚,到沒有魚的地方去養魚”,當初傅祖康進入黃酒業提出的這一“釣養結合”理論,引起了的很大反響,被人視為行業“攪局者”。“黃酒企業不能只釣不養,也不能只養不釣,而是要釣養結合。”十多年過去,傅祖康以“切蛋糕”來闡述他的“養魚論”,只有不斷持續地創造新客戶,才能把蛋糕越做越大,越切越香,而切蛋糕的刀放在哪個角度,就看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實力及公信力。

這幾年來,會稽山聚焦新產品,不斷開發大單品。傅祖康告訴記者,1743新品推出後,市場反饋很好,目前消費群體呈日漸上升趨勢。經過這些年,紹興黃酒在中國黃酒業中牢牢佔據龍頭位置,會稽山的銷售版圖也從17年前的紹興本區域為主擴展到上海、江蘇、北京、成都、東北等省外市場,甚至是國外市場。


二問:紹興黃酒如何去掉“土特”二字,成暢銷品?


如今,走進會稽山自動化釀造生產線,你看不到“光著膀子,揮著鐵鍬,熱氣騰騰”的傳統作坊式釀酒場面,這裡呈現的是一個自動化、智能化,全程物料不沾地的全新釀酒工藝流程

而在這之前,包括“會稽山”在內的所有紹興黃酒都被市場定位為“土特產”,從包裝到生產、銷售,“土特產”限制了紹興黃酒拓展更大的市場。剛到會稽山,傅祖康決定要將黃酒去掉“土特”。在大打“手工牌”的黃酒市場中,他成了一個另闢蹊徑的“攪局者”。

“首先是產品創新,要把土特產這個固有理念轉到商品化上去。我們先從核心產品的品相入手,大幅降低罈罈罐罐的比例。”傅祖康說,“如今的1743系列,以及蘭亭系列酒,就是很好的例子,市場反映很好。”

其次,是生產方式創新。“大力推行智能化改革,可謂在行業中單打獨鬥,其他酒企對我們‘又愛又恨’。”傅祖康坦言,其實,會稽山一直有“求變”的基因,從1988年開始嘗試機械化生產,實現了釀酒從壇到罐的轉變,仍需人工。而從2010年開始,在傅祖康的主持下,會稽山陸續投入重金進行智能化改造,“升級費”高達10個億。

不破不立,一腔熱血和勇氣為傳統老字號開闢了新的天地——智能化改造順應產業升級趨勢,不僅降低了勞動強度,節約了勞動用工,更提高了勞動效率,保證了食品安全。按年產20萬千升黃酒的規模,勞動用工比傳統的釀造方式減少了30%,佔用土地只需原來的1/4,每噸釀酒所需用水可節約6噸。正是憑藉著這種“傳承與堅守”,會稽山以品質之良心,釀製之用心,技藝之精心,鑄就了百年老字號的品質。


三問傅祖康:中國黃酒的守、破、立


三問:277歲“會稽山”,如何保持青春不老?


“紹興黃酒不缺文化缺傳播,不缺技術缺營銷。”這是傅祖康經常說的一句話。他認為,把“承、純、精”三個體現核心價值的字的文章做深做透,才能引領中國黃酒的價值迴歸。而這也是百年會稽山青春不老的秘方。

從冠名汪峰&黃貫中演唱會的娛樂營銷,到與小米有品的定牌合作;從封壇節互動,到新零售線下體驗店的創客空間;從開展酒道表演,引領消費潮流,到消費者“酒廠之旅”,傳播黃酒文化……不但使百年老字號變得更加年輕、有朝氣,增強了會稽山的口碑度、知名度,也為中國黃酒營銷提供了一種新思維、新風向。

時間對傅祖康是慷慨的,在他身上有一股超乎年齡的純真。這份純真源自於傅祖康孜孜不倦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商業的本質》、《我們為什麼去火星?》《三體》……從人文社科到商業管理再到科幻小說,

傅祖康每天在聽一本書,書單很雜,但書中透露知識包羅萬象。“一年下來聽了558本書。”傅祖康說管理、營銷都需要發散性思維,要學會把知識內化成自身思想的養分。

和許許多多酒業前輩一樣,現在的傅祖康已是閱盡千帆,對於當初空降會稽山,傅祖康感慨:“我是幸運的人,在最好的時代最好的平臺幹事業,人生不論成敗不計得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儘管總結詞帶著點“佛系”,但回望傅祖康櫛風沐雨的17年,從“守得雲開見月明”帶領會稽山創下每年20%的增量到現在改革創新的深水區,我們相信,“會稽山”這艘百年巨輪風正帆懸,潮平闊兩岸,駛出一片藍海。


三問傅祖康:中國黃酒的守、破、立


採訪後記:

媒體同行都知道採訪傅祖康很難也很容易,難,平時基本沒時間,太忙;容易,任何一次會稽山的新品發佈會,也是傅祖康的新聞發佈會,滔滔不絕,金句不斷。

這次趁著復工復產,記者終於逮住專訪機會。傅祖康依然很忙,他和企業團隊正在謀劃一件大事,打算造一個黃酒銀行。這又將會是紹興黃酒,甚至是中國酒業的一件大事。

從2003年空降會稽山,傅祖康幹了一件又一件的大事,其中最大的莫不如2010年起會稽山前後投入10億重金進行智能化改造,這在中國黃酒行業是個神話。面對裁員,面對質疑,面對保守的同行,作為項目執行者的傅祖康憑一句“必須推進,有我在”。正是憑這種擔當精神,這種不懼背上“攪局者”罵名的大無畏精神,會稽山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飛躍。

精神是金子,企業家精神更是企業的靈魂,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源泉,是創造價值的精神力量。

閱盡千帆後,本來可以山頂看風景的傅祖康並沒有停歇,他的筆記本上是密密麻麻一頁又一頁的工作計劃,行走傅祖康,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