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是爺爺的,是爸爸的,可能是二叔三叔的,但歸根到底是我的

電視劇《大明風華》講述的是奇女子孫若微,因緣際遇捲入王室更迭,歷經五帝六朝的故事。

五帝、六朝,顧名思義就是五位皇帝,六個朝代。

五帝,從她丈夫朱瞻基算起,加上朱瞻基的爸爸、爺爺,兒子,以及另一個兒子,共五位。

六朝,上面的五帝當朝之外,再加靖難之役朱棣篡位前,建文皇帝一朝。

天下是爺爺的,是爸爸的,可能是二叔三叔的,但歸根到底是我的

電視劇的劇情從歷史事件靖難之役講起。

血雨腥風是一切恩怨情仇的緣起,轉眼就是十年後。

朱棣登上皇位,南征北戰,文治武功。

一代帝王當年的罪行早已在太平盛世里加了濾鏡。

天下是爺爺的,是爸爸的,可能是二叔三叔的,但歸根到底是我的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權力集中的朝堂皇室,從來都是權謀角逐的集中地。

舊時王朝更迭的遺禍還沒完全退去,新的比拼對抗就已經開始。

這一次,老皇帝變攻為守,面對的還是自己的直系兒孫。

好在,朝堂安穩,老皇帝朱棣雖然不復壯年,但智謀仍在。

朱高熾三兄弟粉墨登場,又有年輕有為的孫子朱瞻基從中調和。

大家都是聰明人,幾番下來,朱家五子的角逐比劃。

最後都成了老朱家特有的,草莽氣息濃重的智勇比賽。

天下是爺爺的,是爸爸的,可能是二叔三叔的,但歸根到底是我的

那麼誰是朱家五子最聰明的人?

英雄老去都愛憶往昔,老年的朱棣開始經常在老夥計和親孫子面前遙想當年。

一輩子南征北戰,編撰永樂大典,還耗費巨資送鄭和下西洋,論功績,算得上千古帝王。

只是,所有的這些功績的書寫,抹不去靖難之役的罪惡底子。

幾乎所有的帝王手上都沾了些,沾著至親骨肉的血。

不同的是,所有人都見證了他的血腥。

老和尚都說,功是功過是過,有些黑料真的洗不掉。

天下是爺爺的,是爸爸的,可能是二叔三叔的,但歸根到底是我的

老朱非常疼愛自己的孫子朱瞻基,天倫之外,還因為這個孫子像他。

所有人都是自戀的,一個有功績的帝王尤其如此。

天下是爺爺的,是爸爸的,可能是二叔三叔的,但歸根到底是我的

這孫子也討人喜歡。

日常賣乖討巧自不必說。

天下是爺爺的,是爸爸的,可能是二叔三叔的,但歸根到底是我的

朱瞻基最大的優點還是能做事,年紀不大,業務能力極強。

朱棣的三個兒子,沒一個讓他省心。

大兒子朱高熾是太子,也是朱瞻基的父親。

作為儲君,朱高熾在朱棣出征時兢兢業業工作,以仁義治國。

朱高熾做得不錯。

但是一來朱高熾的仁政跟朱棣一向的作風有悖,深得民心,被朱棣忌憚。

二來又因其性格軟弱,身體多病,而不得朱棣喜歡。

(帝王就是這麼矛盾)

天下是爺爺的,是爸爸的,可能是二叔三叔的,但歸根到底是我的

而老二老三,漢王趙王以漢王為首,兩個兒子跟著自己南征北戰,有戰功 。

漢王更是在他“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的鼓勵下,有了野心。

老朱自己就是以清君側為名謀權篡位的,所以很怕親兒子也給自己來這麼一下。

手握兵權的兩位皇子,還真的仿效老爹起兵謀變。

天下是爺爺的,是爸爸的,可能是二叔三叔的,但歸根到底是我的

但無論是太子的不爭氣,還是老二老三的謀變之心。

都在老皇帝的謀劃,孫子的具體實施中化解了。

三個兒子,太子儲位加身,仁義治國,只求平安。

朱瞻基的存在,保住了朱高熾的太子位,讓爺爺和爸爸同時安心。

老二老三,距離皇位僅差一步,很想努力一下。

因為朱瞻基的存在,讓朱瞻基不用痛下殺手,也不需日防夜防瞎操心。

大權在握,臥榻旁邊有感情深厚的親孫子看著安睡。

除了睡夢中看到爸爸復活,阿孃受苦,現實生活簡直完美。

天下是爺爺的,是爸爸的,可能是二叔三叔的,但歸根到底是我的

所以,魔鏡啊魔鏡,朱家五子最聰明的人是誰?

當然是能夠討皇帝爺爺喜歡,能夠讓太子爸爸心安,還能輔助爺爺挾制二叔三叔的朱瞻基。

皇孫朱瞻基不是團寵勝似團寵。

天下是爺爺的,是爸爸的,可能是二叔三叔的,但歸根到底是我的

最最重要的是,年輕就是資本,又有聰明才智加持。

天下是爺爺的,也是爸爸的,有那麼一絲可能是二叔三叔的。

但歸根到底是他的。

遊刃有餘,一切盡在掌握中。

他不著急。

天下是爺爺的,是爸爸的,可能是二叔三叔的,但歸根到底是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