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焦慮》:生活就是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的過程

01 你為身份焦慮了嗎?

肺炎這段時間,不少朋友在微博上說自己失眠,頭痛,記憶力下降……本想趁著沒有社交活動的時間,努力提升個人技能,但沒想到工作效率大不如前,身體也沒有休息好,反而更加煩躁不安。

這其實是“焦慮”引發的身體變化,因為我們擔心這場疫情可能給自己帶來的重大損失。

對現代人而言,焦慮不是個新鮮話題了:學生們為了升學煩惱,職場人因為工資發愁,股民的心情隨大盤波動,創業者為市場反應焦急......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精神上卻越來越焦慮。

《身份的焦慮》:生活就是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的過程

同學聚會時聽說某某跳槽到了大公司;在朋友圈裡看到誰曬了名牌包旅行照;甚至只是夜深人靜時,想到自己又老了一歲…...雖然本質上並沒有失去什麼,但我們依然會隱隱感到緊張。

從正面來講,這種擔憂能刺激我們發揮才能,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但如果過分渴求,現實又達不到期待時,我們就會受到焦慮的折磨。如何面對這種焦慮呢?今天就推薦這本書——英倫作家阿蘭·德波頓的《身份的焦慮》。

這本書雖然出版於2004,但關於焦慮的討論即便如今看來也絲毫不過時。書中對人們焦慮的根源進行了哲學式的探討,並希望藉助藝術宗教等力量幫助大家緩解焦慮。


《身份的焦慮》:生活就是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的過程

作者德波頓出生於一個猶太富商家庭,畢業於劍橋大學歷史系的他更偏愛哲學,課餘之外他飽覽群書,自學成才,23歲出版了他的處女作《愛情筆記》,對愛情進行了哲學式的探討,這也成為了他獨特的風格——從哲學角度解讀日常生活。

在《身份的焦慮》這本書中,德波頓旁徵博引,將大部頭的哲思用淺顯樸素的文字道來,溫和地引領讀者去認清內心。在這個悶得有些難以透氣的特殊時期,他機智的文字或許能讓你躁動的心緒安寧下來,理智地正視面前的困境。

02 為什麼我們更加焦慮

相比於吃不飽穿不暖的古代人,現代人物質生活基本充足,卻為什麼會更加焦慮呢?

首先是我們對愛的需求。表面上看人們追逐金錢,名聲,權利這些虛無的東西,但本質上是希望得到社會的愛。當我們有了財富和名利,社會會記住我們的名字,傾聽我們的意見,照顧我們的需求……反之則會被社會冷漠對待。

而我們對自我的判斷很大程度依賴於外部評價,當我們被社會無視時,自我的認知就會受到嚴重影響,變得怯弱自卑。作者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自我認知就好像一隻漏氣的氣球,時刻需要他人的肯定來填充內心,否則就會變得空虛。

《身份的焦慮》:生活就是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的過程

或許你會說我不在意外人的看法,自尊自愛就好;但在當今社會氛圍下,缺少財富和地位的人自我尊嚴也會被損害。

過去,對於工人農民這類辛苦卻貧窮的職業,人們會敬重他們的勞動,認為他們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而在這個精英崇拜的社會,人們普遍認為財富是可以靠個人奮鬥獲得的,因此富人就代表著優秀,值得人們尊敬,而窮人則成了自甘墮落的失敗者,不值得同情。

這種認知顯然有問題的,因為富人不一定就道德高尚,窮人也不一定就愚昧無知。然而大部分人已經潛移默化接受。因此,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才會用荒誕的故事提出異議。

影片中窮人一家各有才能,但因為店鋪破產加上求職艱難,只能像寄生蟲一樣攀附於富人身邊求生;而富人一家表面和善卻暗藏心眼,對於為他們提供服務的窮人滿心不屑和厭惡。而故事的最後,窮人無法忍受羞辱,殺死了富人,這是當今社會精英崇拜觀念下可能發生的現實悲劇。

《身份的焦慮》:生活就是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的過程

富人的住處

《身份的焦慮》:生活就是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的過程

窮人的地下室

自尊缺失並不僅僅是窮人的痛苦,富人同樣可能深陷其中。19世紀末,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了一個自尊公式:自尊=實際成就/自己的期望。也就是說當期望過高,哪怕成就不錯,自尊依然會低下。

而當今的社會輿論大大提高了人們對自我的期待。

不論書籍,影視還是演講,主流輿論都在宣揚“一切皆有可能”,這讓每個生活在底層的人都相信自己有機會能攀上社會金字塔頂端,但實際上卻是一種盲目樂觀:大多數人仍舊不可能離開自己的階層,只有少數足夠努力的幸運兒才能脫穎而出。

在這種“人生而平等”的社會理念下,眼看著自己努力了,卻和他人的差距逐漸拉開,我們會更加感到自己的無能。就好像在矮人國裡,大家原本都一樣矮,那麼就會接受這個現實;但後來某些人卻長高了。此時矮的那些人,雖然和自己原先相比變高了,反而會更加不滿。

《身份的焦慮》:生活就是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的過程

《身份的焦慮》:生活就是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的過程

為什麼即便努力了依然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呢?因為它受到外部多方面制約。比如機遇,如果李佳琦不是乘上了直播的青雲,他至多也就是個優秀的櫃檯導購;再比如僱主,當我們依賴他人發工資時,除了工作能力外,我們還需要學習溜鬚拍馬或爭搶權力這些人際權術。

哪怕有幸達到了渴望的位置,焦慮仍不會停止,因為位置受到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並不穩定

。任何一家公司都無法保證永遠盈利,作為打工族的普通個體也只能順應時勢。那麼有錢有名的人就不會焦慮了嗎?當然不是,腰纏萬貫的富豪可能一夜破產,頂級流量的明星也可能名譽掃地,而一旦跌落原有位置,現實和期待的天壤之別,會讓他們更難以接受。

03 如何緩解身份的焦慮

那麼如何緩解焦慮呢?德波頓並沒有給出冥想,運動之類的實效辦法,而是從哲學,藝術,宗教等領域,告訴我們前人是如何做的。

對於自尊缺失的問題,我們來看看公元前5 世紀希臘半島的哲學家們是如何做的。古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曾經在市場上受到侮辱,過路人問他:你難道不在乎別人辱罵你嗎,他回答道:為什麼要在乎,難道你認為一頭驢踢了我以後我會恨他嗎?

《身份的焦慮》:生活就是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的過程

對於公眾的觀點,無論消極還是積極,哲學家會首先理性分析,把正確的觀點賦予新的活力加入自我形象,而把錯誤的觀點一笑置之,就不會輕易讓他人的觀點傷害到自己。這就是哲學的力量。

聽起來有點消極迴避的意思,但其實很多公眾輿論本身具有缺陷:大眾觀念大多建立在直覺和習慣上,這樣才能激發情緒流傳更廣。

因此我們需要對主流觀念保持警惕,正如馬克思所說“每個時代佔統治地位的思想往往是統治階級的思想”,而它們會像無色無味的氣體充盈在社會中,讓身處其中的人更難意識到它的存在。

如何練就這種抵禦力呢?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可以引導我們更正確審慎地理解這個世界,比如小說,戲劇,繪畫,漫畫等,它們潛移默化地向我們揭示生活的本質,警醒我們可能的缺陷,因此有著改變社會的潛在力量,

比如繪畫作品,曾經也分成三六九等。最高大上的是歷史繪畫,其次是皇族貴族的肖像畫,再差一點是風景畫,而描繪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作品都是不入流,但從18世紀開始,一些畫家們開始發掘平凡中的美好,最終他們用藝術顛覆了固有觀念,世人發現原來給病人剝雞蛋的女僕也可以如此動人,窮人家裡收穫的糧食也可以呈現美感。

《身份的焦慮》:生活就是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的過程

夏爾丹 病人的膳食

再比如,社會主流將事業失敗的人稱為“loser”(輸家),這種苛刻的態度讓大眾一邊懼怕自己失敗一邊又譏諷他人失敗;但在藝術作品裡,這些loser成為“悲劇”中的主人公,讓我們更謙虛地正視自己,更善意地看待他人。

以悲劇《俄狄浦斯王》為例,放在今天就是一條“因為殺父娶母而自毀雙目”的醜聞;但在作家筆下,俄狄浦斯王卻讓人們心懷悲憫。它讓觀眾們意識到:自己人性中的缺陷也可能在某個時候爆發,從而讓命運逆轉,從幸福滑向悲劇。

《身份的焦慮》:生活就是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的過程

殺父娶母后自毀雙目的俄狄浦斯

另一種緩解焦慮的方法是將自我放置於無限的時空之中。

從時間角度而言,如果從1000年尺度去看待百年的人生,正視死亡會讓你追尋一種更加真實更有意義的生活方式。反正塵世的最高地位最終都歸結為墓碑上的一句話:他長眠於此。

從空間角度而言,面對宏大的自然人文景觀時,我們會感受到世界的廣闊無垠,從而意識到人與人的差距是多麼微不足道。

《身份的焦慮》:生活就是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的過程

我們承認焦慮的價值,但也要質疑焦慮的必要。因為過度焦慮會讓我們為錯誤的東西投入大量的光陰,但就像德波頓在書中所說:“治療身份的焦慮並沒有靈丹妙藥”。因為“生活就是用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用一種慾望替代另一種慾望的過程”,一勞永逸是不可能實現的。

我們能做的就是多去了解它,討論它,以便在焦慮如海嘯般襲來時,不至於被吞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