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三顧茅廬,前兩次諸葛亮為什麼避而不見呢?

其樂樂


我的觀點是為了考驗劉備並讓劉備更重視他,理由如下:

第一、劉備是漢室宗親,更以仁德寬厚而聞名於世。諸葛亮有意跟隨劉備,匡扶漢室。然俗話說得好,"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那個信息傳遞封閉的時代,諸葛亮心中的劉備更多是其主觀臆想出來的。面對如此重大的人生抉擇,諸葛亮不得不考驗一下劉備,再做選擇。

第二、古代人都比較重禮節,就是普通的謀士都需要別人幾次相請,方肯跟隨。因為這樣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在那時流傳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之一,可得天下。"諸葛亮前兩次不見也有體現自己不是怎麼好請的,讓劉備更加重視自己。

綜上所述,我認為諸葛亮前兩次不見劉備是故意的,就是為了考驗他和讓他更加重視自己。


陽光下的河流


觀點:諸葛亮在劉備前兩次來拜訪時,對劉備避而不見,主要原因出於諸葛亮對自己前途的慎重考慮,考察劉備是否誠心邀請其出山輔佐。

1、劉備前兩次拜訪諸葛亮時,諸葛亮並未下定決心追隨劉備。

首先要了解“三顧茅廬”的背景,當時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其中以北方的曹操和東南的孫權勢力最強,劉備兵少將寡,而且屢屢打敗仗,常人絲毫看不出劉備有與各路諸侯爭雄的能力。

作為剛剛27歲的諸葛亮來說,急需追隨一位明主來施展自己所學與抱負,面對狼狽不堪且沒有任何背景的劉備,諸葛亮此時並沒有看清劉備的未來,因此當劉備兩顧茅廬之時,諸葛亮並未下定決定追求劉備,因此對劉備避而不見。

2、諸葛亮通過“三顧茅廬”考察劉備的求賢之心。

在諸葛亮對劉備瞭解尚未不清的情況下,聰明謹慎的諸葛亮想通過“三顧茅廬”來試探劉備對於求賢之心的飢渴程度,假若劉備兩次拜訪諸葛亮遭拒,從而放棄,那麼諸葛亮就會認為劉備缺乏韌勁,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並非徐庶所言的那麼高,那麼諸葛亮就會考慮放棄劉備。

3、諸葛亮在考察關羽、張飛對劉備做決策的影響程度。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結拜兄弟,其中關羽與張飛個個驕傲自大,諸葛亮擔心此二人以後影響劉備做各種決策,以關羽和張飛的脾氣,兩次拜訪諸葛亮而不得見就已經開始暴怒,開始遊說劉備放棄諸葛亮,如果劉備聽了這兩位結拜兄弟話,那麼諸葛亮就會料到即使出山輔佐劉備,自己的謀略及策略也不一定能夠得到劉備的完全執行,那麼輔佐劉備則大事難成,歷史證明,劉備最終由於關羽和張飛的任性而損兵折將,丟失城池。

總結:以上3條原因則是諸葛亮在劉備前兩次來拜訪時避而不見的原因。


曉看歷史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咱們看下小說當中寫到的為什麼沒有見到。

起因是因司馬徽,在劉備躍馬檀溪到他家避難時告訴他“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只是沒有說明是諸葛亮。然後就是徐庶走馬薦諸葛,才有了三顧茅廬。

小說中第一次是恰巧這天出去閒遊,劉備三兄弟只得迴轉。

第二次為回來又出去閒遊,無奈三兄弟又只得迴轉。

有人說,這是諸葛亮故意考驗劉備,看看劉備是否有誠意。

那是不瞭解諸葛亮,他只想靜下心來學習。襄陽城南有一所業堂,據考證其遺址在今襄陽南陽湖賓館一帶,在當時這裡北靠城牆,南面是西南諸峰,山,水,城相圍繞,是一個讀書的好去處,諸葛亮初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襄陽時,便在學堂讀書。

叔父去世後,諸葛亮決定從襄陽城搬出去,另尋一處住所,繼續潛心學習和積累。諸葛亮在荊州城西北20找到了一處理想的地方,此地就是隆中。諸葛亮與弟弟諸葛均二人來到隆中,在這裡修建了一處簡單的草廬,整理出來十來畝耕地,住了下來。

諸葛亮沒有用這個小環境來封閉自己,相反,他積極與外界溝通,隨時掌握外部世界的變化,廣泛的拜師交友就是他居住在隆中這10年所做的主要事情之一。

除了這些師友,諸葛亮這一時期交往的摯友還有崔州平,石韜,孟建,徐庶等人,他們經常在一起切磋聚會。

《三國志》記載,諸葛亮在隆中並不是死讀書,別人讀書求精通,熟練,而諸葛亮獨觀其大略。為的是積累和思考。

在個人努力方面,時局的動盪,家庭的不幸,讓諸葛亮比同齡人更顯得成熟。戰亂和琉璃失所增添了他的閱歷,生活的不幸鍛鍊了他的堅強,他知道抓緊時間積累和充實自己。

這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日積月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自17歲來到隆中算起,諸葛亮在此隱居學習長髮10年。

可以相見,這10年裡諸葛亮每天都很忙碌和充實,劉備來了兩次都沒能見到他。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

存屬於個人觀點,沒有任何科學,法律大眾的觀點。望各位學者,朋友。以不在乎,不較真的心態觀看。謝謝!


拖拉機CC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兩次避而不見的原因,一:因為天數難違,不想出山。

二:親自去外地考察,劉備是否明主。

三:做好出山的準備工作。

三顧茅廬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為了求賢,劉備親自去諸葛亮隱居的小山村登門拜訪,但前兩次都撲了個空,“凡三往,乃見”。

看來諸葛亮經常喜歡外出,這似乎又與諸葛亮的性情和追求有些矛盾,正是因為不願意住在繁華的襄陽城裡,諸葛亮才來到了山村居住,為何又總是頻頻外出呢?

有人說,這是諸葛亮故意考驗劉備,看看劉備是否有足夠的誠意,這樣想就把諸葛亮的格局縮小了,他不是那樣的心機男。

有人說,或許諸葛亮未必喜歡清靜,也許是襄陽城裡房價太高,因為買不起房,他才到山村裡自建了個茅草屋居住的呢!

那是不瞭解諸葛亮的顯赫家世,當時荊州有“七大家族”,分別是蒯氏、蔡氏、龐氏、黃氏、馬氏、習氏、楊氏,相當於富豪榜上的前7名,個個身家億萬,諸葛亮幾乎與他們都有非親即友的關係。

來看一看諸葛亮的“朋友圈”:大姐嫁到蒯家,二姐嫁到龐家,夫人出身於黃家,岳母出身於蔡家,習家的習幀、龐家的龐統、向家的向朗都是同學,馬家的馬良和馬謖、楊家的楊儀是好朋友……

諸葛亮可以和弟弟依附兩位姐姐生活,以兩位姐夫隨便哪一家的實力,他們的生活肯定都不會差。除此之外,諸葛亮岳母姓蔡,她的姐姐就是劉表的妻子蔡氏,劉表是諸葛亮的姨夫,諸葛亮也可以利用這層關係到劉備那裡謀一份職。

但諸葛亮沒有這樣做,他只想靜下心來學習。襄陽城南有一所學業堂,據考證其遺址在今襄陽南湖賓館一帶,在當時這裡北靠城牆,南面是西南諸峰,山、水、城相圍繞,是一個讀書的好去處,諸葛亮初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襄陽時,便在學業堂讀書。

叔父去世後,諸葛亮既沒有隨姐姐去過榮華富貴的生活,也沒有到劉表手下謀一份差事,他決定從襄陽城搬出去,另尋一處住所,繼續潛心學習和積累。

諸葛亮心中的這個地方,應該是一處幽靜的所在,山清水秀,不被外人打擾,以便於讀書學習,最好還有田地可以耕種,以便在讀書之餘參加勞動,既自食其力,又鍛鍊身體和心智。


天下影院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下面我跟大分享一下吧。

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為什麼前二次不見諸葛亮?

諸葛亮出生於181年到230年10月8號去世。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丞相他是徐州琅琊陽都也就是現在的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曹操在別人那裡聽說了徐庶是一個非常的有才華,之後曹操就想得到徐庶為自己所用所以就讓手下的人模仿徐庶的母親的筆跡於是給徐庶寫了一封信。信封內容的大概意思就是說徐庶的母親被曹操困在了許都想要加害他的母親讓徐庶見到信的時候快點回復。因為知道自己的的母親有難徐庶不得不去。於是在徐庶和劉備分別的時候把諸葛亮介紹給了劉備徐庶說諸葛亮是天下奇才,要是能夠得到諸葛亮的輔佐肯定能平定天下之後諸葛亮就被劉備聘請為軍事。在下面就要講到三顧茅廬的由來。

後來關羽就和劉備加張飛三個人第一次來到臥龍崗草廬的時候,當時就沒有見到諸葛亮,就在他們幾個人在回去的路上看見了崔州平也就是諸葛亮的好朋友。當崔州平知道了他們是來找諸葛亮的也大概知道了他們來找諸葛亮什麼事情。於是就跟劉備他們說自古以來天下都是很太平到了後面才動亂,動亂過後又開始太平就這樣太平和動亂來回之間變化著。而現在這個時候真是處在動亂時期你們覺得諸葛亮會幫你們平頂天下麼,別想了你們還是回去吧。而且在劉備來草廬之前的時候,司馬懿就跟劉備說過天數難違就算諸葛亮再聰明在有才在能幹也是不能違背天數而且諸葛亮也不一定能幫你平定天下。你要考慮好了。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肯定會明白天數的道理,只是不想這樣做而已。其實諸葛亮並不想出上,至於到後來諸葛亮為什麼出山原因很簡單。有三個很重要的願意。第一是被劉備的誠心所感動。畢竟他們冒著狂風大雪那樣的情況下還來找諸葛亮。第二,諸葛亮他自己也想學以致用,建功立業。第三,諸葛亮是一個很明白事裡的人就算天數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他也相信人定勝天的道理。

這時候諸葛亮拋開這些天數的的時候也就是諸葛亮出山建立成功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就想到劉備到底是不是想傳說中的那樣那麼是明事理的人呢?劉備到底能不能讓諸葛亮去輔佐自己呢這一系列事情要讓劉備自己去向並且諸葛亮也要想劉備是不是值得他這樣做他也要去考察。之後劉備他們三個人冒著下著狂風暴雨的情況下來到草廬,這時候就聽見諸葛亮在讀詩句詩的大概意思就是說當諸葛亮出山的時候想幹一番事業。也就是說當時諸葛亮不在家而在外地他需要考察和認真選擇主人也就是諸葛亮不在家第二次避開劉備的原因。

第三,後來諸葛亮知道了劉備是個好明主就回去了,決定輔佐劉備於是就在家仔細的分析研究了當時天下的形式,於是就把天下分為三分天下分別是天時,地利和人這三個方面而為劉備想到了決策。

之所以劉備三顧茅廬為什麼前兩次而沒有見到諸葛亮是有原因的剛剛也說了,第一是因為天數難違第二是要親自去外地考察看看劉備是不是明主第三做好出山的準備也好輔佐劉備。




輝仔娛樂


三顧茅廬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為了求賢,劉備親自去諸葛亮隱居的小山村登門拜訪,但前兩次都撲了個空,“凡三往,乃見”。

看來諸葛亮經常喜歡外出,這似乎又與諸葛亮的性情和追求有些矛盾,正是因為不願意住在繁華的襄陽城裡,諸葛亮才來到了山村居住,為何又總是頻頻外出呢?

有人說,這是諸葛亮故意考驗劉備,看看劉備是否有足夠的誠意,這樣想就把諸葛亮的格局縮小了,他不是那樣的心機男。

有人說,或許諸葛亮未必喜歡清靜,也許是襄陽城裡房價太高,因為買不起房,他才到山村裡自建了個茅草屋居住的呢!

那是不瞭解諸葛亮的顯赫家世,當時荊州有“七大家族”,分別是蒯氏、蔡氏、龐氏、黃氏、馬氏、習氏、楊氏,相當於富豪榜上的前7名,個個身家億萬,諸葛亮幾乎與他們都有非親即友的關係。

來看一看諸葛亮的“朋友圈”:大姐嫁到蒯家,二姐嫁到龐家,夫人出身於黃家,岳母出身於蔡家,習家的習幀、龐家的龐統、向家的向朗都是同學,馬家的馬良和馬謖、楊家的楊儀是好朋友……

諸葛亮可以和弟弟依附兩位姐姐生活,以兩位姐夫隨便哪一家的實力,他們的生活肯定都不會差。除此之外,諸葛亮岳母姓蔡,她的姐姐就是劉表的妻子蔡氏,劉表是諸葛亮的姨夫,諸葛亮也可以利用這層關係到劉備那裡謀一份職。

但諸葛亮沒有這樣做,他只想靜下心來學習。襄陽城南有一所學業堂,據考證其遺址在今襄陽南湖賓館一帶,在當時這裡北靠城牆,南面是西南諸峰,山、水、城相圍繞,是一個讀書的好去處,諸葛亮初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襄陽時,便在學業堂讀書。

隆中雖然離襄陽城很近,卻是一處幽靜的山村,山的名字叫萬山,不高,崗巒起伏,其間風景優美,四季松柏常青,鳥語花香,水聲潺潺,周邊山形環繞,勢若盤龍,登臨高處,可以遠眺漢水,在這裡讀書耕種,是再好不過了。

當時,襄陽城裡的權貴或大戶人家,習慣把別墅蓋到城南順著漢水往宜城的方向,那裡被稱為冠蓋裡,襄陽以西的偏僻山村裡,平時人煙比較稀少。

但這也正是諸葛亮所需要的,他不想到冠蓋裡那種地方湊熱鬧,他喜歡這裡的安靜。諸葛亮與弟弟諸葛均二人來到隆中,在這裡修建了一處簡單的草廬,整理出十來畝耕地,住了下來。

到了唐代,有一位劉漢宗室後裔,因參與政治革新得罪權貴,被貶到安徽和州縣當一名通判。按當時制度規定,他這個級別的官員住宅標準是三間三廂,可知縣見他被貶失勢就有意刁難,安排他住到城南,他毫無怨言,反而很高興。

知縣很生氣,吩咐衙役把他的住處搬到城北,面積減少一半,此人仍不計較,整天過得怡然自得。知縣更生氣了,又命人把他搬到城裡,只給一間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房間。此人終於忍不住,寫了一篇名叫《陋室銘》的文章,請人刻碑立於門前。

這個人就是劉禹錫,當他提筆寫這篇文章時,腦子裡首先想到的是正是500前襄陽城西的隆中,想到的是諸葛亮和他的草廬。他寫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劉禹錫有沒有來過隆中,不得而知。即使他沒來過,這種種場景,也特別契合諸葛亮當年隱居隆中的生活狀態。徜徉田園,躬耕自足,讀書彈琴,悠然自得。

這是一種典型的隱居生活,漢末時節,隱而不仕也是士人的一種風尚,得時則行,不得時則退而息意,面對社會動盪和人身無法保全,一部分士人自動地退居山林,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然而,“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不是一名純粹的隱士,他也無意於成為隱士,他來隆中只是看中了這裡幽靜的環境,可以靜下心來讀書學習。

諸葛亮沒有用這個小環境來封閉自己,相反,在躬耕隆中的這段時間,他積極與外界溝通,隨時掌握外部世界的任何變化,廣泛的拜師交友就是他居住隆中這10年間所做的主要事情之一。

當時的荊州可以說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劉表本人又特別重視文化教育事業,他興建學校,援引名師,博求儒術,培養人才,而洛陽殘敗,太學被廢,劉表在襄陽設立的學業堂無疑是當時全國最好的學府,吸引了各方有志青年前來求學。

當時的著名學者有宋忠、龐德公、潁容等人,他們多年致力於延續文化和學術,形成了一個有名的荊州學派。一心致力於求學的諸葛亮,哪能放棄向他們學習的機會。

但是,一個不到20歲的青年,毫無知名度,要接近這些學者也不那麼容易,諸葛亮首先得到了貴人的幫助,這就是他的親戚龐德公,通過龐德公,諸葛亮又拜司馬徽為師,並與龐統、向朗等人成為同學。

除了這些師友,諸葛亮這一時期交往的摯友還有崔州平、石韜、孟建、徐庶等人,他們經常在一起切磋聚會。

後人視諸葛亮為奇才,對他的成長過程十分好奇,對他讀了哪些書、研究了哪些學問抱有濃厚的興趣,由於年代久遠,這方面的情況已經無法具體考證。

不過,《三國志》等書也有記載,諸葛亮在隆中並不是死讀書、讀死書,別人讀書務求精通、熟練,而諸葛亮“獨觀其大略”,諸葛亮顯然不希望自己刻苦讀書只是為了成為一名尋章摘句的儒生,他讀書為的是積累和思考。

如果沒有在隆中的積累,沒有他如飢似渴地勤奮學習,沒有他廣泛的涉獵和科學的讀書方法,諸葛亮也無法取得後來的成就。

諸葛亮雖生於亂世,又連遭家庭變故,但命運總算還是青睞和眷顧著這個有志的年輕人,不僅給了諸葛亮隆如此安靜優美的讀書場所,也給了他名師的指點,還有一幫志趣相投、出類拔萃的俊才相互砥礪。

人們佩服諸葛亮的《隆中對》,如此高超的“頂層設計”不僅建立在平時大量的讀書積累之上,更建立於對天下形勢動態的及時捕捉和分析,這些是山村裡閉門讀書所得不到的。


宏觀評論師賀蘭


劉備三顧茅廬,才把諸葛亮請出山,諸葛亮真的只是在考驗劉備?

如《三國志》及《三國演義》所述,諸葛亮出山時,曹操已先後滅掉呂布、袁術、袁紹等,“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可與爭鋒”。實際上當時的天下已成為“一霸數雄”:“一霸”自然是已完全佔據中原要地、並控制了朝廷的曹操,數雄有實力較為強大、“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的孫權,“孤窮走天下、獨居新野愁民厄”的劉備,荊州劉表、益州劉璋、涼州馬騰和漢中張魯。

《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諸葛亮“三分天下”時,對劉表的點評是擁有“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的“用武之地”但卻“不能守”,對劉璋的點評是“闇弱”、佔據“沃野千里,天府之國”的“險塞”益州、“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從這些貶損的言談中不難看出,諸葛亮斷不會瞧得起他們。而對於偏居涼州的馬騰和具有一定宗教性質的漢中張魯,諸葛亮在“三分天下”論及“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時根本就沒有提到,可以看出二者更難人其法眼。而對於曹操和孫權則給了較高的評價,認為曹操在北方佔天時,孫權在南方佔地利,都具備了成就霸業的一定基礎,顯然也具備了讓諸葛亮成為新一代“管仲、樂毅”的可能性,是諸葛亮心目中無可爭議的出山相助的理想候選人。

先假設諸葛亮出山相助曹操。這又有兩種可能,一是曹操基本上不重用他。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極大,畢竟曹及夏侯兩家(曹操實為夏侯家之後)葉繁枝茂、人才鼎盛,如夏侯悼、夏侯淵、曹仁、曹洪等,雖多為武將,但其地位卻遠在其他人之上。舉個簡單例子,曹操也如劉備般委任五虎將,委任的是張遼、張鄰、徐晃、樂進、于禁,曹氏與夏侯氏無一人人選。

這並不是說其族人無人夠格,而是一來無需用此招拉攏,二來更主要的是他們地位本就在其他人之上,果真任命為“五虎將”,實際上並不能起到褒獎的作用,反而會讓他們有受了侮辱的感覺。再者曹操屬下的文官如荀或、荀攸、賈詡、程昱、劉曄、鍾繇、陳群等人(郭嘉其時已死)均為濟世之奇才,追隨曹操時日已久,且均立下過大小功勞,諸葛亮如希望像在劉備那裡一舉居於他們之上絕無可能,甚至連得到表現機會的希望都會相當渺茫,更別說立下曠世奇功了。

更何況如果當時諸葛亮追隨了曹操,劉備無諸葛亮相助,恐個白會被就此滅掉;而孫權在周瑜的指揮下即使勝了赤壁之戰,在曹操無須分心他顧的情況下,恐怕也難支持許久,天下一統指日可待,諸葛亮實難得到成為“管仲、樂毅”的機會。二是曹操也如劉備般重用諸葛亮。倘若真是如此,那恐咱曹操就不會出現赤壁之敗了,而南方很有可能就此被征服,天下迅速歸人曹操之手。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的抱負恐難得到充分的施展。而作為一名忠誠度未經充分考驗但能力超群的“新兵”,被“卸磨殺驢”的可能性倒是更大,更不要說成為“管仲、樂毅”了。如此看來,諸葛亮出山相助曹操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再討論諸葛亮輔佐孫權的可能性。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在“三分天下”時稱“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這種評價是比較高的,說明在諸葛亮看來,孫權既得民心,又能拉攏和善用人才。因諸葛亮兄長諸葛瑾在東吳效力,諸葛亮對孫權的評價應會全面客觀,事實也確實如此,如《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所述,“孫權自孫策死後,據住江東,承父兄基業,廣納賢士,開賓館於吳會,命顧雍、張絨延接四方賓客。連年以來,你我相薦。……文武諸人,共相輔佐,由此江東稱得人之盛。”而周瑜則更是孫權敢於使用人才的典範,24歲已得“周郎”美稱的周瑜在孫策去世、孫權接權時年僅26歲,便與張昭“共掌眾事”。這對於年少周瑜6歲的諸葛亮來說,會有相當大的正面影響。而且孫權用人向來敢於委以重任,知人善用、用人不疑,對前後四任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的使用莫不如此,這種做法甚合諸葛亮的心意。而此時孫權在與曹操的實力對比中不佔任何上風,而扶持相對弱者最終打敗強者似更能體現其價值。葛亮選擇投靠孫權的唯一障礙便是周瑜,周瑜的才幹與其相差不多,且與孫權之兄孫策均為橋太公(又為喬太公)之婿,並已居高位,諸葛亮如選擇在周瑜仍在時出山則必會居其下,而難以發揮管仲般的作用。那麼諸葛亮如果選擇投靠孫權,則必會在周瑜去世之後。雖然二人年紀相差不大,但因周瑜氣量狹窄,世人皆認為其陽壽不會很長,這種等待或許不用太久。從以上分析可以大膽猜測,諸葛亮出山相助的首選對象應是孫權,他等待的只是時機而已。但就在諸葛亮耐心等待出山時機的節骨眼上,劉備出現了,諸葛亮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並最終選擇了劉備。屢戰屢敗的劉備經過司馬徽、徐庶的數次推薦,三顧茅廬誠邀諸葛亮出山,並充分發揮自己的強項(“淚沾袍袖,衣襟盡溼”),“孔明見其意甚誠”,方表態“願效犬馬之勞”,並送—亡極有可能準備送給孫權的大禮——奪取荊、益二州的計策。

在選擇劉備之前,諸葛亮應會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劉備的出身問題。劉備為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乃當世皇叔,這給劉備掙了不少印象分,也方便為以後諸葛亮討伐曹操等尋找名正言順的藉口。二是劉備的根據地問題。其時劉備僅佔據新野小城,容身尚且困難,更遑論與強大的曹操抗衡了。

在這一方面,諸葛亮提前做好了功課,在他的設想中乘曹、孫爭鬥之際奪取荊、益二州並非難事。三是劉備定能給他提供盡其能的平臺。當時的劉備,手下武有關羽、張飛、趙雲等猛將,文有孫乾、糜竺、簡雍等“白面書生”。但如“水鏡先生”司馬徽所言,孫、糜、簡等輩“非經綸濟世之才”,關、張、趙“皆萬人敵,惜無善用之人”,諸葛亮恰好能夠填補這一空缺,而劉備也心甘情願讓他擔任僅位居其下的軍師一職,這就給諸葛亮提供了一個施展抱負的舞臺。對於為何最終追隨了劉備,諸葛亮在臨走前對其弟諸葛均的囑咐中可以看出端倪:“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三顧之恩”自然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以上幾點考慮也不容忽視。


農村孫哥


三顧茅廬是演義裡面的故事,之所以有這段插曲,是因為三國演義始終是以劉備的蜀漢集團為正統,諸葛亮為核心,一可以突出劉備求賢若渴,禮遇人才的性格,不愧為一代明君;二可以增添諸葛亮的傳奇色彩,烘托人物的神秘感。至於諸葛亮前兩次避而不見的原因,我們可以從書中的細節來進行推敲。

欲揚先抑,增加出山的難度。大家都知道,輕易得來的東西人們不會太過於重視,曹操帳下謀士無數,但真正倚重的無非是荀彧,郭嘉幾個,大事上根本不會重視其它人的意見,否則就沒有赤壁之敗了。劉備前兩次拜訪諸葛亮雖然沒有見到本人,但在路上和客店中都遇到了孔明的親朋好友,各個談吐不俗,讓劉備驚歎,甚至直接相邀想收歸帳下。那些人的回答也基本都一致:孔明之才如星空浩海,吾不才,遠不及矣。這就更讓劉備打定主意,無論拜訪多少次,一定要獲得諸葛亮的輔佐。

考驗劉備的誠意和品德。在劉備之前,曹操也聽聞了諸葛亮的才學,想要招至麾下,但並沒有親自前往,只是差人送禮來請。吃了閉門羹之後,此事便不了了之。徐庶走後,劉備麾下幾乎無謀士可用,勢單力薄。能打動諸葛亮的除了漢室血脈之外,只有誠意。再加上劉備素有仁義美名,諸葛亮無非就是想親自驗證下劉備的決心。

有難言之隱。根據演義裡面對諸葛亮能力的描述,通天文,曉地理,知人事,參玄機。不會不明白多年的群雄割據,中央王朝式微,漢室氣數已盡的道理。但隆中對的時候,諸葛亮還是告訴劉備可以匡扶漢室,還於舊都。此舉已是逆天而行,不可能成功。諸葛亮知道自己出山不是時機,但依舊被劉備的真誠感動。

以上算是諸葛亮前兩次迴避劉備的主要原因,當然人物內心肯定還有其它想法。對此感興趣的讀者可以一起在評論區討論~


泠喃


三顧茅廬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為了求賢,劉備親自去諸葛亮隱居的小山村登門拜訪,但前兩次都撲了個空,“凡三往,乃見”。

看來諸葛亮經常喜歡外出,這似乎又與諸葛亮的性情和追求有些矛盾,正是因為不願意住在繁華的襄陽城裡,諸葛亮才來到了山村居住,為何又總是頻頻外出呢?

有人說,這是諸葛亮故意考驗劉備,看看劉備是否有足夠的誠意,這樣想就把諸葛亮的格局縮小了,他不是那樣的心機男。

有人說,或許諸葛亮未必喜歡清靜,也許是襄陽城裡房價太高,因為買不起房,他才到山村裡自建了個茅草屋居住的呢!

那是不瞭解諸葛亮的顯赫家世,當時荊州有“七大家族”,分別是蒯氏、蔡氏、龐氏、黃氏、馬氏、習氏、楊氏,相當於富豪榜上的前7名,個個身家億萬,諸葛亮幾乎與他們都有非親即友的關係。

來看一看諸葛亮的“朋友圈”:大姐嫁到蒯家,二姐嫁到龐家,夫人出身於黃家,岳母出身於蔡家,習家的習幀、龐家的龐統、向家的向朗都是同學,馬家的馬良和馬謖、楊家的楊儀是好朋友……

諸葛亮可以和弟弟依附兩位姐姐生活,以兩位姐夫隨便哪一家的實力,他們的生活肯定都不會差。除此之外,諸葛亮岳母姓蔡,她的姐姐就是劉表的妻子蔡氏,劉表是諸葛亮的姨夫,諸葛亮也可以利用這層關係到劉備那裡謀一份職。

但諸葛亮沒有這樣做,他只想靜下心來學習。襄陽城南有一所學業堂,據考證其遺址在今襄陽南湖賓館一帶,在當時這裡北靠城牆,南面是西南諸峰,山、水、城相圍繞,是一個讀書的好去處,諸葛亮初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襄陽時,便在學業堂讀書。

隆中雖然離襄陽城很近,卻是一處幽靜的山村,山的名字叫萬山,不高,崗巒起伏,其間風景優美,四季松柏常青,鳥語花香,水聲潺潺,周邊山形環繞,勢若盤龍,登臨高處,可以遠眺漢水,在這裡讀書耕種,是再好不過了。

當時,襄陽城裡的權貴或大戶人家,習慣把別墅蓋到城南順著漢水往宜城的方向,那裡被稱為冠蓋裡,襄陽以西的偏僻山村裡,平時人煙比較稀少。

但這也正是諸葛亮所需要的,他不想到冠蓋裡那種地方湊熱鬧,他喜歡這裡的安靜。諸葛亮與弟弟諸葛均二人來到隆中,在這裡修建了一處簡單的草廬,整理出十來畝耕地,住了下來。

到了唐代,有一位劉漢宗室後裔,因參與政治革新得罪權貴,被貶到安徽和州縣當一名通判。按當時制度規定,他這個級別的官員住宅標準是三間三廂,可知縣見他被貶失勢就有意刁難,安排他住到城南,他毫無怨言,反而很高興。

知縣很生氣,吩咐衙役把他的住處搬到城北,面積減少一半,此人仍不計較,整天過得怡然自得。知縣更生氣了,又命人把他搬到城裡,只給一間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房間。此人終於忍不住,寫了一篇名叫《陋室銘》的文章,請人刻碑立於門前。

這個人就是劉禹錫,當他提筆寫這篇文章時,腦子裡首先想到的是正是500前襄陽城西的隆中,想到的是諸葛亮和他的草廬。他寫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劉禹錫有沒有來過隆中,不得而知。即使他沒來過,這種種場景,也特別契合諸葛亮當年隱居隆中的生活狀態。徜徉田園,躬耕自足,讀書彈琴,悠然自得。

這是一種典型的隱居生活,漢末時節,隱而不仕也是士人的一種風尚,得時則行,不得時則退而息意,面對社會動盪和人身無法保全,一部分士人自動地退居山林,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然而,“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不是一名純粹的隱士,他也無意於成為隱士,他來隆中只是看中了這裡幽靜的環境,可以靜下心來讀書學習。

諸葛亮沒有用這個小環境來封閉自己,相反,在躬耕隆中的這段時間,他積極與外界溝通,隨時掌握外部世界的任何變化,廣泛的拜師交友就是他居住隆中這10年間所做的主要事情之一。

當時的荊州可以說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劉表本人又特別重視文化教育事業,他興建學校,援引名師,博求儒術,培養人才,而洛陽殘敗,太學被廢,劉表在襄陽設立的學業堂無疑是當時全國最好的學府,吸引了各方有志青年前來求學。

當時的著名學者有宋忠、龐德公、潁容等人,他們多年致力於延續文化和學術,形成了一個有名的荊州學派。一心致力於求學的諸葛亮,哪能放棄向他們學習的機會。

但是,一個不到20歲的青年,毫無知名度,要接近這些學者也不那麼容易,諸葛亮首先得到了貴人的幫助,這就是他的親戚龐德公,通過龐德公,諸葛亮又拜司馬徽為師,並與龐統、向朗等人成為同學。

除了這些師友,諸葛亮這一時期交往的摯友還有崔州平、石韜、孟建、徐庶等人,他們經常在一起切磋聚會。

後人視諸葛亮為奇才,對他的成長過程十分好奇,對他讀了哪些書、研究了哪些學問抱有濃厚的興趣,由於年代久遠,這方面的情況已經無法具體考證。

不過,《三國志》等書也有記載,諸葛亮在隆中並不是死讀書、讀死書,別人讀書務求精通、熟練,而諸葛亮“獨觀其大略”,諸葛亮顯然不希望自己刻苦讀書只是為了成為一名尋章摘句的儒生,他讀書為的是積累和思考。

如果沒有在隆中的積累,沒有他如飢似渴地勤奮學習,沒有他廣泛的涉獵和科學的讀書方法,諸葛亮也無法取得後來的成就。

諸葛亮雖生於亂世,又連遭家庭變故,但命運總算還是青睞和眷顧著這個有志的年輕人,不僅給了諸葛亮隆如此安靜優美的讀書場所,也給了他名師的指點,還有一幫志趣相投、出類拔萃的俊才相互砥礪。

人們佩服諸葛亮的《隆中對》,如此高超的“頂層設計”不僅建立在平時大量的讀書積累之上,更建立於對天下形勢動態的及時捕捉和分析,這些是山村裡閉門讀書所得不到的。


吃葡萄影視


2016-03-23 2

劉備劉玄德三顧茅廬,請出三國第一智者諸葛孔明。從而起死回生,最終三足鼎立,成為了蜀漢的皇帝這個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說起來,劉備三請諸葛亮,大家好理解,符合劉玄德三國第一偽君子的形象嘛,或者說劉備那個時候已經是走投無路,不管臥龍還是鳳雛啥的,抓來一個外來和尚好唸經,死馬當作活馬醫。更何況還有前軍師單福(徐庶)和名士司馬徽的推薦在那兒。

三顧茅廬的事情,恐怕歷史上絕無僅有,一般都是鳳凰擇梧桐而據,賢士擇明主而處。古之聖賢,姜太公釣魚,是大能人在河旁邊等著領導來拜訪,洽談甚歡,而後一起回朝。而孔夫子,更是周遊列國,數次求職未果。因此古代名士,除非國君昏聵,一般都喜歡毛遂自薦。而當時劉備名聲甚好,在很多人眼裡也算是“明主“,因此“明主”三顧茅廬,尤其是求見一個在野之士,三國時期恐怕就孔明一例,

那麼諸葛亮為啥要三顧茅廬才肯出來?

第一,諸葛孔明真是個隱士?他不願意出山,是希望和他的老師水鏡先生一樣,避世而居,享受田園之樂。諸葛亮會見劉備已經二十六歲,甘羅十二拜相,以諸葛亮的才能,按理他早就應該出山入世了。但是,諸葛亮生逢亂世,國家動盪不安,人民顛簸流離,諸葛亮自己也是父母雙亡,其叔父諸葛玄收養,諸葛玄死後,又投到水鏡先生司馬徽門下學習,並非是沒有見過世面的人,而且諸葛亮聰慧非常,人品也堪稱出色,不能不說他沒有一片救國濟民之心。同時,諸葛亮是名門之後,他的家族世代為官,到了他這代,其兄諸葛瑾已經出仕東吳。因此,諸葛亮必有大志,他的功名之心,也絕對不小。因此我認為諸葛亮並不是一個隱士。他之所以遲遲沒有出山,肯定另有原因。

第二,諸葛亮故作姿態?諸葛亮是個聰明人,他才智過人,但其名聲恐怕未出荊州一帶。而且三國時期的高人不少,不說別的,郭嘉,賈詡的智謀都不在其之下。而且,他年紀比較小,歷練也少,就像一塊璞玉,未經雕琢,不能成珍品。那麼,他為啥還這麼大的架子呢?按旁人看來,恐怕是他故作姿態,就像現代人,要出名,先包裝,打廣告。不管裡子如何,面子先要大。諸葛孔明依靠傲慢的態度先嚇住我們的劉皇叔,以便得到較高的位置,否則象韓信,龐鳳雛那樣,先從小吏做起。時間耗不起,面子也落不起。如果能靠此舉一步到位,那是最好的。不過,此乃兵行險著,如果名不符其實,被咔嚓了也說不一定。以諸葛亮的謹慎性格,如果他真心想加入劉皇叔的陣營,這樣做,並不是妙招,因為劉皇叔缺人啊,徐庶不能算是頂尖的,但在劉皇叔那邊也做了軍師這種高級職位了。所以說,大聰明人孔明絕不會這麼幹。

第三 諸葛亮心裡不願意去劉皇叔那裡謀職,因此才採取傲慢,不恭的態度對待劉皇叔?咋看起來有可能,因為劉備當時已經到了快燈盡油枯的境地了。他不幸的惹上了人生中最大的敵人曹操。曹操大人當時正是如日中天,志得意滿的時候,曹操已經基本掃平了北方的各大敵人,除了邊邊角角的荊州,東吳,蜀地,西涼等,已經統一中原。正是勢力大漲,準備橫掃天下的時候。而劉皇叔呢?喪家之犬耳,就是寄人籬下的流民大軍的頭子。隨時可能被曹操消滅,而且,當時曹操第一個要對付的,也正是劉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