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伯陽,"傳承中醫文化"為理念,以打造國人自己的品牌

一、簡 介

聊城伯陽藥食真菌研究所成立於 2005 年,其前身是東昌府區伯陽食藥用菌研究所,專業從事食藥用菌領域內科技研發、技術轉讓、技術諮詢與服務等工作。目前正在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仿野生藥用真菌研發基地(研究示範基地暫時設在東昌上林苑景區內,內設中醫藥博物館、5000畝中藥材種植基地、生態採摘園、生態餐廳、動物園、水上世界樂園等)。旗下山東伯陽食用菌有限公司,隸屬於北京中西醫慢病防治促進會、中關村精準醫學基金會、國際自然療法創新聯盟會員掛靠單位。目前,研究所已經完成了靈芝、猴頭菇、灰樹花、蛹蟲草、香菇、茯苓、毛木耳、槐耳、雙孢菇、平菇、靈芝、雲芝、桑黃等食用菌的栽培、菌絲體發酵技術的開發和提取,同時對野生食藥用真菌進行了種質鑑別、馴化、優化,選育優良品種; 在產品組方上也已經開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已有論文發表,並申請了一項菌菇用於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發明專利,得到了國家專利局的受理(專利號受理號201610406714.1),同時註冊商標"御蕈堂"、"五菇蕈康"兩個。

所長長夏伯陽先生,30年致力於食藥用菌行業,以"傳承中醫文化"為理念,以打造國人自己的品牌為目標,創建了御蕈堂菌物大健康品牌----五菇蕈康系列,中藥精製飲片系列養生產品。聘請著名中醫教授、推崇非藥物療法及自然療法,養生保健的倡導人張金生教授;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醫療保健中心原主任、政委周亮忠等為公司高級顧問。秉承著張金生教授所提"如果歷史是民族的根,那麼文化就是民族的魂,而博大精深的中醫,既呵護著民族的根,又佑衛著民族的魂,弘揚中醫文化,是每個國人的責任"之理論精髓,為企業發展之信條。

研究所以'講究誠信、強調合作、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的企業理念,弘揚蕈菌文化,堅持用企業文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原則,不懈奮鬥與追求,以其旺盛的鬥志與活力開拓進取、求實創新,在真菌研究道路上,讓人們在蕈菌文化事業及健康產業中享有更美好的人生。

二、個人簡歷

夏伯陽: (手機13508928971)

山東中泰藥業有限公司 特醫食品研發 技術顧問

聊城伯陽藥食真菌研究所 所 長

聊城大學生命科學院 客座教授

山東伯陽食用菌有限公司 總經理

濟南三源藥業有限公司 研發兼銷售經理

研究所發起人夏伯陽從事食藥用菌栽培研究三十多年,初心不改,2018年我所重點研究道地靈芝品種選育推廣項目《利用藥渣栽培道地藥材靈芝技術研究與示範》已列入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編號:2018CXCC1303】;30年不忘初心一直致力於食藥用真菌發酵的研發、創新、生產的第一線,曾多次被山東省農業廳授予"全省食用菌行業先進個人"、"全省食用菌先進單位"現為中國菌物學會、中國食用菌協會理事、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天然藥物發酵委員會理事、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非藥物療法技術推廣委員會第二批導師、國家光伏食用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委員;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所建立長期合作關係,能夠領軍國內藥食真菌業研究開發生產利用。

與聊城大學聯合申報山東省醫用食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特定食用菌中的短肽、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質在腫瘤醫用食品中的應用、製劑開發和產業化】。

三、 目前開發的產品

1、 蛹蟲草茯苓複合菌粉(獲國家科學技術成果--中高科評字【2016】第KJ-020號)

夏伯陽,

夏伯陽,

2、 中藥精製飲片靈芝孢子粉及靈芝粉(濟南三源藥業有限公司)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3、 科研基地初級農產品--黑紫靈芝

夏伯陽,


四、 獲獎證書/活動掠影及基地現場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山東)聊城伯陽藥食真菌研究所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夏伯陽,

五、關於建立仿野生藥用真菌基地及《天然蕈菌腫瘤干預康復樂園》的設想方案(有合作意向再進一步細化方案)


康復樂園以提供亞健康人群的食療療養、康復、防癌、控癌為宗旨,通過休閒、試種、栽培、觀賞藥用真菌為樂趣,普及宣傳免疫療法及菌菇食療法慢病防治為手段,建立一族無癌患和癌症患者康復痊癒群體使防癌治癌工作有條不紊的循序漸進式展開,為國家推廣防癌治癌和中醫治癌示範打下夯實基礎,併為國家癌症防治提供決策依據。

我國曆來有應用食用菌菇提高人體免疫力的飲食習慣,也有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菌菇中富含的多糖、蛋白、短肽、萜類和黃酮類活性物質具有多重營養功能,尤其是在腫瘤患者體質的調理方面,臨床觀察比比皆是。

含有食用菌的腫瘤營養配方醫用食品的研究與製備技術涉及到微生物學、營養學、發酵食品、食品工程與化學、醫藥學、農學等多學科相關專業,食用菌成為二十一世紀生物時代替代抗生素藥物的唯一來源,是中華民族的瑰寶,為豐富中醫中藥寶庫,為中華民族和人類醫藥保健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近年來,我國藥用真菌製劑飛速發展,經國家或省醫藥管理部門批准的單方和複方就有多種,相繼出現多種菌類系列產品在防治現代病和多發病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由於化學與免疫藥理學的研究與發展,從藥用真菌中發現有不少抗衰老和防治老年性疾病以及有特殊藥用價值的真菌。2016年中國科學院魏江春院士提出中國菌物健康符合國務院發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研發突破腫瘤口服臨床營養傳統的組方成分限制,在腫瘤營養的配方上實現中西合璧,採納蘊含中華智慧並富含蛋白、短肽、多糖等物質的菌菇食材,開發出比市場上通用的產品成本更低、綜合功效更好、符合中華飲食養生文化特點、患者更容易接受的既具有中國特點又滿足循證醫學要求的腫瘤腸內營養,以期打破該類產品跨國企業對中國市場的壟斷局面、差異化市場、填補空白,最終形成以菌菇類、藥食同源類食材經科學配伍生物發酵系列產品本身的核心競爭力,用食療的方式來解決生活病,告別亞健康。

健康廚房區塊鏈設計如下:

夏伯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