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衝鋒“疫”線46天,他倒在崗位上

3月11日早上,丹江口市石鼓鎮衛生院疫情防控研討會上孟慶波缺席了。一直衝鋒在抗疫一線46天的他積勞成疾,累倒在工作崗位。他的生命定格在3月11日上午11:33分,但他忘我的工作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激勵著我們繼續戰鬥。

悲痛!衝鋒“疫”線46天,他倒在崗位上

孟慶波出生於1968年4月,家住丹江口市六里坪鎮。1990年9月參加工作,199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9年5月從涼水河鎮衛生院調任石鼓鎮衛生院任副院長,負責醫療業務、健康扶貧等工作。孟慶波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奮戰在鄉鎮基層醫療工作第一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以共產黨人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他一直在該院從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醫療急救工作,全心全意踐行黨員擔當、服務病患群眾。

戰“疫”中衝鋒在前顯擔當

“老孟,你一直在一線工作,還是休息休息,別太累了”,“現在是疫情爆發的高峰期、關鍵期,全國上下都已高度重視,我作為基層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更要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這是該鎮衛生院毛澤忠院長與老孟在平時抗疫工作中交談的一幕。孟慶波作為石鼓鎮衛生院副院長,1月25日返崗以來,一直在該院從事新冠疫情防控醫療急救工作,連續工作46天沒有休息。

疫情防控期間,他擔任院醫療急救組組長,組織醫務人員開展新冠防控知識培訓和個人防護知識培訓,安排協調一線發熱門診、兩個監測點、兩個隔離區排班、督導。期間積極組織救治外傷病人、孕產婦轉診等工作,參與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搶救以及黃川村發熱人流調等工作。

悲痛!衝鋒“疫”線46天,他倒在崗位上

抗“疫”期間,他每天堅持召開醫務人員晨會,安排部署防控工作及醫療業務工作。

戰“疫”中堅守崗位搶活幹

2月1日,石鼓鎮衛生院接診了一位來自宜昌籍的女性患者,塗紅秀,79歲,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診。孟慶波得知這位患者存在親屬住的偏遠無法照顧、集鎮餐飲停業就餐不便等情況後,心急如焚,帶頭為患者解憂排難。在他的號召下,黨員鄭鉸、黃慶林、王運傑主動請纓,輪流為患者送飯、打水,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顧,使患者能夠安心接受治療。

在孟慶波同事眼裡,他在檢查點的時候,總是“搶活幹”,無論何時都搶在他們的前面,詳細詢問來往群眾及車輛的情況,體溫情況,監測不漏一車一人,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讓黨旗在特殊的戰場上高高飄揚。

悲痛!衝鋒“疫”線46天,他倒在崗位上

防疫早期,在羅倉路口設立卡口,孟慶波不懼嚴寒和危險,在現場安排值勤值守工作。

悲痛!衝鋒“疫”線46天,他倒在崗位上

石鼓鎮確診病人回家隔離,孟慶波指導防護和環境消殺工作。

悲痛!衝鋒“疫”線46天,他倒在崗位上

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者解除隔離時,孟慶波講解居家繼續隔離期間的個人防護和環境消殺要點。

戰“疫”中救死扶傷倒一線

“國有難,召必戰,義無反顧奮戰一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孟慶波以最本能的善良、以最樸實的責任,成為了堅守一線的白衣天使。2月25日中午,石鼓鎮衛生院接診了一位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患者來院時患者意識模糊,病情十分危急,隨時有生命危險。“血壓80/50毫米汞柱、呼吸22次/分、體溫36℃……”孟慶波聽完護士彙報病情後,立即趕到搶救現場,親臨一線靠前指揮,“考慮患者是上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擴容是第一要素,必要時給予多巴胺靜滴,速查血常規……”在他的指導下石鼓鎮衛生院醫療急救小組40分鐘的奮力搶救,患者血壓、呼吸、心跳、體溫等生命體徵趨於穩定,意識逐漸恢復。

3月10日,石鼓鎮衛生院來了一名自稱房縣戶籍男子,名叫邢郭勇,52歲,在衛生院留觀。孟慶波考慮到現在是疫情防控攻堅拔寨的關鍵時期,要求醫護人員面對這位特殊時期的特殊的患者,要給予特別的關心和關愛。來院後安排醫護人員認真仔細的給他檢查體溫、測量血壓等各項體格檢查,同時給他送晚飯、做早飯等生活上的照顧。3月10日晚上,該男子家屬趕到衛生院,孟慶波積極協助處理留觀房縣籍人員返鄉事宜,留下了他生前最後一張工作照……

悲痛!衝鋒“疫”線46天,他倒在崗位上

他是丹江口市抗疫一線的黨員

他是基層醫務工作者中的一員

他更用生命詮釋了對黨的忠誠、

對群眾的熱愛和對事業的執著

英雄,一路走好!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謝莎 通訊員:袁如清,阮仲秋 責任編輯 柴之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