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到底該吃幾頓飯?一頓,二頓,三、五頓?誰說了算?

題記:一天到底該吃幾頓飯?一頓、二頓、三五頓?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因為古今中外沒有一個固定的模板,人們在吃幾頓飯上擁有絕對自由,隨心所欲各種吃法:每天一頓、二頓、三五頓,輕斷食、服氣辟穀,不一而足,法律都不管。


一天到底該吃幾頓飯?一頓,二頓,三、五頓?誰說了算?


那麼,到底一天該吃幾頓飯呢?本文要從頭梳理這個話題,期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變了味的“吃飯”

——在家吃飯成了在外吃飯。

當下吃飯的場景,很少家裡吃飯,在外吃飯成了新常態。因為人們的生活節奏有了變化,工作在外吃在外,不可能上班中途折騰回家吃頓飯。都是早起順路找個早點攤,豆漿油條胡辣湯隨便填飽。中午有單位食堂,有附近便餐飯店,有各種風味急送外賣,也是匆匆吃頓。晚上的大大小小飯店,格外熱鬧,基本都人滿為患,全是忙碌一天的上班族,要應酬,要發洩,要慶祝。即便有回家吃飯的,也是疲勞懈怠,隨便湊合吃了睡。


一天到底該吃幾頓飯?一頓,二頓,三、五頓?誰說了算?


就這樣,看著還是三頓飯,卻顯得隨意湊合,沒了吃飯的神聖和莊嚴感,也沒了家的溫馨,更沒了合理的營養和味道。當然火爆了餐飲業,看上面圖中數據,2019年4.7萬億的營收規模,就是你我這些不在家吃飯的人,一餐一飯給堆積起來的。

——外賣徹底改變了做飯吃飯的傳統模式。

要在單位就近吃飯,是因為不方便回家吃飯。可是餐飲業卻為那些宅家不願做飯的人,提供了終極便利,不僅隨叫隨到,而且口味任挑任選,總有一款滿足你。這就是外賣,幾分鐘到家,等於送你飯來張口的享受,碗都不用洗。這幫舊時候人見人煩的“懶漢”“懶婆娘”,卻為社會貢獻出數個巨無霸外賣公司,我們來看這個數據,是嚇人還是喜人?我算搞不大懂。


一天到底該吃幾頓飯?一頓,二頓,三、五頓?誰說了算?


——只有老人寂寞守在家裡吃飯。

如今的孩子也不大在家吃飯,我早起出去買菜時,經常會看到媽媽們在外面買了早餐,急急忙忙往回趕,孩子等著吃了送學校。中午學校有食堂,放學有老人接回,隔代人算是在一起吃頓晚飯。平時只有老人在家吃飯,也就他們願意做飯,還不愛出去吃,嫌費錢吃不好。

一天到底該吃幾頓飯?一頓,二頓,三、五頓?誰說了算?


不要再隨便說“會吃飯”

——“不論飯食好歹,吃飽為算”的誤區。

吃飯的基本常識是吃飽,然後再追求吃好。但是,如今“吃飽”概念有了根本的變化,不再是傳統的定義。因為食物的性質和內容發生了變化,不再是粗茶淡飯,白菜豆腐。

在農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如今的老農民吃的都比過去地主好,過年吃的比過去城裡有錢人好。印象最深的,曾看過解放初期著名作家趙樹理的一篇作品,《不能走那條路》。主人翁是個農村老頭,為了顯示自己能耐,一早趕集要奢侈一把,結果反覆幾次下決心,花一毛錢買碗豆腐湯喝。


一天到底該吃幾頓飯?一頓,二頓,三、五頓?誰說了算?


如今的飯食,雞鴨魚肉等於過去的老梆子白菜。更有精米白麵,各種高熱量點心飲料,一瓶可樂就比過去一天吃的熱量高。還要堅守過去的“吃飽”標準,營養必然過剩,吃不出問題那就怪了。

——“有豆腐不吃白菜”的陷阱。

信陽農村有個老故事,一個人去人家做客吃席,一桌八人流水席。就是主菜這個吃完那個上,不是一次擺桌上。第一道上的白菜,他不動筷子。第二道菜是豆腐,他第一個伸筷子,嘴裡自言自語:“我愛吃豆腐”。第三道菜是雞蛋,別人還沒來得及伸筷子,他就扒拉一半到自己碗裡,還自言自語:“雞蛋就是我的命!”既然這樣,同桌也不好說什麼,啥都沒命重要。下道菜是肉,他乾脆把一盤子都倒進碗裡。這下其他人就忍不住了,他很知趣,連忙說:“有了肉,命都不要了!”

放到現在,這個故事還有啟發意義。本來平時都吃的不錯,但是不滿意,要吃更好的。典型的是不願家裡做飯,街上吃,酒店飯店快餐店,再不濟就叫外賣。結果在追求更好吃的同時,失去了做飯吃飯的樂趣,也麻木了美食能力。前段有人搞個網絡調查:宅家這麼久,一旦解封最想吃什麼?大多數要吃火鍋,還是四川火鍋。如果讓清朝大吃貨袁枚來評價,指定罵你不會吃飯,他在《隨園食單》裡很是討厭火鍋。

一天到底該吃幾頓飯?一頓,二頓,三、五頓?誰說了算?


就這樣的現實,過剩的營養加上偏食奢食,構成了健康的更大陷阱,以致於飯越吃越好,身體越來越差。

——餓的感覺和飽的感覺,哪個好受?

前面論證了吃飽吃好的誤區,這一節就做個測試,題目就是本節的標題《餓的感覺和飽的感覺哪個好受》,你怎麼回答?

正確答案是:回答飽比餓感覺好的人,已經不會吃飯了,起碼不知道怎麼吃飯才對。道理在下面細說。

一天該吃幾頓飯?

——兩頓飯是幾千年的主流吃法。

從根子上分析,一天幾頓飯的演變過程是這樣的:再早的原始階段不可能有這說法,不餓死就是造化。然後進入農耕時期,要日出而作,日落而眠,有了作息規律,也有了儲存的糧食。因而也有了生活規律,出工前和收工後吃飯。我國一天吃兩頓飯的根源,就在這裡,從農耕開始的習俗,距今有一萬年了。


一天到底該吃幾頓飯?一頓,二頓,三、五頓?誰說了算?


所以,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都是兩頓飯,即便紀律最嚴明的軍隊,從殷商到清代,從來都是兩頓飯。甚至歷朝歷代皇家貴胄也是兩頓飯為主。

——佛家只吃一頓飯。

佛家弟子修行的根本目的,主要是控制住個人的妄念,包括身體和思想。年輕身體旺盛的荷爾蒙怎麼能夠壓住?一靠理念,唸經參悟;二靠少吃,能養住命為限。佛祖就吃過虧,差點餓死,趕緊吃了牧羊女的乳粥,才能夠菩提樹下修得正果。由此有了佛家弟子吃飯規矩,一日一餐。

佛教傳入我國後,梁武帝不讓吃肉,把吃飯規矩改了。可是吃素餓得快,一天一頓就撐不住,於是有了“過午不食”。其實是網開一面,可以吃早飯,一天兩頓飯。不過至今還有較真的弟子,遼寧海城大悲寺就是,不捉金錢,日中一食,每天午前一頓飯。


一天到底該吃幾頓飯?一頓,二頓,三、五頓?誰說了算?


——辟穀煉丹修仙道,吃氣不吃飯。

不可忽視的此類吃飯法,比出家人還厲害,不僅不會一天一頓,好幾天一頓,甚至幾十天不吃飯。西漢發明豆腐的淮南王劉安,就是個把吃琢磨通透的主,他在《淮南子》裡有段話:

食水者善遊能寒,食土者無心而慧,食木者多力而拂,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葉者有絲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夭,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

就有漢張良的故事來為證。劉邦得了天下後,把手下功臣全部處理,唯張良倖免。可是坊間說書編故事的不願意了,偏得讓他也不得漏網。於是有劉邦的老婆呂后出面,她打聽到張良辟穀修煉到不食人間煙火了,就大張旗鼓隆重宴請他。皇后懿旨不敢抗,張良只得赴宴吃請,結果當場吃死。說是對於即將成仙的張良,人間美食已經如同毒藥。可見呂后手段的狠毒。


一天到底該吃幾頓飯?一頓,二頓,三、五頓?誰說了算?


每天兩頓飯合適嗎?

——每日三頓飯應該是常態。

辛亥革命開啟的民國時代,打倒孔家店,摒棄一切舊文化習俗,提倡新生活。於是城裡人開始了三頓飯,繁華的城市四頓,有了夜宵。不過在農村還是兩頓飯。解放後,經不住蘇聯老大哥強烈熱情,我國才普遍改為三頓飯,只有很少的地方舊習不改,堅持兩頓飯,或者在農閒和冬藏時段,不吃三頓飯。

——可以少於三頓飯,但要保持均衡營養。

當下的食物主要問題,是太好了,營養豐富味道美,想吃什麼吃什麼,而且一般都好吃的停不住,非常容易吃多。所以,當你感覺到飽,其實已經吃多了,營養過剩了。持續下去,各種富營養毛病紛紛上身,現代科學也證明了這點。所以,如今吃飯,一天幾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一天要吃進去多少營養,然後根據個人作息時間,確定分為幾頓吃。譬如這段宅家期間,相當多的人都體驗了兩頓飯,也沒什麼不合適,感覺挺好的。

一天到底該吃幾頓飯?一頓,二頓,三、五頓?誰說了算?


——飢餓的感覺比撐飽的感覺好。

與粗茶淡飯時期正相反,當下確實餓的感覺比較好,起碼大腦清醒不渾噩。我在當年改為兩頓飯的時候,頭幾天餓得難受,到了晚飯飯點,巴心巴肝想吃飯。一週後,覺著不那麼難受了,再接著有了享受的感覺。回想過去的體胖身虛,典型的富營養,尿都不順暢。看如今沒了厚肚皮,回來了年輕的精力,每日有晨起,實在是營養均衡的結果。

再說了,當前飲食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國家已經採用科學的手段,為百姓提供積極地飲食建議,定期發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大家做飯吃飯有了合理的營養參考值,吃多少飯就有了譜,便於靈活掌握。重複一遍,如今的生活水平,飯就不要吃飽了,要學會享受飢餓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