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內心的真正需要,努力尋求前行的正確方向

讀《人類簡史》有感。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讓本就不算和平的世界雪上加霜。這次疫情考驗著我們人類對待“共同”敵人的態度,有人經受住了生死考驗,有人露出了深深掩藏的怯懦本性;有的國家在你最需要的時候雪中送炭,有的國家在同樣的時候落井下石!面對相同的問題,每個個體都有獨特的反應,是選擇獨善其身,還是選擇同仇敵愾,揭露了人性的複雜。讀《人類簡史》讓我更加確定,自私、狹隘、排外的思想都不符合人類發展的需要,真善美才是我們戰勝災難的有力武器,才是我們人類需要充分激發的本性。“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倡議提現了負責任大國的胸懷與擔當,是呼應全球焦慮、實現良性發展的全球價值觀,也是對作者探討“我們要到哪裡去”的更好回答。


重新思考內心的真正需要,努力尋求前行的正確方向


疫情期間,開卷有益。疫情是我們始料未及的突發事件,給我們原本平淡無奇、按部就班的假期帶來了揮之不去的陰影。對於我們普通群眾來說,呆在家裡、看書、娛樂、做美食似乎成了#抗擊疫情#的最好方式,這不禁讓人啞然失笑,卻又無可奈何。一種感嘆油然而生:人類在災難面前總是那麼的渺小,災難面前人人平等!我們抗擊災難的唯一方式就是摒棄偏見、以史為師,齊心協力、眾志成城。


重新思考內心的真正需要,努力尋求前行的正確方向

為了探究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更深入瞭解人類的進化過程,我選讀的書目是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希望能從書中獲得關於人類發展的啟迪和對人生的思考。


重新思考內心的真正需要,努力尋求前行的正確方向

《人類簡史》被高度評價,受眾廣泛,歷來是被推薦的必讀書目。以色列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集人文、歷史、科學、哲學知識於一身,結合綜合了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歷史學和哲學的方式方法,利用奇想妙喻、構思精巧的開放思維,以不到五百頁的篇幅,構建了全人類的整個歷史長河,講述了歷史發展的背後規律,分析歷史進程的偶然性,審視人類文明的殘酷性,引人深思,啟迪世人。作者也因這本著作,被譽為"曠世罕見的天才歷史學家"。正因如此,讀了此書。

  • 一、書中講了什麼


《人類簡史》把整個人類發展史進行了高度概況,同時進行了個人獨特地分析。全書站在整個世界的角度來看待人類進化發展的歷史,沒有國別民族的區分,沒有宗教意識形態的桎梏,從遠古生物進化到農業革命發展,從帝國主義產生到資本主義盛行,講述了一段段奇妙的歷史。作者不僅說史,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視角進行剖析分解,讓人讀來耳目一新又忍不住思考,在全球範圍內成功地呼應了當下人們的某些普遍需求和焦慮。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一直是人類苦苦探求的永恆哲學話題!我認為《人類簡史》這本書其實是對這些問題的一次嘗試回答。我從三個方面對全書內容進行解讀。

重新思考內心的真正需要,努力尋求前行的正確方向

(一)我們從哪裡來

作者認為,今天的我們是被我們自稱為“智人”的這一物種進化而來。智人本來毫不起眼,與所有物種同臺競技,但在經歷數萬年的演化之後,非常偶然地勝出,逐步走到食物鏈的頂端,一直走到了現在,成為地球的絕對霸主。人類為何能勝出呢,為何是智人而不是尼安德特人等其他人種?作者說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是偶然性,歷史就是由一個個偶然所組成的,偶然多了就成了必然,並沒有特別的規律。

重新思考內心的真正需要,努力尋求前行的正確方向

(二)我們是誰

人類一路走來絕對不是輕輕鬆鬆的。作者總結人類有三大重要革命:約7萬年前的“認知革命”,歷史正式啟動;約1.2萬年前的“農業革命”,歷史加速發展;約不過是500年前的“科學革命”,歷史開創新局。下面一一分析。

1.認知革命

人類這一物種起初在自然界稀鬆平常沒有特殊性。在這個階段人類開始在大自然中取得領先優勢,除了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大腦發育、發明了火等重要特徵外,更重要的是人類發明了“虛構”,具備了合作的能力,從而能夠戰勝比自己強大的動物。智人主要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大家共同相信某種“虛構”的東西,正是這種合作的基礎。社會合作是人類得以生存和繁衍的關鍵。

據歷史記載,只有智人能夠表達想象的事物,而且能生動表述。“虛構”的想象可以讓群體“一起”想象,編織出種種共同的虛構故事。《聖經》的《創世記》、澳大利亞原住民的“夢世記”皆是如此。虛構故事賦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集結大批人力靈活合作成為可能。人類由想象創造出了秩序、發明了文字,這是人類大規模合作的重要基礎。正是人類共同認可並相信金錢、宗教、國家等這些虛構的概念,人類社會才可以有效運轉,再多的人之間都可以展開協作。

重新思考內心的真正需要,努力尋求前行的正確方向

2.農業革命

作者認為“農業革命”是史上最大的騙局。這與我們認為的農業是孕育文明的基礎的認識有巨大不同。農業革命把原本狩獵採集的人類解脫開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田地耕種上,作者認為弊端有三個:一是勞動路大犧牲了大量娛樂時間;二是營養來源種類減少;三是密切接觸家畜易得傳染病,加之人群聚集,傳染病更易於傳播(誰能保證此次疫情不是人類捕食野生動物引起的呢)。遠古採集者飲食相對多樣,工作時間少,傳染病發生的也少,被稱為“最初的富裕社會”。但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可能面臨喪命的危險,食物來源無法保證,兒童死亡率高等。所以我更認為農業革命是有巨大進步的。人類農業的進步生產更多的糧食,養活更多的人口,解放了部分勞動力,投入到工具的製作、新技術的發明和運用。越來越多的人可以住在一起,這樣才能形成村落、城鎮、都市王國。糧食的富餘也促進商業的發展。

重新思考內心的真正需要,努力尋求前行的正確方向

宗教、帝國、金錢都在這一階段被髮明並且影響力不斷擴大。宗教的重要性就在於讓初步形成的社會架構更加合法化,藉助宗教的力量,律法有了神聖的權威,確保了社會穩定。帝國使得人類社會走向標準化,減少了豐富性。金錢的發明具有偉大的意義,它是一種最廣泛的社會共識,能夠跨越幾乎所有文化鴻溝,被幾乎所有人信仰。金錢制度讓所有人具有能攜手合作的可能。

3.科學革命

科學革命讓人類實現飛躍式的發展,對後世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現代科學讓人類更加謙虛,承認自己的無知,好奇心更強,永不滿足,不斷運用於實踐,更加強勁地促進社會進步。具體而言,就是科學取得了新能力,使帝國收益,讓資本翻倍,帝國和資本反過來資助科學,獲得更大進步。這良性循環,在過去500年間推動歷史演進的主要引擎。例如,歐洲能在過去五百年稱霸世界,正是現代科學和資本主義共同作用的結果。

重新思考內心的真正需要,努力尋求前行的正確方向

雖然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但是人類的幸福與快樂並沒有同時增大。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快樂和幸福?當然是眾說紛紜。過去歷史研究對人類的幸福涉及太少,這方面需要更多的投入。為了實現更好的發展,我們不得不更加深入瞭解自己,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三)我們要到哪裡去

人類科技的發展似乎會打破延續了40億年的自然法則--自然選擇,由智慧設計來取代,無數的科幻影片將這一現象進行了大量的呈現。生物工程、仿生工程與無機生命工程是取代自然選擇的可能方式。人類科技的進步仍然無法預知人類未來的發展,歷史一再向我們證實,我們以為的必然事件不一定發生,超越我們想象的事情可能成真。

人類取得了讓自己都驚歎的成就,似乎已成了擁有創造和毀滅一切能力的“神”。如果人類不能保證全人類福祉,甚至讓其它物種深受其害,那麼我們對自己的成就是並不值得自豪的,人類應當負起責任,共同維護美好的家園,早日讓世界充滿和平,消滅飢餓、疾病,摒棄偏見、歧視和傲慢,維護全人類的共同福祉。

重新思考內心的真正需要,努力尋求前行的正確方向

  • 二、對人生的啟示


書中提出了很多新奇的觀點,給我們提供了看待歷史的不同視角。我們要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學有所得。

(一)為生存而鬥爭的人性從未改變

我國古代哲學有對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的探討,但這兩者似乎都是片面的。有人發表這樣悲情觀點:所有人都醜陋、愚蠢、卑鄙、骯髒,這才是我們人類,我們能做的,就是愛上醜陋,這似乎才是人性的現實!我對這樣的觀點持懷疑態度,人性本善或本惡我難以論斷,但後天環境可以對人產生或向善或從惡的絕對性影響,這是毋庸置疑的。我國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最有利的證據。

人類社會始終在變,但為生存而鬥爭的人性從來未變。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開始為了站在食物鏈的頂端長期鬥爭。先是與其它大型動物做鬥爭,提高了自己在食物鏈的地位;成為地球主宰後,又為發展利益而鬥爭,從採集社會到農業社會轉變,又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過度,白人歧視黑人,富人壓榨窮人,帝國殖民世界,資本霸佔全球;當計劃所有人也都是為了生存和發展,或者說金錢和權力而不休不止的鬥爭!但我想象,這樣的鬥爭最終必然是正義戰勝邪惡,全民獲得公平。

為了戰勝人性的缺陷,我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努力。人類利用各種制度、價值工具來控制人性,“用節制剋制貪婪,用進取剋制懶惰,用禁慾剋制好色,用和平剋制憤怒,用節儉剋制暴食,用包容克制嫉妒,用謙遜克制傲慢”,即宋明理學中“用天理剋制人慾”。這些後天教育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但因為地域差別、種族不同、價值理念迥異,對人類自身的影響也極為不同,有人接受教育多、有人接受少甚至“自然”成長,不同區域傳播不同價值理念,但無論何種教育,人的為生存或更好的生存而進行鬥爭的事實永遠存在。

重新思考內心的真正需要,努力尋求前行的正確方向

(二)正確認識人性

然而,人性中醜陋面雖然帶來了無盡的災難,人性中對應的善面也帶來了巨大的進步。恩格斯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因此也沒有哪一次歷史的進步不是以巨大的災難為代價的。無論是農業革命還是工業革命,都既是歷史的進步,也是世界的災難,而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人性的善惡多樣性。因此,與其綁架、粉飾、否定、取代、扼殺人性的惡,不如承認、尊重、遵循、引導、駕馭人性的惡,真正的抑惡揚善。

歷史給我們的最大啟示是,既不能過分理想,妄圖改變人性,也不能過分現實,全然放縱人性,前者如信仰之爭,後者如戰亂之禍,都是毫無益處的人為災難。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承認人性善惡兼具的兩面性。對個人而言,就是當你發現別人醜陋時,別把自己想的那麼美好,不要輕易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輕視、指責對方,也不要不好意思承認自己有時也會醜陋,應“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對國家而言,就是要制定公正的國際規則,與鄰為善;建立公正的國內司法,引人向善。人性醜陋面一直都在,但是美好的生活卻值得我們不懈追求。

重新思考內心的真正需要,努力尋求前行的正確方向

(三)如何更好地生活

我們總說人這輩子很長,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做事情要三思而後行。38億年前 “化學”出現,250萬年前動物誕生,200萬年前遠古人類大遷徙,10萬年前智人崛起,7萬年前認知革命讓歷史正式啟動……與動輒用幾百萬年、幾十萬年這樣的字眼描述歷史相比,人類站在地球生物鏈的頂端才不過幾萬年,整個人類的歷史都是極其短暫,更別說作為每一個渺小的個體。

人類平均七八十年的壽命非常短暫,來不及好好看看生活的地球,來不及探索那些未知的秘密,甚至來不及完成一場漫長的科學實驗。作為宇宙裡眾多生物的一種,我們的人生不用太在意是非成敗,生命只有一次不可以重新來過,所以想做什麼事情就去做吧,不要畏畏縮縮不敢前行。所謂的成功或失敗只不過是當下生活形態裡的並不全面客觀的評判標準,誰說失敗不是成功之母,眼光放長遠看,再過幾十年幾百年都將化作時間裡的一瞬間!珍惜當下擁有的每一天,過好自己想要的生活,當生命即將終結之時少留下聲聲嘆息。

重新思考內心的真正需要,努力尋求前行的正確方向

  • 三、對人類文明的思考


人類的一切都是來自大自然的饋贈,我們要有這種感恩的觀念。“人定勝天”的愚蠢、自大、盲目想法,必然導致人類自身難以承受的巨大災難。人類最大的聰明之處就是體現在“以史為鑑”學習能力。以慘痛的經驗教訓為代價、經過深刻地探索總結,而形成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發展觀”“人類地球村”“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影響全人類的真正的“普世價值觀”,應當深入人心、代代相傳,否則人類自身的麻煩總是難以避免。

#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全球危機"不得不引起我們深深地思考。誰能保證這次全球性疫情傳播與人類自私、狹隘、利己的"邪惡"思想脫得了關係?也許這是人類濫捕濫食野生動物引起的惡果,也許這是我們人類自己為了排除異己所採取的"滅絕人性"的手段,也許這單單就是大自然對人類毫無收斂的"惡行"容忍到了一定限度所發出的小小警示!

我們要到哪裡去?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深刻思考並認真回答的問題。我們是要發展還是要環境,是要戰爭還是要和平,是要勾心鬥角還是要和平相處?為什麼國家之間這麼多陰謀?為什麼戰爭從來沒有停止過一天?為什麼恐怖主義會成為主要威脅?為什麼實力最強的國家總是想著左右全人類的行動?到底什麼是人類所真正需要的?難道弱肉強食也是文明時代人類生存的一個重要法則?人類文明的進程總是充滿曲折。

我不得不得出這樣的膚淺認識,人類文明僅僅是局部的文明,局部以外的大部仍是弱肉強食的原始森林!只有少數國家的人能真正享受人類文明的美好,還有好多人難以擺脫被歧視、被壓榨的命運。

不平永遠存在,和平僅是相對。要想不被人欺負,首先必須自己強大起來,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但願“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倡議能更廣泛的傳播,讓世界上更多的國家和人民認識中國、瞭解中國,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廣泛共識。只有這樣,分歧與誤解才會更少,理解與合作才能成為主流,公平與正義才會發出最強音。

人類是否能夠實現真正的文明?是時候靜下心來重新思考內心的真正需求了。

也許當你讀完這本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