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富都認可的商學知識(17集)——巴納姆效應

今天分享“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是什麼意思呢?巴納姆效應是在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提出來的,所以巴納姆效應又叫做福勒效應。你可能聽過福勒效應,巴納姆效應的意思是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的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並且他會認為這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的空洞,仍然會反映了他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他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但他依然認為這種空洞的、不具體的、一般性的描述說的就是我。所以巴納姆效應,還有一個名詞叫星向效應,很多星座當中的描述,其實很多星座的描述不管哪個星座放在你身上,都會覺得有些影子的存在。所以我們要理解這背後的原因的存在,我覺得這是一個心理層面的原因,當然這個心理層面的原因並不是壞事,主要是因為我們心中想要相信它。一個人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情,我們總可以蒐集到各種各樣支持自己的證據,就算這兩者毫不相干,我們也可以找到一個邏輯,讓它符合我們的設想,所以自我是無比之強大的,所有關於我的東西都很重要,比如我的車牌號,我的手機鈴聲,我的電腦桌面、我的臥室裡面的設計,這些都體現了我的存在,當有人在說話,不停止的時候你只需要幹一件事情,就是叫他的名字,因為每個人對自己的名字會無比之敏感,這就是背後一個字自我的很重要的體現。你會發現很多事情不是他真實的樣子,而是因為你心中想要相信他,你就會為他找證據。


全球首富都認可的商學知識(17集)——巴納姆效應

我們要覺察到我們內心所相信的東西,比如有些女人永遠認為男人不是好東西,其實古今中外,你要找到很多例子,來證明男人是好東西的,請問有這樣的例子嗎?當然有了,多了去了。可是如果你要找很多的例子來證明男人不是好東西,當然也有了,多了去了,所以你會發現背後的本質不取決於男人是不是好東西,背後的本質,取決於你想證明什麼,你就會去找到什麼樣的例子來說服自己。

全球首富都認可的商學知識(17集)——巴納姆效應

所以一個人要有兩個覺醒。1、學會面對自己,古希臘的阿波羅神殿的門楣上到今天還刻著一句話,叫認識你自己,雖然這句話誰說的無從追溯了,但這句話就至少代表從最早的哲學場面,我們很多時候。依然在困擾一個問題,我們不敢真實的面對自己,我們總是希望去看到自己想看到的那一面,而不是自己最真實的那一面,2、以人為鏡,自古就有一句話叫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這句話是出自於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魏徵之間的故事,今天在談到巴納姆效應的時候,我想帶給你一個覺察,這個覺察是很多時候,你理解的這個世界,其實正是你最初內心所相信的那個世界,而並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實很重要的一部分取決於你相信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