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而不“靈動”自己的大腦就當不好老師!你被套路了嗎?

“閒置”而不“靈動”自己的大腦就當不好老師!你被套路了嗎?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系統而又複雜的育人工程,不是機械化生產的流水線—按照既定的生產方案和流程進行機械操作便可生產出合格的產品。

令人擔憂的是,在從事班主任工作時不少班主任基本上都是在進行機械化操作,讓自己的大腦處於“閒置”狀態,結果雖然有時陶醉於少量的“精品”但更多的時候卻是煩惱於大量的“次品”,儘管如此,卻還是“立場堅定”地讓這種狀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持續延伸。

之所以會如此,恐怕跟“閒置”自己的大腦脫不了干係。“閒置”自己的大腦,說白了就是缺乏思考和創新的意識。不願思考和創新是職業道德問題,會直接導致“誤人子弟”;不會思考和創新是職業能力問題,根本就不適合從事班主任工作,連“准入”的資格都不具備。

讓自己的大腦處於“閒置‘狀態可能有三個方面的含義。

一是“照規章辦事”,要知道所有有關班主任工作章程都是“宏觀”上的調控,至於在“微觀”上如何執行要看你對這些章程真正內涵的理解和領悟。比如說,“班主任要愛學生”這是章程,但“怎樣做才是愛學生”這是內涵,如果沒有真正的理解和領悟就會出現很多很多以“愛”的名義傷害學生的“教育事件”。

二是“憑經驗辦事”,對於入場不久的年輕班主任來說,經驗談不上,那就“按規章辦事”或者討教老班主任的做法,然後“照葫蘆畫瓢”;對於經驗豐富的老班主任來說,“經驗就是財富”,用起來方便,省時省力。但實際上,絕大多數老班主任所憑藉的“經驗”基本上都是自己多年來所一直奉行的“偽經驗”(比如說:“棍棒”教育;“高壓”手段;“剝奪”方式等等)。

三是“隨心境辦事”,出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處在班主任的位置上,既不按規章辦事覺得那樣做可能很麻煩因為要透徹理解和消化,也不憑經驗辦事覺得那樣做也許很費神因為要系統提煉和總結,結果就會“隨心所欲”,想怎麼辦就怎麼辦,這樣就會導致要麼“風平浪靜式的一潭死水”,要麼“暴風驟雨式的千濤駭浪”,讓學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成不變的做法不是經驗,與時俱進滲透理性思考和意義創新的一貫做法才能稱得上是經驗。

當班主任就不能讓自己的大腦“閒置”而要讓它“靈動”起來!

要讓先進的教育思想真正根植於自己的大腦;

要讓完善的教育規劃真正充溢於自己的大腦;

要讓紮實的教育實踐真正凝聚於自己的大腦;

要讓不斷的教育反思真正靈動於自己的大腦!

“閒置”而不“靈動”自己的大腦就當不好老師!你被套路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