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順利購進荷蘭光刻機!美國芯片巨頭卻曝出醜聞


隨著我國的芯片使用需求激增,近年來,我國對芯片自給自足越來越重視,企業也在不斷向芯片領域發力,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比如在2019年實現了3大突破。但與此同時,這也引起了美國市場的注意,出於被競爭的擔憂,美國開始阻止他國企業獲得芯片製造最關鍵的設備——光刻機。而日前傳來好消息,中國芯片代工廠商中芯國際順利從荷蘭進口了光刻機設備。

中企順利購進荷蘭光刻機!美國芯片巨頭卻曝出醜聞


據羊城晚報的報道,3月4日,中芯國際從荷蘭進口的一臺大型光刻機順利通過出口加工區場站進入廠區。據悉,光刻機被譽為“超精密製造技術皇冠上的明珠”,製造和維護均需要高精尖的光學和電子工業基礎,因此它是集成電路製造中最核心的設備,對芯片製作工藝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目前,全世界最先進工藝的光刻機被壟斷在荷蘭阿斯麥(ASML)、日本佳能和尼康等幾家廠商的手中。

據美媒此前報道,從2018年開始,中芯國際一直想要跟荷蘭ASML採購一臺價值1.5億美元的(極紫外光刻機),不過,ASML公司卻因為遲遲沒有拿到相關許可證而不能發貨,而這背後據說受到美方的影響。而這次中芯國際能夠順利進口,意味著兩家公司的合作關係並未受到影響,還在繼續。據芯片國際介紹,這臺進口的光刻機設備將用於產能擴充,生產線擴容後全年預計可為企業增加10%左右的營收,但它並非外界所稱的EUV光刻機。

中企順利購進荷蘭光刻機!美國芯片巨頭卻曝出醜聞


但不管怎麼說,這對於正加速突破的中國芯片產業而言都是好消息,比如最近半年,中國在芯片領域就取得了三大突破!

去年9月,紫光集團旗下長江存儲宣佈,公司已開始量產64層3D NAND閃存。這是中國首款64層3D NAND閃存,這一突破有望使國有存儲芯片的自給率從之前的8%大幅提升到40%。據預計,到2020年底,紫光集團存儲芯片的產量將達到6萬片/月,約佔全球產量的5%。

隨後,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研製的蝕刻機,也突破5nm的技術瓶頸。據快科技報道,去年12月,中微半導體研發的等離子蝕刻機已經做到5nm工藝,並獲得臺積電驗證,將會應用在臺積電首條5nm芯片製程生產線。據悉,刻蝕機主要用在芯片上進行微觀雕刻,每個線條和深孔的加工精度都是頭髮直徑的幾千分之一到上萬分之一,精度要求相當高。一臺先進蝕刻機售價可達數百萬美元,而一條生產線需要用到多臺蝕刻機,因此總價值不可小覷。

中企順利購進荷蘭光刻機!美國芯片巨頭卻曝出醜聞


幾乎同一時間,中芯國際首條 14nm芯片生產線也開始了正式投產,比之前定下的2020年投產提前了足足一年。這條中國首條14納米生產線,將對中國未來5G、物聯網、車用電子等新興行業的發展發揮重要作用。憑藉這條先進生產線,中芯國際還一舉擊敗臺積電,拿下華為海思14nm芯片代工大單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芯片屢屢取得突破之時,美國芯片產業卻被曝出醜聞,同時美國也開始擔心芯片被斷供。據俄媒早前2月報道,蘋果和博通公司在無線電數據傳輸的4項專利上對加利福尼亞理工大學有侵權行為,因此這兩家企業被判賠支付高達逾11億美元的罰金,這暴露了美國巨頭在芯片科研的不足。

同時,長期以來,美國過分將芯片製造環節轉移到海外,這讓美國擔心不可控因素會導致美國芯片斷供,因此美國近來不斷喊話該國的高科技產業負責人,鼓勵他們重回美國建造半導體生產線,不過苦於建一家芯片工廠的成本將高達150億美元,這個呼籲效果並不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