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獅子為何不像真實的獅子,是整過容的嗎


中國的獅子為何不像真實的獅子,是整過容的嗎

門前或橋墩上的石獅子,是中國傳統建築中必不可少的標誌性元素。但是細細想來,中國是不產獅子的,形態各異又與真實的獅子長得大相徑庭的石獅子又是從哪來的呢?古人造出來的石獅子是否加入了其他動物的元素?或者石獅子根本就不是獅子?

在國外,也有一種看門的動物,鷹頭獅身,被稱為「格里芬」。這種傳說中的動物最早是草原帝國斯基泰王朝的崇拜物,融入希臘神話後,這種動物變成了身體比8頭獅子還大的「獅鷲」形象。中國早期的石獅子均長有雙翼,因此很有可能就是從獅鷲的形象演變過來的。

中國的獅子為何不像真實的獅子,是整過容的嗎


獅子在古印度語中被稱作「suangi」,讀音與「狻猊」很接近,因此狻猊這種中國傳說中的「龍的兒子」普遍被認為是最早的獅子形象。而根據《漢書》的記載,「師子」這一稱呼則是從伊朗傳入的。到了宋朝,「獅」字誕生,但一般泛指猛獸,直到明朝,「獅子」才變成了與今天相同的意思。

中國的獅子為何不像真實的獅子,是整過容的嗎


中國不產獅子,獅子一般都是通過「進貢」這一途徑來到中國的。史書上對於貢獅最早的記錄是在東漢時期,而在歷代史料中,一共只有21次貢獅記錄,距今最近的一次也是康熙時候的事了,康熙帝曾用船載著獅子一起下過江南。如此珍貴的獅子被養在皇宮內院,民間對獅子的形象當然就會充滿好奇與想象,於是獅子開始「變形」了。

中國的獅子為何不像真實的獅子,是整過容的嗎


在民間形象中,唐朝是獅子形象從「格里芬」逐漸中國化的分水嶺。當時佛教的影響力日漸增長,而佛教視獅子為仁獸,文殊菩薩的坐騎就是一隻獅子,名叫「獅子吼」。於是獅子的形象開始從原有的勇武、矯健開始向慈眉善目又內涵威武轉變。同時,唐朝為了宣揚正統,有意提升龍的地位,而對獅子「勇猛」這一特性開始大加貶抑。

中國的獅子為何不像真實的獅子,是整過容的嗎


唐朝時,西域的馴獅表演是皇帝生日慶典的保留節目,而獅子的形象也開始走向了民間。唐朝城市多采取「裡坊制」,長安就有108坊,坊門一般為牌樓式,牌樓立柱的兩邊多會刻上石獅子作為裝飾。而宋朝時的富戶則開始流行起給自己家的獨門獨院擺上石獅子看門的習俗了。此外,獅子的造型則越來越「親民」,甚至和狗越來越像了。

中國的獅子為何不像真實的獅子,是整過容的嗎


到了明朝,朱棣的登基也為石獅子的風靡創下了條件。中國的「四靈」本是龍、鳳、麟、龜,但朱棣上臺後的「烏龜法令」讓烏龜的地位極速降低,因為他將忠於建文帝的臣子皆稱為烏龜,稱其後代為「龜子」。這時,石獅子就替代了烏龜,成為明朝之後的百姓們十分尊崇的一種動物。

中國的獅子為何不像真實的獅子,是整過容的嗎


  • 獅子的形象開始在民間風靡之後,人們對獅子形象的想象開始越來越大膽。其中對獅子最主流的「整容」方法是將其與中國傳統的瑞獸麒麟相結合,終於打造出了中國獨有的獅子形象。明朝之後武官胸前的補子上就有獅子,而被視為中國傳統文化代表的舞獅子,舞的也是極具中國特色的獅子,早已和野生獅子沒什麼關係了。
中國的獅子為何不像真實的獅子,是整過容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