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愛會傷人》Part2

為何愛會傷人(珍藏版)武志紅

◆ Part 2 難以避免的愛情戰爭

>> 期待媽媽的懷抱,和改造夢想相比,是危險的,因為前者的主動權在對方手裡,而後者的掌控權,在自己手裡。所以,嬰兒時的一個脆弱的渴求,變成了成人時一個強有力的訴求。

◆ 要激情,還是要安全感

>> 只要兩個人用心相處,那麼慢慢會明白,沒有哪個人真的就是乏味的,每個人都很精彩。

◆ 沒有安全感毀了一個人的婚姻

>> 經營感情其實是一種能力,它需要安全感做基礎。安全感高的人自然懂得經營感情,而安全感低的人自然就傾向於逃避問題並幻想正確的人。

◆ 支配與服從雙重奏(一)

>> 當兩個人的渴望相契合時,所謂完美的愛情出現了。然而,即便此時,這也不是相愛,而只是一種命運的偶遇而已。

>> 在親子關係中,一個孩子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某時父母願意與自己親近,他便認為這時的自己是好”;如果某時父母明顯與自己疏遠,他便認為這時的自己是“壞”的。

>> 一個執著於依賴的投射性認同的人,勢必會有一個權力慾望超強的撫養者。

>> 如果你是一個依賴成性的人,你渴望改變自己,那麼,你不僅需要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更需要去好好審視自己內心深處的邏輯。

◆ 支配與服從雙重奏(二)

>> 我以我的好的方式對你,你也必須以一種特定的好的方式對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 我們都不容易看到並尊重戀人的愛的邏輯,相反我們都執著在自己的愛的方式上,並認為這是唯一正確的,這就導致了孤獨,並且越相愛越孤獨。

>> 男人認為,支配是好的,支配欲強的男人才會得到女人的愛,才會保證女人不離開自己;女人則認為,依賴是好的,依賴性的女人才容易得到男人的呵護,才會保證男人喜歡自己。


《為何愛會傷人》Part2


◆ 別拿自己的尺子量對方

>> 如果,你渴望理解對方,就必須學會放下你的座標體系,嘗試著進入對方的座標體系,這是實現相互理解的唯一途徑。

>> 感受遠比所謂的事實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並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 急於評價的人著眼點也是“解決問題”,而不是“交流感受”

>> 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親密關係進行絕大多數溝通的目的。

>>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親密關係的一個重要價值就在於交流並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 放下親密關係中的擋箭牌

>> 擋箭牌似乎可以保護自己,但它具有巨大的殺傷力,它不僅令夫妻吵架每一次都嚴重升級,更要命的是,它令夫妻關係變得不可溝通和交流。

>> 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這不僅是職場上的重要原則,也是親密關係中的重要原則。

>> 放下親密關係中的擋箭牌,是個人生活的重要基石。

◆ 警惕你身邊的隱形攻擊

>> 憤怒一旦產生,就一定會尋找宣洩的出口。若勢一方根本不能直接表達憤怒,那麼,他們會發展出獨特的還擊方式。

◆ 慎防親密關係中的洗腦

>> 千萬不要以為,每個人建立親密關係都是為了追求幸福和快樂。相反,很多人建立親密關係只是為了控制並折磨對方。

◆ 戀愛,是為父母而談嗎

>> 受傷的父母讓我們做一些事情報復另一方父母,並且會向我們灌輸一些對異性的恐懼。

◆ 四年沒性愛,到底錯在誰

>> 如果不是有明確的生理原因,但在性上卻出現了問題,那基本可以斷定,一定是在建立親密關係上出現了問題。

◆ 放下愛情的神話

>> 愛情不能獨自賦予生命的意義,我們不能將愛情視為生命的唯一憑藉,如果你太期待愛情的神話,你真要問問自己,你是否想借著愛情從你本來的生命中逃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