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人得了治不好的癌症應不應該傾家蕩產地去醫治?

農村張么妹1990


先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

我的妻子2011年查出乳腺癌,做手術加各項費用花了10多萬,後來又做化療,2016年檢查發現癌症又轉移到了肺部和腦部。問她治不治,她說她也不想治了。

因為腫瘤壓迫神經導致頭痛,走路也走不了,而且一吃東西就嘔吐。看著她這樣痛苦、難受。我又帶她到一家省級醫院複查,最後確診已經是晚期,生存期只有不到2個月了。為了減輕她的痛苦,還是在那個醫院住了下來,每天通過輸甘露醇來減輕她的痛苦。直到有一天連續昏迷兩次,我們才出院回家。回家以後也儘量想辦法開藥給她吃或者外敷減輕痛苦。

本來也知道,像這種病只能白白的花錢,但沒有辦法,看著她這麼痛苦,只能盡力而為,但求心安理得。

個人認為,如果已經確定治不好了,就不要去做大的手術了,保守治療,以減輕他的痛苦可能是最適當的方法。但求問心無愧吧!

以上是一個經歷者的看法,希望能幫助到你。



微觀悟生活


作為一個從基層大醫院出來的資深外科主任醫師,下面我就這個問題給大家講下:當家人得了治不好的癌症,到底該如何治療癌症?

1、癌症是慢性病,要做長期抗癌的準備,傾家蕩產是治不好病的。

因為癌症是慢性病,延長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是關鍵,所以要做好長期治病的準備。因此,首先要多諮詢幾家大醫院的專科醫生,瞭解疾病的情況及可能需要的花費。然後針對自己的家庭狀況,選擇自己可以承受,並且是方便照顧與相對省錢的醫院進行治療。

其次,千萬不要本身家庭情況不好,又啥近求遠花費巨資去外地醫院看病手術。這種做法,病人最終效果不好又費錢。在國內知名醫院學習期間,碰到這種情況,我的老師經常會勸病人,回當地去好好治療,有什麼需要,可以隨時電話聯繫他。他還給講了個真實的例子,有個地級市的漁民家庭,本來家庭條件很好,因肝腫瘤來院治療,前期治療效果非常好,後來病人賭博導致家財散盡,並欠下鉅額債務後,無法繼續治療,不久就死亡了,非常可惜。

所謂治不好的癌症,一般來說,都是癌症中晚期。對這種腫瘤病人,肯定要採取綜合治療,通常是手術+放療+化療+營養治療+中醫中藥治療,同時親人的陪伴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期望單純花巨資在某種治療上,以為一下子就能解決所有問題。而是應該精打細算,安排各種治療的費用,採取經濟適用的綜合治療手段,以獲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3、目前國家政策與全社會,都在幫助群眾防止因病致貧問題的發生。

只要病人在當地醫院就醫,而不是到外地求醫,國家醫保報銷額度是很高的,加上大病醫療的特殊醫保政策及重大腫瘤疾病的相關扶貧政策,等。最後病人自費部分並不高,一般來說,病人是能夠承擔的,而不致於發生傾家蕩產。


總之,癌症治療,應該根據家庭情況選擇適合自己,能夠持續進行的綜合治療方法,同時爭取各種國家政策與社會幫助,防止傾家蕩產事情的發生。


普外科李家大夫


本人就是癌症患者。如果癌症轉移到了晚期無法治癒,我會選擇與癌共存。絕對不會傾家蕩產。給孩子造成經濟負擔。


閃光的金子


關鍵是,如果傾家蕩產能救活你的家人,那也值了,但是以目前的情況看,可能性更大的是,人財兩空,當然我並無意告訴你不要治療,治療是必須要的,但是真的不建議進行放化療與手術等對抗療法,因為這個對抗療法已經無數次被證明,是錯誤的,建議保守療法更安全,而且痛苦也最小,當然,保守療法也並不能確保治好,但相對風險更小,這個要看你自己怎麼想了!

但是,我覺得癌症病人的第一步,絕對不是馬上住院做治療,而是要重新構建自己的信念體系,因為一旦確診為癌症後,大多數人會種下嚴重的心魔,如果心魔不去掉,任何治療都效果不好,但遺憾的是,國內沒有一家機構在做這個事,主要原因一是不知道怎麼做,二是不賺錢!

癌症病人的第二步,還不是做治療,而是要檢討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到患癌的原因,找到原因,病就好了一半,因此這一步也很重要。

癌症病人的第三步,才是選擇治療方案,但目前國內外大部分癌症病人,都跳過前面2步,直接住院做放化療與手術,結果肯定不會好了,我們太多太多的人,實際上是死於無知啊!


非藥物系統療法創始人


當家人得了治不好的癌症應不應該傾家蕩產地去醫治?首先,治不好的癌症,這個有兩種理解,一種理解是:治不好這三個字,是癌症的定義性修飾詞,也就是說,癌症是治不好的;另一種理解是,癌症不是都治不好,但有的治不好,得的是那種治不好的癌症。


對於前者,說癌症都是治不好,這當然是不對的,癌症還是有可能治癒的,要看具體情況,早期癌症很多是可以治癒的,晚期癌症多數不能治癒,但也仍有少數有治癒的機會。得了癌症,不要輕易說都不要治了,肯定治不好,這當然是不對的,要把病情弄清楚,值不值得去治,你得看情況,比如,如果是早期癌症,即便經濟條件不太好,也值得努力,那怕是借點錢也是值得。而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得的是肯定不能治好的癌症,比如很多癌症晚期就治不好,應不應該傾家蕩產地去醫治?


這其實不是應不應該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做到的問題,而且還要看具體病情,同樣是不能治好的晚期癌症,也仍有不同的病情。有的晚期癌症不僅不能治好,而且治療效果差,生存時間短,即便有錢,治療效果也好不到哪去,只能有限延長几個月的時間,這種情況對於經濟不好的家庭,不太建議所謂的傾家蕩產地去醫治,還是要保持理性,當然,這還得取決於你們自己。而有的癌症晚期,如果不治,只能活幾個月,不超過一年,而如果治療的話,可能明顯延長生存時間,比如,有的晚期乳腺癌,有的晚期肺腺癌,這種情況下,如果經濟允許,不用說,肯定要去努力治療,而如果經濟情況很差,則要量力而行,可以恰當治療,但不太建議所謂的傾家蕩產治療。


腫瘤專科醫生


這個量力而行吧!作為一名過來人(本人就是癌症患者)深有感觸

首先得尊重患者自身的意願,如果發現癌症之前是身體硬朗,且有強烈的求生慾望,還是建議配合醫生規範治療,儘管過程艱辛,選擇了就要做好長期的戰鬥準備;

其次假如患者年老體衰,個人以為還是以姑息治療為主吧,儘量讓他們享受到最後的人倫之樂!更多的是精神上安慰,儘量控制癌痛吧!

總之癌症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醫院的治療僅僅是一個開始,後期的康復任重而道遠!


山巒疊翠行者無疆


首先癌症就沒有根本治不好這一說法。實際上,癌症患者根本就不需要傾家蕩產去治療,這是因為,目前癌症的治療要中西醫結合兩種治療方法。在中藥治療方面,如果是晚期的話,患者飲食,體力比較好。中藥治療後長期存活的可能性會很大。同時中藥治療的費用並不高,根本不需要患者傾家蕩產。


中醫腫瘤專家張明zm


我認為首先要看病人身體的具體情況,有些已到了晚期,無法逆轉了,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用中西醫結合、與癌細胞共存,不過度治療也可以延長生命,我認為還是要量力而行,因為每一位家人都希望親人能治癒,能夠健康的活著,每一位病人也渴望活著,可是人生很無常,意外和疾病都在發生,就在昨天科比意外身亡,趙忠祥老師因為疾病最近去世,他比我們有錢,也沒有治癒,正確看待生死,接受現在的一切,過好每一天,活在當下最重要,病人最希望陪伴,家人不要太焦慮,要多去幾家醫院,多找幾個權威專家,瞭解清楚後,再拿意見。


梅子心能量


對於這樣的問題,是患者家屬比較糾結的,也是要積極面對的。治療與不治療儘管是一道難以選擇的選擇題,但是你不防可以通過這幾方面去考慮:


第一,看病情的階段性質去到了哪個階段

第二,根據經濟去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或手術、或保守、或化療、或帶瘤生存

第三,根據個人體質與意願(即是求生慾望)


早期一般都要儘早的去除病灶是首選的方法。如果說在晚期,假如癌腫壓迫到正常組織,那麼手術只能是個姑息治療的方案,通過手術手段去除病灶解除暫時的壓迫,解去燃眉之急;但往往又會是個創傷,是患者又要面臨的另一個坎,這要看個人的體質。


癌症治療,不是一個簡單的治療費用,就拿介入治療來說,每一次的介入化療治療動輒過萬,還不包括其他的營養支持費用。雖然說現在的醫保可以報銷一部分,但是對於普通的家庭還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如果說,有治療的方法、經濟的支持,但是患者本人的心態轉變不過來,每時每刻都在焦慮、恐懼、抑鬱等不良的情緒中度過,那麼,患者的免疫機制就會受到抑制,難以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就是有再好的治療方案、再好的藥物,到頭來也是會走復發轉移的道路,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因為復發轉移的情況比原發時 的情況兇險。


這幾方面都是確定你作為家屬決定治療與不治療該思考的因素,它們是相互相成,



健康與你同行


不醫治咋就知道治不好呢?現代醫療技術高明,既使是難治的癌症晚也能醫好,也不需耍傾家蕩產,醫保報銷逐年增加,低保戶,貧困戶可以報銷百分之九十幾,根本花不了多少錢,哪會傾家蕩產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