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豆角用什麼肥料好?

芒果大叔叔


豆角在農村一般最少一年需要種植兩批,一次春豆角、一次秋豆角,這樣才能滿足農村家庭的蔬菜需求,有些多的還會種三次。



豆角喜歡什麼化肥

豆角是豆科植物,我們知道豆科植物具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具有根瘤菌,根瘤菌的作用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固氮。但豆角在前期的生長髮育期根瘤菌還沒有完全發育,所以需要給豆角補充少量的氮素。(開花結莢期前)

在豆角生長髮育後期只要保持土壤透氣良好,就不需要再追施氮肥。


豆角在生長生育過程中需要最多的是磷,一般農村種植豆角時底肥都會放一點複合肥,在豆角出苗後的一個星期後會用稀薄的人尿糞水進行追肥一次。在這之後等豆角上架差不多60釐米高時會用尿素兌水進行追肥一次,等到豆角長到一米多高時會用過磷酸鈣加少量硫酸鉀進行追肥,或者用複合肥追肥一次。

豆角是邊採摘邊開花結莢,所以開花結莢和採摘期是重疊的,在這期間一般不會在追肥。

以上是小曉個人觀點,有不同觀點及補充請留言謝謝大家!


小曉農民


豆角在我們老家豫東平原農村,一般是以家庭為單位自種自吃,印象中都是套作――種在玉米地旁邊,或者棉花的縫隙種,也沒有特別追肥,順其自然長得也不錯。

現在遠嫁外地,每年自己也都種一些豆角,因為實在特別喜歡吃豆角。種豆角時,在翻過的土裡挖上一個個小坑,每個小坑放一把雞糞(曬乾揉碎的雞糞),把泡了一天的豆角種子放進去,蓋上土,就等著豆角出芽吧。

以後就是不斷澆水,再也沒上過肥料,豆角一茬一茬,長勢喜人,涼拌,蒸吃,都可以,圖片是我今年種的豆角,綠豆角和紫豆角,吃不完就曬乾儲存,等冬天慢慢吃。





劉箮的村莊


肥料管理

豆角應選肥沃、疏鬆,2~3年內未種過豆類的壤土或沙壤土。播種前10天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3500千克,結合施氮磷鉀複合肥50千克,施肥後隔4~5天翻耕一次,使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

為了進一步提高豆角的質量建議廣大菜農使用一些微生物肥料作基肥,因為微生物菌肥可以提高基肥的利用效率,並且其分泌的生長素會促進苗木生長





90後愛下廚


種植豆角,看是出於那個目的種植,如果是種來自家食用,用人尿糞加草木灰施肥就能滿足豆角的生長養分需求,但人尿糞與草木灰兩者不能同時混用,需間隔至少兩天才能施入另一種肥料。

如果是經濟效益種植豆角,為了使得豆角多結莢,對於用肥上就比較多講究了。種植戶應根據豆角不同的生長週期來施肥。下面給大家分享下經濟效益種植豆角的施肥方法。



豆角各生長週期所需養分

豆角各生長週期所施的肥料會有所不同,豆角播種期因要催芽生根,磷肥加鉀肥利於催芽生根;豆角幼苗破土後是長勢期,這時豆角長葉長藤蔓,氮肥利於長葉;豆角開花結莢期,磷肥利促花,鉀肥利結實;豆角生長中後期為了防止豆角提早衰老,需要補充氮肥來讓豆角植株恢復綠色長勢。

豆角底肥

經濟效益種植豆角,底肥一定要施足,底肥佔總肥量的的65%左右,其中底肥又以農家肥為主,農家肥屬於有機肥,有機質能使土壤變得疏鬆通透,而且農家肥裡除了含有氮肥、磷肥、鉀肥,還含有多種的微量元素及礦物質,這些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能滿足豆角一生生長對於微量元素及礦物質的需求。

豆角底肥可用人尿糞、豬糞這些含氮量稍高的農家肥。

豆角種肥

為了利於豆角種子播種後能快速發芽生根,使得苗齊苗壯苗健,在豆角播種前最好進行一次拌種,拌種還能滅殺一些種子上自帶的病菌。

先用多菌靈浸種3小時,撈起掠幹後用0.2%磷酸二氫鉀兌水後霧噴種子,兌水量根據種子多少來兌,需霧噴兩次,第一次霧噴後隔兩天後再霧噴一次後就可播種。

播種時先在穴裡撒上一把草木灰,草木灰含有磷肥鉀肥,還防蟲,比較利於種子初期鉀磷肥的需求。


豆角苗肥

豆角出苗後,因是長葉長藤蔓期,這時氮肥比較利於豆角苗期生長,能迅速催苗,可用人尿兌水淋施,如沒人尿,可用0.2%尿素兌水噴施,每畝需兌水200公斤。隔8天噴施1次,連噴2次就可。

豆角開花結莢肥

豆角進入開花結莢期,因豆角是持續開花結莢,所需養分比較多,特別是磷肥和鉀肥。

先進行一次中耕除草培土施肥,每畝施入尿素20斤、磷酸二銨15斤、硫酸鉀25斤,在離豆角根部15釐米處劃鋤施入覆蓋上土。

培土施肥後單靠根系吸收養分是很難獲得高產的,這時可用0.1%尿素+0.2%磷酸二氫鉀兌水300公斤全田噴施,因葉面肥肥效持續時間短,最好隔10天噴施一次。

豆角防止衰老肥

豆角生長到中後期,因長期開花結莢,植株養分流失嚴重,如不補充多點氮肥,豆角植株會提早衰老,在這階段因豆角還是繼續開花結莢,磷鉀肥也不能停下,可用0.2%尿素+0.2磷酸二氫鉀兌水350公斤全田噴施。

同時用40公斤豆餅肥發酵後兌水淋施豆角根部處,讓豆角補充因長期生長吸收掉的地下微量元素及礦物質,豆餅肥含有豐富的養分,除了含有氮磷鉀三大元素,還含鈣、鋅、鎂、鐵、錳、銅、硼等等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是後期豆角防止衰老的好肥料。(完)

【南粵新農人】每天分享各類農業種植知識,歡迎朋友們關注,喜歡本條內容記得點贊鼓勵下,謝謝大家。

南粵新農人


豆角在我們恩施地區是非常重要的農作物,也是我們當地餐桌上特別常見的蔬菜,因種植時間特別長,我們當地稱豆角為四季豆。四季豆營養價值特別豐富,市場需求也是特別大,現在八月的市場價位還在6元左右。四季豆的種植我們要提高單株產量來達到更好的效益,合理的施肥是非常重要的途徑之一。那麼,豆角怎麼施肥好呢?下面醉美雪巖就我個人經驗分享一下吧!



豆角喜肥,但不耐肥!所以豆角的種植應當把握好每個階段,應該採用少施多次的追肥方式!總結為三句話:一是基肥要足,追肥要勤。二是磷鉀肥要多,氮肥要少。三是控旺在先,促長在後,避免旺長和早衰。




1、基肥管理

基肥充足,可以促進豆角根系生長和根瘤菌活動,形成很多根瘤,讓開花前期藤蔓健壯生長,使花芽分化更多更優質,為後期豐產奠定基礎。我們當地土壤相對優質,在豆漿種植過程中,基肥每畝施優質的有機肥250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

日常我們農家自己少量種植都在田間地頭,一般不會追肥,主要避免水肥過多,莖葉徒長,造成花序節位上升,結莢數目減少,造成下部藤蔓不結莢。



2、花期水肥管理

如果土壤優質,基肥足花期可以不追肥。如果土壤質量差,在豆角植株第一花序豆莢形成時,其它花朵盛開時,如果天氣乾旱,我們在追肥的同時可以澆1次水,每畝施氮、磷、鉀複合肥10公斤左右,灌水以土壤潮溼為宜。



3、結莢期水肥管理

豆角結莢以後,土壤要經常保持溼潤,隔1―2周要再灌水追肥1次,以保持植株生長和開花結莢。設計多追磷鉀肥,氮肥少施或不施,避免藤蔓旺長花果減少。



4、勝產期水肥管理

進入豆莢盛產期,植株需要的水肥特別多,大面積種植可再進行1次灌水追肥,每畝施尿素10公斤左右,過磷酸鈣20公斤左右,硫酸鉀5公斤左右,灌水適量保持土壤溼潤即可。如果水肥供給不足,植株的生長就會衰退,最終導致減產。



豆角屬豆科一年生植物。莖有矮性、半蔓性和蔓性三種。在我們當地種植過程中以蔓性為主,矮性次之,豆角水肥管理非常重要,希望我的分享對朋友們有所幫助!


醉美雪巖


我們這裡的麥茬豆角現在已經快要進入開花初期了,麥茬豆角的種植一般都是在小麥收穫以後再種植的。先把小麥的麥茬和秸稈用機動三輪車拉出來,主要是害怕秸稈還田時間短沒有充分發酵腐熟,由小麥秸稈而帶來的病蟲害。如果說在犁地前土地比較乾旱的話應該選擇先澆水再犁地。(這是我在20天前拍攝地圖片)



豆角底肥的選擇

現在咱們老百姓家裡有農家肥的比較少,如果說有的話可以選擇一畝地2000斤左右即可。但是對於大規模種植的菜農朋友來說會這樣選擇,每畝地150斤左右的有機肥,150斤左右的硫酸鉀複合肥(15-15-15)。

對於我們蒜農種植蒜茬的豆角比較好一些,因為大蒜屬於淺根系農作物,所以土地裡的肥料根本吸收不完,種植豆角就能夠很好的充分吸收地裡的深處的肥料。豆角是豆科植物本身會產生根瘤菌,所以在種植豆角的時候基本上不使用尿素。

在豆角開花坐果期的時候可以選擇耩施硝基複合肥或者衝施水溶肥。這樣的話能夠起到快速補充營養的目的,還可以通過噴施葉面肥的方式來補充中微量元素肥。這樣的話才能夠提高豆角的長度,並且還能夠保護葉片的作用。


豫東小農


早豆角已經基本罷園,收園早的估計已經將豆角架子已經拆除,藤蔓清理出了園田。早豆角沒的吃了,但是秋豆角早已經下種了。我家種植秋豆角已經爬架1米多高了,不過因為近期湖北多雨,溫度不高,豆角有些旺長的趨勢,以至於還沒現蕾。



若要說豆角種植過程,施用什麼化肥最好。其實,大多數村民在種植的時候,施用化肥種類基本一樣:過磷酸鈣、尿素、硫酸鉀複合肥、氮磷鉀複合肥等。具體施用化肥,和種植農戶自己的種植習慣還是有一些關係。一般大家會將過磷酸鈣、硫酸鉀、尿素作為基肥施用。如果施用了大量的農家肥,就可以把尿素、氮磷鉀複合肥作追肥施用。


一般大多數作物在整個生長期,大多數是苗期施肥以氮肥為主,花期以氮磷鉀同施,果期以氮鉀為主。豆角不同於其他作物的原因是,豆角根系會附著生存著一種菌類,稱之為“根瘤菌”。這種菌類,具有固氮的效果,使作物生長的時候,可以做到自給自足的效果,所以一般在豆角中後期,氮肥用量會適當的減少,也能滿足豆角植株的生長。

其實,這些常用的化肥,並不能體現出特殊的一些效果,但是有一種微量元素就對豆角開花結莢有很好的促進效果。這就是鉬元素,鉬具有促進固氮酶的轉化,利於各種元素被作物大量吸收,所以說專業種植戶比較注意鉬肥的施用。

綜上所述,除了我們經常施用的各種化肥在,豆角最喜歡的化肥,還有鉬肥。鉬肥,可以通過葉面噴施進行補充鉬元素。


著迷大鄉村


種豆角要用多種肥料,其中包括有機肥,過磷酸鈣,尿素或者是三元複合肥,這幾種肥料可作基肥使用,能使其更好的出芽,生長。有條件的可以用農家肥做底肥。後期還要及時追肥。若是幼苗長勢較弱,可施加一兩次的尿素。開花結莢的時候消耗的肥量大,要追施複合肥,氯化鉀和磷酸二氫鉀。



西南二號


種植豆角的方法

豆角原產亞熱帶地區,耐熱性強而不耐低溫,植株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30℃,3~8月均可播種種植,是春、夏、秋季的重要蔬菜之一,對蔬菜的週年供應,尤其是7~9月的淡季供應有著重要作用。

1、品種選擇:810長豆角、寧豇2號、夏寶2號。

2、整地施肥。豆角的根系較深,較耐土壤瘠薄和乾旱,不耐澇,為實現早熟、豐產,應選土層深厚、排灌方便,又不致極端乾燥的土壤,作成廂寬1米,溝寬0.4米,深0.3米的種植行。每畝施有機肥1000~2000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尿素25公斤或三元複合肥40公斤作基肥。

3、播種。播種質量直接影響到種子發芽和幼苗素質。提高播種質量,可以保證苗全苗旺,促進早熟增產。一般採用穴播,每穴點2~3粒種,播種後用細糞土覆蓋種子,厚度為1~2釐米,春季播種株距為0.4米,夏秋株距為0.35釐米,採用雙行種植。

4、合理施肥,苗期預防徒長,後期防止早衰。豆角在開花結莢前對肥料要求不多,前期應適當控制肥水,抑制植株營養生長,如果幼苗生長太弱,可薄施1~2次沼液和尿素。豆角開花結莢期要消耗大量養分,對肥水要求較高,應澆足水及時施重肥,每畝可追施複合肥30公斤,過磷酸鈣10公斤,氯化鉀5公斤,每星期噴施1~2次磷酸二氫鉀,加硼砂,以促進植株旺盛生長及多開花多結莢。豆莢生長旺盛期以後,需要更多的肥料,應再追施1次磷肥,每畝追施過磷酸鈣10公斤,或追施過磷酸鈣浸出液,以減少落花落莢。盛莢期後,若植株尚能繼續生長,應加強肥水管理,促進側枝萌發,促進翻花,並使已採收過的花序上的花芽繼續開花結莢,以延長收穫期,提高豇豆產量。

5、支架引蔓。當幼苗開始抽蔓時應搭支架,按每穴插一竹竿,搭成人字架,支架高2米,當蔓長0.3米時,按反時針方向將豆藤繞在竹竿上。

6、整枝。整枝是調節豆角生長和結果,減少養分消耗,改善通風透光,促進開花結莢的有效措施,特別是在早熟密植栽培情況下,防止莖葉過於繁茂,有利於早開花結莢,提早收穫上市。整枝包括抹底芽、打腰杈、主蔓摘心和摘老葉等。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側芽長3釐米左右時及早徹底除去,使主蔓粗壯,促進主蔓花序開花結莢。主蔓第一花序以上各節位上的側枝,留1~3葉摘心,保留側枝上的花序,增加結莢部位。第一次產量高峰過後,葉腋間新萌發出的側枝也同樣留1~3節摘心,留葉多少視密度而定。主蔓長至15~20節,高達2~2.3米時,摘心封頂,控制株高。頂端萌生的側枝留一葉摘心,豆角生長盛期,底部若出現通風透光不良,易引起後期落花落莢,可分次剪除下部老葉,並清除田間落葉。

7、病蟲防治。豆角主要有鏽病、菌核病、枯萎病、煤黴病;蟲害主要有豆莢螟、蟎類、潛葉蠅等。鏽病可用25%粉鏽寧1000倍液;菌核病、枯萎病、煤黴病可用50%滅病威600倍液,或多菌靈600倍液。豆莢螟可用10%安綠寶2000倍液;蟎類可用73%克蟎特3000倍液;潛葉蠅可用殺蟲雙400倍液,愛福丁2000倍液防治。

8、適時採收。豆角採收必須及時,勤採,增加採收次數。一般播種後60~80天即可採收嫩莢。花後10~15天豆莢長至該品種標準商品形狀,莢果飽滿柔軟,子粒未顯露時為採收適期。豆角每花序有2~%對花芽,能結2~4條莢果,同一花序的著莢由莖部向頂部推移,各對花相互對生,為使以後的花芽能正常開花結莢,採收時要特別注意,在莢果柄部小心剪下,勿傷花序和留在上面的小花蕾。採收要及時,防止植株早衰和促進多結莢十分重要。一般初收期5天左右採收1次,盛期隔一天採收一次,這樣既能保證品質,又能促進莢果長大,從而提高產量。


我是安小天


種植豆角的方法以下幾種

豆角原產亞熱帶地區,耐熱性強而不耐低溫,植株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30℃,3~8月均可播種種植,是春、夏、秋季的重要蔬菜之一,對蔬菜的週年供應,尤其是7~9月的淡季供應有著重要作用。

1、品種選擇:810長豆角、寧豇2號、夏寶2號。

2、整地施肥。豆角的根系較深,較耐土壤瘠薄和乾旱,不耐澇,為實現早熟、豐產,應選土層深厚、排灌方便,又不致極端乾燥的土壤,作成廂寬1米,溝寬0.4米,深0.3米的種植行。每畝施有機肥1000~2000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尿素25公斤或三元複合肥40公斤作基肥。

3、播種。播種質量直接影響到種子發芽和幼苗素質。提高播種質量,可以保證苗全苗旺,促進早熟增產。一般採用穴播,每穴點2~3粒種,播種後用細糞土覆蓋種子,厚度為1~2釐米,春季播種株距為0.4米,夏秋株距為0.35釐米,採用雙行種植。

4、合理施肥,苗期預防徒長,後期防止早衰。豆角在開花結莢前對肥料要求不多,前期應適當控制肥水,抑制植株營養生長,如果幼苗生長太弱,可薄施1~2次沼液和尿素。豆角開花結莢期要消耗大量養分,對肥水要求較高,應澆足水及時施重肥,每畝可追施複合肥30公斤,過磷酸鈣10公斤,氯化鉀5公斤,每星期噴施1~2次磷酸二氫鉀,加硼砂,以促進植株旺盛生長及多開花多結莢。豆莢生長旺盛期以後,需要更多的肥料,應再追施1次磷肥,每畝追施過磷酸鈣10公斤,或追施過磷酸鈣浸出液,以減少落花落莢。盛莢期後,若植株尚能繼續生長,應加強肥水管理,促進側枝萌發,促進翻花,並使已採收過的花序上的花芽繼續開花結莢,以延長收穫期,提高豇豆產量。

5、支架引蔓。當幼苗開始抽蔓時應搭支架,按每穴插一竹竿,搭成人字架,支架高2米,當蔓長0.3米時,按反時針方向將豆藤繞在竹竿上。

6、整枝。整枝是調節豆角生長和結果,減少養分消耗,改善通風透光,促進開花結莢的有效措施,特別是在早熟密植栽培情況下,防止莖葉過於繁茂,有利於早開花結莢,提早收穫上市。整枝包括抹底芽、打腰杈、主蔓摘心和摘老葉等。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側芽長3釐米左右時及早徹底除去,使主蔓粗壯,促進主蔓花序開花結莢。主蔓第一花序以上各節位上的側枝,留1~3葉摘心,保留側枝上的花序,增加結莢部位。第一次產量高峰過後,葉腋間新萌發出的側枝也同樣留1~3節摘心,留葉多少視密度而定。主蔓長至15~20節,高達2~2.3米時,摘心封頂,控制株高。頂端萌生的側枝留一葉摘心,豆角生長盛期,底部若出現通風透光不良,易引起後期落花落莢,可分次剪除下部老葉,並清除田間落葉。

7、病蟲防治。豆角主要有鏽病、菌核病、枯萎病、煤黴病;蟲害主要有豆莢螟、蟎類、潛葉蠅等。鏽病可用25%粉鏽寧1000倍液;菌核病、枯萎病、煤黴病可用50%滅病威600倍液,或多菌靈600倍液。豆莢螟可用10%安綠寶2000倍液;蟎類可用73%克蟎特3000倍液;潛葉蠅可用殺蟲雙400倍液,愛福丁2000倍液防治。

8、適時採收。豆角採收必須及時,勤採,增加採收次數。一般播種後60~80天即可採收嫩莢。花後10~15天豆莢長至該品種標準商品形狀,莢果飽滿柔軟,子粒未顯露時為採收適期。豆角每花序有2~%對花芽,能結2~4條莢果,同一花序的著莢由莖部向頂部推移,各對花相互對生,為使以後的花芽能正常開花結莢,採收時要特別注意,在莢果柄部小心剪下,勿傷花序和留在上面的小花蕾。採收要及時,防止植株早衰和促進多結莢十分重要。一般初收期5天左右採收1次,盛期隔一天採收一次,這樣既能保證品質,又能促進莢果長大,從而提高產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