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東七校高三聯考語文試題

湖南省湘東七校高三聯考

語文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36 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 3 小題,9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題。

人們習慣稱農曆過年的那個一月為"正月",這是為什麼?一種說法認為"正歲之首月",表示農曆新年第一個月的意思。另一種說法認為"正"的本意蘊含著"正統"的意思。在古代,每年以哪一個月當第一個月,有時是隨著朝代的更換而變化的。不同王朝更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後的第一個月叫作"正月"。在帝王看來,既然他們佔據了天下,居了正位,一年十二個月的次序,也得跟著他們"正"過來。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秦始皇姓嬴名政,他嫌"正"字的讀音同他的名字同音犯了忌諱,就下令把"正月"讀作"正(徵)月",一直沿用至今。

《淮南子·時則訓》記載,"孟春之月,招搖(即北斗星柄)指寅"。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時所指的方位作為確定季節的標準,稱為鬥建,亦稱月建。這是說一年的第一個月開始的時候斗柄指在寅位上,此月即為建寅之月,即正月。正月名謂的出現甚早。《詩經·小雅》有《正月》的詩篇:"正月繁霜,我心憂傷。"史傳夏商周至秦漢各朝,正月的月份次序,各有一定的更改。戰國秦漢年間對此尚有所謂"三正論":認為夏正建寅,殷正建醜,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輪流更改正朔。司馬遷《史記·曆書》還有記載:"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然而,誠如語言學家王力先生所言"這並不可信"。如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改建亥即夏曆的十月為歲首。漢沿秦制,漢武帝時改用"太初曆",以建寅之月為歲首,以後約兩千年間,除王莽、唐武后等一度改為殷正、周正外,大多沿用夏正。由此可見,歷史上大多王朝似乎沒想到將正月和改朔"正統"綁在一起。而自漢以降,歷史上那麼多朝代以夏正為一年的開始,這恐怕也就是正月通常被人們視為歲首的原因。

清黃生《字詁·正》中認為:"世傳秦始皇諱政,故民間呼正月之正作徵音,此說非也……古者因斗柄所指之方,以其月為歲首,蓋准此以為標的,故曰正,猶言斗柄所指之月耳。"由於鬥建為確定月份的標準,故鬥建也稱為正。唐王冰注"正,鬥建也",即為此意。另外,黃生也認為,正月之正本來就有平聲的讀法,並非由於避秦始皇的諱而改讀平聲。正月寫作"徵月",可知正月之正早在秦始皇之前就讀平聲。

如何準確解讀"正月"呢?"正"在這裡是"以此為正"的準則、標誌。如此,"正月"即為一年剛開始時,年內所確立的標誌性月份的意思。在新的一年開始之際,人們就要借"時新"而除舊佈新,以新的標準、新的氣象塑造人生,由此而形成一系列新年前夕和正月風俗。正月實施除舊立新的方式,見證於文獻的是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紀》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

(摘編自陳勤建《傳統年節的文化密碼》)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商朝、周朝、秦朝分別把 11 月、12 月、10 月算作每年的第一個月,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才恢復夏朝的月份排列法。

B.正月通常被人們稱為歲首,這是因為從漢朝以後的約兩千年的時間裡,採用的是太初曆,以夏正為一年的開始。

C.如今我們習慣稱農曆一月為"正月",但在我國的古代時期,這並不是固定的,歷史上有好幾個朝代,正月不是一月。

D.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呂氏春秋·季冬紀》,"除夕"就是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

A.第一段列出農曆一月被稱為"正月"的三種原因:"歲之首月",朝代更換後的第一個月,為避秦始皇的諱。

B.第二段引用"三正論"和《詩經》《史記》的記載,是為了論證夏曆、殷歷和周曆所定的正月的時間各不一樣。

C.第四段多次引用黃生的觀點,呼應第一段,有的放矢,否定了"正月之正"是因為避秦始皇的諱這一說法。

D.文章提出議論的話題後,分析了農曆一月被稱為"正月"的真正原因,進而準確解讀了"正月"的文化內涵。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

A.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時所指的方位確定季節,如正月指寅,為建寅之月,二月指卯,為建卯之月。B."正月"之"正"為"準則、標誌"之意,古時人們就會在這個標誌性月份裡除舊佈新,以新的標準來塑造人生。

C."農曆"又稱"夏曆",是因為它產生於夏朝,且自漢武帝重新使用夏曆後,除個別朝代外大多沿用夏正。

D."鬥建為確定月份的標準,故鬥建也稱為正。"正月之正本來就有平聲的讀法,作者據此推出"正月之正"並非由於避秦始皇的諱而改讀平聲的。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 3 小題,12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題。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 3 小題,15 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題。

鳥窩

劉黎瑩

十幾年前,這個故事像長了翅膀,撲撲稜稜一頭扎進了我的耳朵。

從此這個故事就一直棲息在我的腦海。現在,我來講給你們聽聽:

楓和晶熱戀時,楓用掉工作後好幾年的積蓄給晶買了一枚白金鑽石戒指。婚後,晶天天戴著這枚戒指,晶說,我會戴一輩子的。

可是,世事難料,真的是世事難料。

那天,楓的同學琛來幫楓釘窗紗。琛的手很巧,木工、電工、鉗工,樣樣精通。幹完活兒,琛說回去有事,死活不在楓家吃飯。琛匆匆走後,晶在吃完晚飯時發出一聲驚叫!

原來,晶下午在院子裡洗衣服時把那枚戒指放在窗臺上了,可現在卻不見了!

兩口子拿著手電筒在窗臺前照了半天,可哪有戒指的影子?

兩口子急忙來到琛的家中。楓讓琛看看是不是在收拾工具時不小心把戒指一起收進了工具箱。琛忙拿出工具箱,三個人翻了個底朝天,連戒指的影子也沒看到。

三個人不歡而散。

回家後,晶對楓說:"怪不得當時留琛吃飯,他非要走呢。"

楓說:"上學的時候,琛是個人品極佳的三好學生。是不是這幾年到了社會上琛變了?"

晶說:"咱家是獨門獨院,今天除了琛,誰也沒來過咱家。當時,我的確是順手把戒指放在窗臺上的。還有,你不是說那天去買戒指時琛也去了嗎?"

楓說:"是啊。當時,我為了給你個驚喜,就沒告訴你,戒指還是琛幫我挑選的。當時這枚戒指是金店裡最貴的。他還說再過幾個月把錢攢夠了也給他的女朋友買一枚。"

晶說:"這就對了。人為了愛情有時會昏頭的。誰一生不辦幾件錯事?他可能回家後就把戒指藏起來了。你們是好朋友,這事不要張揚。"

楓當時不願意相信戒指是琛拿的,但楓又實在沒有理由反駁妻子。楓只好聽從妻子的話,不和任何外人說這事,卻有意無意地疏遠琛。

一個星期後,琛拿著那枚戒指來找他們兩口子。

琛說昨天晚上他實在睡不著覺,越想越覺得這事蹊蹺,從床上爬起來,就把那個木頭工具箱給砸了。這一砸,奇蹟出現了!很有可能當時收拾工具時戒指滾到了工具箱的縫隙中,因為工具箱是祖上傳下來的,上邊有很多的裂縫……當時楓兩口子就想戳穿,因為兩口子清楚地記得去找戒指時,工具箱是塑料的。

琛仍在說那個工具箱,琛在說的時候顯得語無倫次,表情也不太自然。雖然琛的話有些破綻,但畢竟找到了戒指,楓兩口子還是沒好意思點破。

時光如梭。一眨眼,10 年過去了。

那天,楓剛走進院子,就聽到妻子的驚叫聲!

10年前丟戒指時妻子這麼驚叫過。莫非家裡又出了什麼大事?楓心裡有些發毛,未等細問,卻見妻子領著兒子來到他的面前。楓這才看見兒子胖嘟嘟的小手裡攥著那枚丟失了 10 年的戒指!妻子驚訝得話都說不囫圇了:"兒子……上樹上掏鳥蛋,在鳥窩裡掏出了這枚戒指!"妻子邊說邊把手上的戒指摘了下來

——兩隻戒指一模一樣!

這次,楓莫名其妙地大叫一聲!

他家這棵大槐樹在他記事前就有了,看來當年妻子放在窗臺上的戒指是被小鳥銜到了鳥窩裡!楓沒來得及和妻子說話,就跑出了院子。

楓找到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很早以前和琛談過戀愛。楓說,當年你和琛談得好好的,為什麼會分手?女人說,琛當年揹著我借了好多的錢買了一枚戒指——我表妹就在他買戒指的那家金店上班。剛和琛談戀愛時我讓表妹悄悄在遠處看過琛一次,但琛不認識我表妹。表妹以為琛是給我買的,一問才知道不是給我的。琛死活不認賬,說他要買也只會給我一個人買。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我覺得琛可能在和我談的同時,還和別的女人有瓜葛,我一賭氣就和他分手了……

楓聽著聽著,大聲驚叫了一下!

5年前琛病重時,在重症監護室吃力地想說戒指的事,楓不讓他說。楓不想讓好同學在臨嚥氣時檢討自己的錯誤。

楓說:"什麼都不要說!不要說!"

當時,琛的眼裡流出了眼淚,楓的眼裡也有了淚花。楓用力握住琛的手。漸漸地,楓感覺到,琛的手

越來越涼、越來越涼……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

A.晶看似寬容,實則不相信朋友;楓很善良,心存疑慮,卻怯於說出自己的想法;琛忍辱負重,卻始終不願意說出真相。

B.楓開始並不相信琛是偷走戒指的人,之後有所動搖,直到發現鳥窩裡的戒指,才確認朋友不是小偷。

C.小說中出現了三次驚叫,第一次是晶發現戒指丟失,第二次是晶重新發現戒指,第三次是楓聽到全部真相,三次驚叫的情感各不相同。

D.小說標題為"鳥窩",鳥窩雖是無生命的物體,卻在小說中扮演了角色;戒指的消失與戒指的出現都與它有關,從而使情節變得跌宕起伏。

8.小說結尾寫道"漸漸地,楓感覺到,琛的手越來越涼、越來越涼……",請分析這句話的含意。(6 分)

9.短篇小說更需要作家重視敘述方式,很少採用平鋪直敘的方式。請指出這篇小說的敘事特點,並分析其作用。(6 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4 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 4 小題,19 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 10~13 題。

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越石父賢,在縲紲中。晏子出,遭之塗,解左驂贖之,載歸。弗謝,入閨。久之,越石父請絕。晏子懼然,攝衣冠謝曰:"嬰雖不仁,免子於緦何子求絕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聞君子詘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者。方吾在縲紲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贖我,是知己;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紲之中。"晏子於是延入為上客。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僕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後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豈以為周道衰微,桓公既賢,而不勉之至王,乃稱霸哉?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豈管仲之謂乎?方晏子伏莊公屍哭之,成禮然後去,豈所謂"見義不為無勇"者邪?至其諫說,犯君之顏,此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者哉!假令晏子而在,餘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

(節選自《史記·管晏列傳》,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 分)( )

A.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

B.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

C.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

D.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

A.左驂,古代駕車三馬中左邊的馬。後用四馬,亦指四馬中左邊的馬。

B.縲紲,捆綁犯人的繩索。借指監獄,可引申為捆綁,在文中意為"囚禁"。

C.大夫,古代官職名。在先秦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

D.桓公,指齊桓公,他與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懷王並稱為"春秋五霸"。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

A.晏子輔佐了齊國的幾代國君,節約儉樸,食不兼味,妻妾不穿絲綢衣服。在朝廷上,他也能危言危行,名聲顯揚於各國諸侯。

B.越石父是個賢才,曾經被囚禁,晏子解開左邊的馬,把他贖出來,用車拉回家,他卻請求與晏子絕交,因為他認為晏子不瞭解自己。

C.晏子車伕的妻子要求離婚,原因是晏子身居宰相之位卻有甘居人下的態度,而自己的丈夫不過是個車伕,卻神氣十足,洋洋得意。

D.司馬遷認為晏子敢於直言進諫 ,敢於冒犯國君的威嚴,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進就想到竭盡忠心,退就想到彌補過失"的人。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 分)

(1)遭之塗,解左驂贖之,載歸。弗謝,入閨。 (5 分)

(2)"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豈管仲之謂乎?(5 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 2 小題,9 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 14~15 題。

聽蜀僧浚彈琴

李白

蜀僧抱綠綺①,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 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餘響入霜鍾③。

不覺碧山暮, 秋雲暗幾重。

[注]①綠綺,古代著名的琴。②流水,《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③霜鍾,《山海經·中山經》》:"豐山……有九鍾焉,是知鐘鳴。"郭璞注:"霜降則鐘鳴,故言知也。"

14.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

A.首聯"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說明這位琴師是從四川峨眉山下來的,簡短的十個字,把這位音樂家寫得很有氣派,表達了詩人對他的傾慕。

B.頷聯正面描寫蜀僧彈琴。"為我"二字表明彈者與聽者的友情。"揮手"是描摹彈琴的動作,語出嵇康《琴賦》"伯牙揮手,鍾期聽聲"。

C.頸聯的"客心洗流水",是說聽了蜀僧的琴聲,自己的心像被流水洗過一般暢快、愉悅。"霜鍾"點明時令,與尾聯的"秋雲暗幾重"照應。

D.尾聯寫聽完蜀僧彈琴後的感覺,舉目四望,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青山已暮,秋雲灰暗,詩人的心情也隨之變得惆悵、沉重起來。

15.本詩在音樂描寫上有什麼特點?請簡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 1 小題,6 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勸學》中"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卻能"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的"用心一也"和螃蟹雖有六跪而二螯,卻" , "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學習必須用心專一,才能獲得成功。

(2)從《氓》中最後一章的 " , "來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時關係非常融洽。

(3)在《次北固山下》中,與劉禹錫的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是 , 。

三、語言文字運用(20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題。

我總想魯迅在骨子裡其實是一個浪漫主義者。只不過我們把他定位在"民族魂"這個高度後,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現實和批判的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個偉大的作家內心深處都會具有浪漫主義情懷。從他的故居直至老街,我感受到的是 的魯鎮,它閒適、恬靜、慵懶、舒緩,這種環境是能讓人的想象 飛翔。( ):他賒賬喝酒,他偷了書被人打斷了腿時為自己的辯解,都體現了魯迅在其身上 的浪漫主義的熱情,而在《故事新編》中,魯迅的浪漫主義情懷可以說體現得淋漓盡致。《奔月》裡吃膩了烏鴉炸醬麵的嫦娥,《出關》裡騎著青牛的老子,還有《鑄劍》裡在滾燙的大金鼎裡那顆如泣如訴的報仇的人頭,不都在向我們 著:這是些有光彩、有魅力、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浪漫主義人物嘛!

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 分)( )

A.栩栩如生 急遽 傾注 昭示

B.惟妙惟肖 急劇 灌注 展示

C.栩栩如生 急劇 傾注 展示

D.惟妙惟肖 急遽 灌注 昭示

18.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 分)( )

A.孔乙己是浪漫的,只不過那是被苦難壓榨出來的辛酸的浪漫,但他又是現實的

B.孔乙己是現實的,但也是浪漫的,只不過那是被苦難壓榨出的辛酸的浪漫

C.孔乙己既是現實的,又有著被苦難壓榨出來辛酸的浪漫

D.孔乙己是現實的,但也是浪漫的,那浪漫裡有被苦難壓榨出的辛酸

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 分)( )

A.只不過我們把它確立在"民族魂"這個高度後,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現實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偉大的作家內心深處都會具有的浪漫主義情懷。

B.只不過我們把它確立在"民族魂"這個高度後,更多地注意了他作品的現實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偉大的作家內心深處都會具有浪漫主義情懷。

C.只不過我們把它定位在"民族魂"這個高度後,注意了他作品更多的現實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偉大的作家內心深處都會具有浪漫主義情懷。

D.只不過我們把它定位在"民族魂"這個高度後,更多地注意了他作品的現實和批判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位偉大的作家內心深處都會具有的浪漫主義情懷。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 15 字。(6 分)

① ,古時就被用作防醉和消除宿醉的有效食品。柿子中的有機酸和鞣酸,能促進消化,加速酒精分解;② ,水的含量也不少,這些糖、鉀和水有利尿之效,能幫助機體排洩。醉酒後吃上兩個柿子,可以緩解第二天頭痛。除了醒酒,柿子本身口味甘甜、營養豐富,但是,③ ,因其含有鞣質、果膠,與胃酸或蛋白質結合可形成柿結石,空腹食用或者食用過多都易導致消化道疾患。

21.請將下面這則新聞報道壓縮為一句話新聞,不超過 25 個字。(5 分)

本報武漢 10 月 19 日電(記者劉項陽、李長雲) 今天,在武漢舉行的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迎來開幕後首個比賽日,截至 20 時 30 分,中國選手高歌猛進,共收穫 12 金 4 銀 6 銅,位列榜首。

在男子 25 米手槍軍事速射團體決賽中,八一射擊隊副隊長兼教練金泳德領銜的中國隊獲得團體冠軍,這是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產生的首枚金牌,也吹響了中國代表團爭金奪銀的號角。隨後,中國選手還拿下了空軍五項、女子柔道等項目的冠軍。

四、寫作(60 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這其中包含了豐富的"弱德"與"群德"含義。在艱難困苦中,能夠做到有所堅守,遵從自己的本心,這可謂"弱德";超越個人、關懷公共,超越私利、守衛群體,所關注的是公共利益、人民福祉,這可謂"群德"。

對於"弱德"和"群德",作為新時代青年的你,有怎樣的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圍繞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 800 字。

湖南省湘東七校 2019 年下期高三聯考

語文參考答案

1.C (A 項,"商朝、周朝、秦朝分別把 11 月、12 月、10 月算作每年的第一個月"不正確。由原文"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可知,商朝是 12 月,周朝是 11 月。B 項,擴大範圍。原文為"漢武帝時改用'太初曆',以建寅之月為歲首,以後約兩千年間,除王莽、唐武后等一度改為殷正、周正外,大多沿用夏正"。D 項,"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呂氏春秋·季冬紀》",不正確。《呂氏春秋·季冬紀》只是記載了有關"除夕"的活動,但並沒有說這本書是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故選 C 項。)

2.B (B 項,"是為了論證夏曆、殷歷和周曆所定的正月的時間各不一樣"不正確。引用《詩經》的記載是為了論證"正月名謂的出現甚早"。故選 B 項。)

3.D (D 項,不是作者據此推出的觀點,應是黃生推出的觀點。)

4.B (A 項,"思想前衛"於文無據; C 項,"都採取誘惑的方式,沒有任何審批就讓大學生們掉入彀中"錯誤,範圍擴大,原文是"野蠻生長的校園貸平臺,幾乎都是採取誘惑的方式,多數沒有任何審批就讓大學生們掉入彀中"。 D 項,"主動停業才是平臺良好退出的最好選擇"理解錯誤,原文"主動停業或許是平臺良好退出的不錯選擇"。

5.D (D 項,強加因果,"大學校園匯聚了最龐大、最前衛的年輕消費群體,他們掌握了更便捷的信息化技術"並非是"難以規範"的原因。故選 D。)

6.①加強監管,精準打擊。②大學生要加強風險識別和防範能力,少些虛榮心,避免過度透支消費。③讓正規金融機構的校園貸產品進入校園。(答對一點 2 分,共 6 分)

7.A (根據小說結尾部分的內容來看,在重症監護室,琛"吃力地想說戒指的事",是楓不讓他說。選項中"琛忍辱負重,卻始終不願意說出真相"的說法錯誤。)

8.①指琛的生命逐漸逝去、身體逐漸發涼的過程。②也指琛因為無法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的痛苦與悲涼。③此處是楓回憶時的感覺,也表達了執此時懊悔、痛苦與自責的情感。(要求從琛和楓兩個方面回答,每點 2 分,3 點 6 分,其他角度符合情理酌情給分。)

9.①在敘述方式上,採用了倒敘與補敘的方式。開頭以回憶的方式倒敘故事,結尾以補敘的方式揭示真相。情節跌宕起伏,留下懸念,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②在線索安排上,採用了明暗雙線的方式。楓晶的故事明寫,琛的故事暗寫,這樣使情節更加集中緊湊,更好地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③在情節設置上,通過鳥啄走戒指、兒子掏鳥窩發現戒指這些巧合來構成誤會,設置懸念,揭示真相,構思巧妙。(每點 2 分,3 點 6 分,指出特點 1 分,結合文本分析 1 分。其他角度符合情理酌情給分。)

10.B

11.D ("楚懷王"應為"楚莊王"。)

12.B ("因為他認為晏子不瞭解自己",應為"晏子對自己不能以禮相待"。)

13.(1)(晏子)在路上遇到他,就解開乘車左邊的馬,把他贖出來,用車拉回家。晏子沒有向越石父告辭,就走進內室。(得分點:遭、塗、"弗謝"這個省略句、謝、閨。)

(2)"要順勢助成君子的美德,糾正挽救他的過錯,所以君臣百姓之間能親密無間。"這大概就是說的管仲吧?(或"這說的不就是管仲嗎?")(得分點:順、匡、惡、上下、"管仲之謂"這個賓語前置句)

晏平仲,名嬰,是齊國萊地夷維人。他輔佐了齊靈公、莊公、景公三代國君,由於節約儉僕又努力工作,在齊國受到人們的尊重。他做了齊國宰相,食不兼味,妻妾不穿絲綢衣服。在朝廷上,國君說話涉及到他,就正直地陳述自己的意見;國君的話不涉及他,就正直地去辦事。國君能行正道,就順著他的命令去做,不能行正道時,就對命令斟酌著去辦。因此,他在齊靈公、莊公、景公三代,名聲顯揚於各國諸候。越石父是個賢才,正在囚禁之中。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開乘車左邊的馬,把他贖出來,用車拉回家。晏子沒有向越石父告辭,就走進內室,過了好久沒出來,越石父就請求與晏子絕交。晏子大吃一驚,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說:"我即使說不上善良寬厚,也總算幫助您從困境中解脫出來,您為什麼這麼快就要求絕交呢?"越石父說:"不是這樣的,我聽說君子在不瞭解自己的人那裡受到委屈而在瞭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會得到伸張。當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瞭解我。你既然已經受到感動而醒悟,把我贖買出來,這就是了解我;瞭解我卻不能以禮相待,還不如在囚禁之中"於是晏子就請他進屋待為貴賓。晏子做齊國宰相時,一次坐車外出,車伕的妻子從門縫裡偷偷地看她的丈夫。他丈夫替宰相駕車,頭上遮著大傘,揮動著鞭子趕著四匹馬,神氣十足,洋洋得意。不久回到家裡,妻子就要求離婚,車伕問她離婚的原因,妻子說:"晏子身高不過六尺,卻做了齊的宰相,名聲在各國顯揚,我看他外出,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常有那種甘居人下的態度。現在你身高八尺,才不過做人家的車伕,看你的神態,卻自以為挺滿足,因此我要求和你離婚。"從此以後,車伕就謙虛恭謹起來。晏子發現了他的變化,感到很奇怪,就問他,車伕也如實相告。晏子就推薦他做了大夫。太史公說:我讀了管仲的《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和《晏子春秋》,這些書上說的太詳細了!讀了他們的著作,還想讓人們瞭解他們的事蹟,所以就編寫了他們的合傳。至於他們的著作,社會上已有很多,因此不再論述,只記載他們的佚事。管仲是世人所說的賢臣,然而孔子小看他,難道是因為周朝統治衰微,桓公既然賢明,管仲不勉勵他實行王道卻輔佐他只稱霸主嗎?古語說:"要順勢助成君子的美德,糾正挽救他的過錯,所以君臣百姓之間能親密無間。"這大概就是說的管仲吧?當初晏子枕伏在莊公屍體上痛哭,完成了禮節然後離去,難道是人們所說的"遇到正義的事情不去做就是沒有勇氣"的表現嗎?至於晏子直言進諫,敢於冒犯國君的威嚴,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進就想到竭盡忠心,退就想到彌補過失"的人啊!假使晏子還活著,我即使替他揮動著鞭子趕車,也是我非常高興和十分嚮往的啊!

14.D ("詩人的心情也一下子變得惆悵、沉重起來"錯。)

15.①側面描寫。通過描寫詩人聽琴時的感受,襯托琴師技藝的高超、音樂的魅力。②比喻。以大自然的萬壑松比喻琴聲之清越宏遠;把樂聲比喻成流水,聽了蜀僧的琴聲,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過一般地暢快、愉悅。③用典。運用"高山流水"的典故,表現蜀僧和自己通過音樂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餘響入霜鍾"也是用典,寫琴音與鐘聲交響,兼寓知音之意。(每點 2 分,3 點 6 分,如答"誇張"等其他角度符合情理酌情給分。)

16.(1)雖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2)總角之宴,言笑晏晏(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7.A (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有能力。栩栩如生:形容藝術形象非常生動逼真,像活得一樣。惟妙惟肖:形容描寫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前者強調神似,後者強調形似。根據語境應用"栩栩如生"。急遽:急速。急劇:迅速而劇烈。此語境不需強調"劇烈",故選用"急遽"。傾注:感情、力量等集中到一個目標上。灌注:多指液體的澆進、注入,也比喻心血、感情、勇氣、生命力等較抽象事物的融入。"傾注"要比"灌注"的情感速度來的緩慢一些。此語境用"傾注"更為適合。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佈。展示:清楚地擺出來,明顯的表現出來。"昭示"強調明顯、明白地表示;"展示"強調拿出來給人看。根據語境應選"昭示"。)

18.B (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準確的能力。結合前後文,括號處應承上啟下,排除 A 項;括號處前後應構成轉折關係,C 項是並列關係,排除 C 項;根據連貫的原則,括號處要引出下文的話題,答案選 B 項。)

19.D (本題考查辨析並修改病句的能力。A 項"確立……高度"搭配不當, "更多地"位置不當。B項"確立……高度"搭配不當,"忽略了……內心深處都會具有……情懷"藕斷絲連。C 項"更多地"位置不當,"忽略了……內心深處都會具有……情懷"藕斷絲連。)

20.①柿子是"天然的醒酒藥" ②柿子中的糖和鉀的含量很高 ③不宜空腹或過多食用(每點 2 分,3 點 6 分,大意正確即可得分。)

21.示例 1: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首個比賽日中國隊暫居獎牌榜首。

示例 2: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首個比賽日中國隊攬下 12 枚金牌。

本題關鍵信息:①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②首個比賽日;③位列榜首(突出獎牌總數多),或收穫 12 金(突出金牌份量重)。

22.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