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國力象徵:文化軟實力

一個國家的國力象徵:——淺談“軟實力”

毫無疑問,今天中國的經濟實力已經與4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這得益於我們一貫堅持的改革開放政策。到目前為止,6%以上的gdp增長依然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高速增長率。基於此,我們在如此短的時間便成為世界第二大大經濟體,這是實實在在的硬實力。

誠然,我們沒有理由不為這個變化引以為傲,但更重要的還有一點,那就是中國在步入經濟發達國家行列時,與之形成對比的“軟實力”是否被世界大多數國家讚許。

一個國家的國力象徵:文化軟實力


《生意人報》援引英國波特蘭公關公司的年度研究報告稱,按軟實力排名,即依據一個國家不靠武器和軍隊、而是靠本國文化和公民價值觀影響他國的能力進行排名:美國名列第一,英國第二,德國第三。倫敦波特蘭公關公司(Portland)公佈的年度"軟實力"(文化和公民價值觀影響力,而非金錢和武器)影響力國家排名中,中國名列第28名。波特蘭公司指出,儘管經濟增長出現放緩,中國依然在國際舞臺上顯示出自己的經濟實力,並對國際體系進行改造,致使國家的"軟實力"水平得到提高。

不難看出,我國的經濟實力排名顯然與軟實力的發展相差甚遠。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哪些是我們值得自豪並完全有把握輸出且能值得世人接受、認同的軟實力呢?

這需要弄清楚一個概念,即什麼是“軟實力”。

軟實力是相對於國內生產總值、國防力量、科技等硬實力而言。它包括文化、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等價值觀念。需要指出的是,我國成功的發展模式已經漸漸被世界上其它國家認可,當然這也越來越成為一種新的軟實力。

一個國家的國力象徵:文化軟實力


在諸多所謂的軟實力中,文化實力是一個國家最具代表性的標識。雖然我們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中華文化燦若星河,但由於我們這幾十年來注重經濟,而忽視了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和發揚光大,對精神文明的建設一度差強人意,從而使得我們的軟實力大打折扣。

比如,在電影、電視劇方面,我們不僅落後於歐美西方國家,更落後於日韓、印度等亞洲國家。好萊塢是美國無可比擬的軟實力名片,而韓國的電視劇、日本、美國的動漫比我們強到不知多少倍。不過值得高興的是,我們在全世界許多國家建立了孔子學院,有了這張名片,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正在一步步走向世界。

除此之外,作為文化軟實力的一部分,我們傳統的戲曲、絲綢、陶瓷工藝等,自然是少不了的重要環節,它不僅構成了我國輝煌的歷史文明,更難得的是,它越來越多的作為一種外交符號被其它國家所接納。

一個國家的國力象徵:文化軟實力


雖然,在某些西方國家看來,他們的社會制度有著更為先進的優勢,他們的的價值觀確立了與我們完全不一樣的意識形態,加上他們有著比我們先進的科技和經濟實力,所以他們的軟實力更容易被輸出;從這一點說,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首先要把我們的硬實力抓牢,其次,我們的軟實力才能順其自然的被推廣出去。這個道理就像一對拳擊手賽場上的較量,贏了的一方,他的技巧一定是先進的,這種技巧就是軟實力。

一個國家的國力象徵:文化軟實力


當然我們沒有必要因為我們軟實力的暫時落後而耿耿於懷,更不要妄自菲薄。隨著我國經濟實力越來越突出,我們的文化產業正形成規模。有數據顯示,截止到2013年,我國的文化總產值達到21351億元,佔整個gdp總量的3.63%;全國規模以上的文化及相關企業5.9萬家,2018年上半年實現收入42227億,比上年同期增長9.9%;表面上看,我們是一個文化大國,但是離文化強國還有不少距離。建立屬於我們自己特色的軟實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中國夢,路途坎坷,任重而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