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8套雲南特色哈尼族民居戶型方案

雲南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地,56個民族中,有25個就在雲南。每個民族都留有自己民族元素,包括語言、服飾,住宅。我們在網上收集整理了8套雲南特色哈尼族民居效果圖,帶大家欣賞一下:


分享8套雲南特色哈尼族民居戶型方案

哈尼族民居戶型一


分享8套雲南特色哈尼族民居戶型方案

哈尼族民居戶型二


分享8套雲南特色哈尼族民居戶型方案

哈尼族民居戶型三

哈尼族絕大部分主要聚居在紅河和瀾滄江之間的山嶽地帶,其中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佔絕大多數,思茅地區、玉溪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等也有分佈。國外有少數分佈在越南、老撾、緬甸、泰國。哈尼族的住房風格較多地反映出農耕生活的特點,從建築形式來看,哈尼族建築包括茅草房、蘑菇房、封火樓、土掌房、千腳落地的幹欄房、土司政權的衙署建築、一正二廂三合院瓦房等幾種類型。在建新房的過程中,哈尼族要舉行占卜屋基、測定正房中心、破土開基、立中柱、上正樑、賀新房等儀式。


分享8套雲南特色哈尼族民居戶型方案

哈尼族民居戶型四


分享8套雲南特色哈尼族民居戶型方案

哈尼族民居戶型五


分享8套雲南特色哈尼族民居戶型方案

哈尼族民居戶型六

哈尼族建立新寨有許多特殊的禮儀。首先,寨址一般選擇在朝陽、開闊、涼爽並有泉水的山樑或半山腰,往往依山勢建立村寨,每寨少則幾戶人家,多則幾百戶。村址的選擇必須具備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源、平緩肥沃的山樑等墾殖梯田不可缺少的條件。其次,由祭司通過立海貝、立寨樁、堆穀子或驅鬼的“丈克勒”儀式等測定寨心,劃分人鬼分界線。最後,設置寨門(“龍巴門”)。各地寨門形式不同,如紅河兩岸的哈尼族有的借用後山的寨神林代替,有的以樹枝或草繩作寨門;西雙版納勐海等地的哈尼族的寨門莊嚴肅穆,是哈尼族神奇的人文景觀。


分享8套雲南特色哈尼族民居戶型方案

哈尼族民居戶型七


分享8套雲南特色哈尼族民居戶型方案

哈尼族民居戶型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