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老師們分享一下自己的“網課”經驗吧?

戲論哈論


我上初三數學複習課的兩條經驗:

1.提前錄製針對本節課知識點的小視頻,抖音是很好的選擇。從基礎的到提高的,分層準備。【個人體會是,不為參賽不為網絡傳播,只適合自己學生就好,錄起來不難】

2.直播課以經典例題和集中答疑為主,我用qq直播間,直接跟學生分享屏幕,因為這樣操作幾何畫板軟件更方便。


阿汐燕


我是一名高三語文老師,從事教育工作,喜歡聊點教育,歡迎各位網友評論交流。

停課不停學,每個老師都成為了線上主播,主播過程中也遇到了自己從前未遇到過的很多問題,當然,也收穫了很多自己從前沒有收穫過的幸福。

昨日網絡上“山東一學生在網課上罵老師”上了熱搜,觸動很大,也想到了一些自己的做法。

1、明確好師生溝通的媒介,保證網課正常進行。

從學校下發通知開始,學校的每個老師都在嘗試不同的直播軟件。釘釘、空中課堂、企業微信、鴻合直播課等,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並運行,學校要求使用鴻合直播課堂,鴻合直播課堂的好處就是操作簡單,學生使用便捷,學生只需掃碼就可以觀看老師直播。

有時會存在直播軟件超載,運行系統癱瘓,於是,我們又嘗試使用釘釘,但是釘釘需要內存太大,上傳作業比較麻煩,運行起來也比較困難。

現在,兩個直播軟件來回切換,哪個好用使用哪個。確保網課順利開展就可以。

2、制定規則,無規矩不成方圓。

網課剛開始的時候,同學們都覺著這是一件新鮮事,隨著時間的推進,上網課的同學會變得越來越少了,即使能上網課,網課的效果也大打折扣,簽上到,開著視頻去幹別的事情了。

講好規矩,按時按點上課,如果不按時上課,按照曠課次數的多少給予相應懲罰。甚至可以,曠課次數延遲到校日期等。

點名,可以隨機點,甚至課堂上,隨機呼麥一位學生對話。

3、課前小談話不可少,利於互通有無。

每次直播課都是提前半個小時後場,然後開通直播,早來的同學可以問我有關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可以實時溝通,另一方面等一等來晚的同學。

有一次,和他們聊疫情,居家防護怎麼做?他們氣氛很活躍。

一次是,分享你們的目標大學,好多同學紛紛分享,附上自己考目標大學的初願。這樣不僅可以使同學們大膽地把目標說出來併為之努力,也可以給其他同學莫大的鼓勵。

4、佈置少量有意義的作業,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

我是一個語文老師,高考語文必背篇目少不了,作文材料積累少不了,作文的寫作更是重中之重。

必背篇目錄音,錄音好的長傳網絡,與大家共享。(其實準備錄音的過程,需要一遍遍的錄音、次數多了也就會背誦了)

寫作也是一樣,佈置作文,寫作文,擇優放在網絡上。同學、家長都可以看到,如果文章被選這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情,每個學生都願意做。

總結

網課是一件新鮮事,新鮮事永遠保鮮就需要老師、學生、家長都運轉起來,只有協調運轉,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願早日戰勝疫情,早日回到校園,回到那個有琅琅讀書聲的教室。


我是“繪語文”,如果覺著對你有幫助,請點贊和轉發,讓更多的人得到幫助,也歡迎您關注我,瞭解主頁更多有關教育的內容。


繪語文


首先,感謝你的提問。

我也是一名正在上網課的老師,我來談一下我們這裡上網課的情況吧。

隨著國家脫貧攻堅的深入,我所在的偏遠農村地區也都有條件安裝光纖了。硬件設施的完善為這次疫情期間的“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網課開展提供了保障。但是因為留守農村的有很多是爺爺奶奶後和孫子孫女們,因此,還是有一定比例的家庭沒有安裝寬帶。如果沒有寬帶,上網課就只能用移動數據流量了,效果當然差很多,因為有的地方連電話都不容易打通,上網課效果可想而知。

儘管如此,在原計劃正常開學行課的前一天,我們學校開始了網上直播上課。

直播工具:通訊會議APP。老師課前(前一天)預訂會議號,把會議號分享給同學們,上課時大家直接輸入會議號進入課堂直播。授課教師通過屏幕共享的方式讓同學們觀看課件或教學展示軟件。方便之出在於學生不用註冊。但是對網絡要求高,所以基本上學生不開視頻,這樣以來教師對學生的監管就被削弱了。自控力差的學生可能只登錄進入了,但人卻離開去幹別的事情了。整天效果感覺不如課堂教學好,因為缺乏互動。

上課軟件:學樂雲教學APP。這是我市統一使用的軟件,課堂展示效果不錯,包含隨機點人、作業佈置批改、微課錄製等功能。這款軟件最好是與學生平板結合在一起在課堂教學中使用。

因為地處農村,直播效果不是很好(網絡原因)。從第二週開始,我逐步開始為學生錄製視頻。用的軟件是EV錄屏。這款軟件的優點是錄製效果不錯,很清晰,也沒有時間限制。不用轉換格式。

習慣了課堂教學的老師,基本都離不開板書,因為板書能幫助老師表達,幫助學生理解。特別是理科,如數學需要演算、作圖等。很多老師都在抱怨鼠標不好板書,寫起來感覺彆扭。前幾天我在網上買了一個數位板,結合一款叫做zoomit的演示小工具。板書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聲音的問題也比較影響教學,買了一個麥克風,正在快遞途中。這個問題很快就會得到解決。

因為疫情,老師們成了主播。開始時各種不適應但經歷了一段時間後,老師和同學們都開始習慣了這種學習方式。如果能利用好,就算疫情過去,將來的教學和學習方式會更加豐富多樣。



邀你探索ABC


我現在學生和老師兩個角度,分享下自己的網課體會:

1 選好線上課堂軟件

雖然疫情期間很多線上教育軟件推出,但是不同的課程需要不同的軟件去匹合,否則無法給學生更好的體驗,影響了學生的試聽效果。比如是直播課還是錄播課?需不需要動畫展示?需要不要面對面監督?需要不要在線答題?卡不卡頓?

2 網課面對的不僅是學生

因為現在是在家學習,所以當老師在上課時,全家有可能都會參與聽課,對於老師的壓力是很大的,稍有不慎則會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課程一定要磨過,對於軟件操作也要熟練,以及講的甚至要比平時還要精彩!

3 課後跟進很重要

千萬不要忘記了這點,有時網課的服務要比課程更有效果。它是鏈接家長的直接通道。不要課結束了,佈置作業就完事了。其實還要在群內多交流,多互動,做下課程後續的培優,補差工作。這樣不僅有利於孩子的學習鞏固,還讓家長通過互聯網體會到老師的盡職盡責。

4激勵很重要

因為無法面對面教學,要是新老師情況會更糟。所以多關注學生們在課後對於內容,作業的完成狀況。多給他們激勵,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和課程學習興趣。比如曾經我帶過二個網課,其中有個班,在續班上出現問題,想來想去也不清楚原因在哪裡?

原來是激勵沒做,學生覺得這課也就如此把吧。這個就是網課的投入,投入越好,用戶體驗也就越好。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微笑]





慧精牘


我是aft秀,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一個多月的網課,從最初的排斥忙亂焦慮到現在的從容不迫,井然有序與學生激情互動,可謂從十八線的“網黑妹”又變回一線網課教師,可以霸氣的回應:你的語文老師,還是你的語文老師!

下邊與諸君共同分享一下美好:

一,師生保持聯繫,不可斷線掉線。我們的授課方式是以自己直播為主與河南省教育廳錄製的《名校同步課堂》穿插播放。這兩種方式,老師都要考慮學情,認真備課。

舉例:《名校同步課堂》2月19日講記敘文概括故事情節。我首先認真觀看視頻,並把視頻的解析提前告訴學生,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觀看興趣及效率。假如老師以逸待勞發了鏈接,讓學生自己觀看,學生就有可能又到爪哇國雲遊去了,所以師生時刻連線非常重要。

二,重視線上互動,包括師生互動家校互動生生互動。課堂檢測要及時評價並展示成績,並隨時支持學生連麥積極回答問題。作業打卡減輕負擔,與家長學生共同協議,自律能力強的同學可以不打卡,由老師抽查作業,瞭解學情多與家長互動,評選班級最佳家長參與獎。

三,樹立大語文觀,強化考點熱點,針對疫情及線上學習,為衝刺中考做準備,設計話題作文。並摘錄防疫情的公益廣告,共同賞析。這些課堂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聽課興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語文即生活。

四,授課中穿插心理健康品德教育,培養學生健康心裡及高尚情操家國情懷。前期開展防病毒知識講座,針對中考壓力不能返校,注意學生的心理健康及時疏解壓力。學習課文與時政熱點緊密聯繫,讓學生關注窗外國家大事。比如今天學習《岳陽樓記》文中的名句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鏈接了《在衡水中學網絡升旗儀式上的講話》這篇精彩的文章,不僅指導了學生如何寫中考作文,而且也幫助學生一起舒緩中考的壓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家國情懷。

總之,網課中儘管有困難有煩惱,但是在不斷的摸索中收穫驚喜,提高了自己的幸福指數。很喜歡這句話:傳統課堂上,我就是語文;網課中我更是語文!


aft秀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沒上過網課的老師還是佔大多數的,尤其是年齡偏大些的老師,年輕的老師對於網絡的熟悉程度要比年齡大的老師要高很多。我覺得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第一,備課內容準備好,注意量不要太,太多內容也不容易消化,對孩子眼睛也不好。

第二,內容簡潔明瞭,畢竟上網課和在課堂上課有差距,孩子的認知程度和現實感相差很多。

第三,注意上課的風趣,上網課時由於是虛擬網絡,老師也沒有面對面的那種威嚴,孩子容易煩躁,也容易走神,所以呢,我們上課時最主要的是抓住孩子的心。

老師們也是費心了[捂臉]

個人拙見,不喜勿噴。謝謝





終生難忘的歲月


搞直播,上網課,對頭腦靈活的年輕人來說,可能是小菜一碟。可對一個快退休的老教師來說,真太難了。

這幾天弄直播,感覺自己像是隻笨鴨。原來只會在水裡撲騰的鴨子,現在情況變了,不僅要學會上架,還要學會在天上飛。

前些天,幾經折騰,學會用手機直播了。可不能上傳ppt等課件,另外眼睛也受不了。於是又開始學習用電腦直播。

要用電腦直播,先要下載app。讓我鬧心的是,我電腦下載的超星和別人的不一樣。同樣的鏈接,別的同事都是app形式,直接安裝打開就好,而我的則是文檔形式。弄不清楚原因,只生悶氣。最後還是兒子,遠程幫忙解決了問題。最終看到這個app紅紅的標誌,終於落戶到我電腦屏幕上的時候,感覺家裡來了期盼已久的貴客一樣開心。

貴賓來了,該怎麼招待又是個問題。那就得先摸索貴賓性格呢。因為不熟悉直播流程。剛試講就遭冷場。

開始直播了,主角已登場,才發現劇院裡一個觀眾也沒有。一邊講課,心裡不住地嘀咕: 我這老師是多麼不招待見,學生會集體失蹤呢?怎麼直播間裡只有我一個人呢?轉念一想,也許學生們有別的學習吧。既然開始了,咬著牙也要繼續下去。於是振作精神,徑自唱獨角戲。課講完了,才意識到是我在開始直播前沒有把直播邀請碼發給學生。就像唱戲一樣,開戲前沒有海報,沒有告知觀眾,大家都不知道要演戲,主角就已經粉墨登場了,結束可想而知。

另外這主角在剛開始講課的時候還忘了轉換屏幕共享,屏幕上面有幾秒鐘顯示的是我著急的樣子。等問題解決了,這笨鴨還是很投入地講課,儘管沒有觀眾。直播結束時,問題又來了。顯示一個空心一個實心,表示可回放或不可回放,搗鼓半天,竟然點成不可回放。哎,輕輕一點,鑄成半天恨啊!前面的努力統統做廢,只得重新來過。

不過,有了前車之鑑,第二次就好多了。吃一塹長一智嘛。

嘗試過這麼多,經歷過這麼多的挫敗感,我真感覺自己是隻笨鴨子。還好,有先生鼓勵我,有兒子幫助我,有可愛學生們包容我。面對失敗,愛迪生曾說:“我沒有失敗一千多次,我是成功了一千多次,因為我知道哪些材料不能做電池。”

面對挫敗,我也說,謝謝一次次的不成功,讓我學會了怎樣才能行得通。謝謝這些不成功,現在我這笨老師終於能用電腦直播了,我這笨鴨子也能飛啦!


志在心平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

作為一名教師,網課這個東西對傳統教學是一種不錯的嘗試。雖然比傳統課堂教學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但是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學生的同時,我們也要跟上時代的潮流,敢於學習吸納一些新的教學方法。

網課在一開始的時候,我還是有一些不適應。因為原本滿滿的課堂突然就好像變成了我自己一個人的獨角戲,我在講課的同時,看不見摸不著學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在認真聽課,有沒有聽得懂。以前在傳統教學的時候,講課的時候可以觀察著底下學生的一舉一動,有走神的同學我會立馬點出來,讓這個同學回答問題,藉此機會提醒一下這位同學要專心致志的聽課。現在換成了網課以後,對這點的把握就不是那麼好了。在傳統課堂上,我喜歡和學生互動,經常提問題,聽他們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從而判斷出接下來有哪些知識點要再反覆講解,直到他們熟悉為止。而且師生互動的同時,上課的效率也會更高。網課時,師生互動就比不上傳統課堂了,雖然也可以連麥,但是終究比不上面對面交流效果好。

在適應網課教學後,我總是儘可能的增加課後答疑時間,在班級群裡讓大家把不會的題目發出來,大家一起討論,然後我再把這個題目重新講解一遍,這樣做也是對課堂教學的鞏固,效果非常好。比傳統答疑更好,因為這時候所有同學都可以看到這個題目的答疑過程,如果有其他也不會的同學這時候也可以再學習一下。

總而言之,網課有利有弊,作為教師,我們要合理利用網課,適應網課教學,努力提高教學效率。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見解,希望能幫到你。






江蘇專轉本宋老師


給足網課儀式感


不期而遇的疫情,讓從未涉獵直播的我,被迫披甲上課。至今已經直播4周了。

還在放假期間,學校已經開始網上培訓如何直播。高三初三老師率先出擊,設備沒聲音,網絡卡頓,如何板書,如何與學生互動,如何佈置作業與批改等等。各種問題,大家反覆參與討論。我默默跟進學習,去網上找歷史微課反覆播放學習。認真打磨課件。開學前第一週緊張得失眠。

上網課第一週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準備一堂直播課比上一節公開課還要耗費時間精力。首先學生沒書沒練習冊。得把這部分內容體現在幻燈片,平時幻燈片15張左右就夠了。直播準備了30張左右。其次因為互動困難,所以搞不清楚學生是否掌握,沒辦法現場解決問題。最後直播對網絡,設備要求高,即使家裡兒子是計算機專業,第一次也是手忙腳亂,第二次搞得兒子不敢午休,嚴陳以待,早早幫我調試好。對於我這種菜鳥級別的老師,真的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每次上完都覺得身心俱疲。不知道你是否有同感?

第二週是小有心得,操作自如。

第二週我已經對釘釘各種基本操作運用自如,懂得把幾分鐘設置梗,讓學生進入狀態。

第三週是奮起牴觸,促進改進。

第三週學校要求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網上考試,通知使用7天網發佈試卷,學生使用“小七伴學”做題。又是一輪兵荒馬亂的培訓。

我忍不住在學校群裡吐槽:“像我這種菜鳥,每次一個新系統出現,得琢磨很久。有時候叫我兒子過來看,為什麼釘釘課件很快就發佈,人人轉了很久才1%,堅決不睡覺,等了很久還是上不去,最後放棄了。直播答應學生又食言。

正常時候,孩子去讀書,不做飯就是去食堂蹭飯,剩下時間專心教學。現在全家都在,家務活大增。

直播備課量更大,學生沒書沒練習,我得把書本內容打字在幻燈片,練習得重新整理。

好想開學。”

佈置一個作業一開始要求在人人通,後來要求在釘釘,第三週換7天。政令多變,然後學校還批評作業改不好。主帥無能,累死三軍。

學校迅速規劃:由於現在使用了釘釘、小七、人人通空間、升學e網通、央視頻等學習軟件,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在網課期間,學校統一規定如下:1、釘釘為教學主要APP,每天授課、作業佈置、收繳、批改均通過該平臺進行;2、小七為考試閱卷專用,不得在上面佈置課後作業;3、人人通空間的相關功能,正式開學後繼續使用;4、每天每科作業最多提交兩次,且有佈置均要批閱,每天的批閱情況,由科任老師截圖給備課組長,備課組長每兩天至少在釘釘群上報一次組員作業批改情況,學校通過後臺適時抽查。為方便今後佈置教學教研工作,請全校教務教研行政人員、教研組長、備課組長今晚務必掃碼入群。謝謝支持配合!(校長室)

第四周是繼續學習,再次受挫。


第四周學校發佈“關於開展國光片區教學教研活動的通知

根據《南安市教師進修學校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學非畢業班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教學教研工作的建議》(南教進〔2020〕11號)的工作要求,做好片區教學教研工作,具體要求如下:

1、國光中學各年段的學科備課組長作為本學科片區教學教研活動的負責人,負責聯繫片區學校相應年段、學科的備課組長,建立學科教研片區群,通過直播、群視頻等方式開展相應教學教研活動。

2、開展片區在線教研活動,內容至少要做到“三個一”、“四個定”。“三個一”:開展一次線上教學的階段性學情調查,每週各學科備課組開展一次在線教學線上聽評課活動,每週各學科備課組開展一次線上集體備課活動。“四個定”:即定聽評課的活動時間,定授課老師,定授課內容和定集中研討時間。

3、片區線上聽評課活動具體內容由國光備課組長收集、填報(釘盤)的安排如下:

高中部:語文、數學、英語由國光中學承擔,時間統一為週二;物理、化學、生物由藍園高中承擔,時間統一為週三;政治、歷史、地理由南安二中承擔,時間統一為週四。

初中部:語文數學由國光中學承擔,時間為週二;政治、歷史由藍園中學承擔,時間為週三;地理、生物由蘆塘中學承擔,時間為週四;英語、物理由九都中學承擔,時間為週五。

4、國光中學備課組長務必做好收集活動信息、做好記錄,並將活動照片和情況彙總(在線編輯)上傳到“釘盤-國光教學-國光片區教研活動記錄”。

(教研室)。”

我用三個小時給周邊學校初二歷史老師打電話溝通,通知承擔開課老師準備,在釘釘建群。自己先分享第6課課件、練習、視頻資料。李老師參考後設計課件,第二天上午展示課件,大家提意見。修改。

下午3點25分我聯播第一二單元複習課,4點半李老師上片區公開課,大家聽課評課。

最後我總結要求李老師按照大家意見二度設計課件。

李老師享修改後課件,視頻資料。

結束。要求大家可以把自己直播課聯播到片區群分享。

週四下午上網課,我照舊打開直播,打開手機盯釘釘群自己上課情況,為了防止發出聲音影響直播,把手機靜音。播放視頻的時候一切正常,但是回播錄像時候發現沒有聲音,而且有嘯聲。經過檢查才發現自己沒有把直播的聲音四個按鈕都打開。下次上直播一定要認真檢查,提前調試。

上網絡直播課只是改變技術載體,教學內涵一樣都是需要老師以認真態度去教學。


夏蓮老師


上網課

上網課 上網課

很新鮮 很新鮮

一天完 全蔫下

開直播 老師急

沒經驗 弄笑話

都想著 快結束

沒想到 一直上

同學們 不專心

老師急 家長怒

再不聽 跟不上

開學時 全抓瞎

只要想 策略出

釘釘上 老師講

誰要是 不專心

最近老師是直播,然後讓同學們在微信上講題,效果還不錯,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有所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