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能看2小時電視,卻看不了20分鐘書,原因家長要儘早知道

表姐家和我家在一個小區,前天帶著孩子去表姐家串門時,看到侄子一直在看動畫片,原來為了招待我們,表姐早早安排完侄子的作業,而自己去準備飯菜了,但是從我們進門開始都有2個小時了,這小傢伙一直坐在電視面前愣是一動都沒動,表姐也看不下去了,就讓他去看書,結果不到20分鐘又跑了出來。

為何孩子能看2小時電視,卻看不了20分鐘書,原因家長要儘早知道

表姐也是愁壞了,突然想到我一直在做育兒這方面的工作,就問我,孩子這樣應該怎樣做?

我就問表姐,侄子平時的專注力怎麼樣,結果表姐跟我說:“挺好的啊,沒看從你們進來開始,他就在看電視一動不動。”聽到這裡,我感覺表姐似乎對專注力有點誤解,然後就問題,孩子除了看電視呢,結果表姐又說:“應該也不錯,我每次進屋看他的時候,他都在學習。”聽到這,看來是不能從表姐身上得不到什麼有價值的信息了。

為何孩子能看2小時電視,卻看不了20分鐘書,原因家長要儘早知道

於是我找到小侄子,跟他說,如果他能提前完成任務,那麼一會就帶他去買好吃的,然後小傢伙就愉快地去寫作業了,在寫作業的時候,我發現小侄子的小動作很多,寫一道題,能歇好幾次。主要問題找到了,原來小傢伙坐不住的原因是注意力不集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專注力差。

為何孩子能看2小時電視,卻看不了20分鐘書,原因家長要儘早知道

看電視目不轉睛就算注意力集中?想多了!

在心理學上,專注力是人的心理活動對特定目標指向和集中的一種能力,屬於智力的五大要素(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之一。

而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看動畫片,目不轉睛的一直看就說明孩子的專注力沒有問題,其實不然,看電視目不轉睛只能說明孩子的被動注意能力沒有問題。事實上專注力分為主動注意和被動注意兩部分組成。

主動注意就是指孩子付出意志力去控制的專注力,例如孩子抵住外界誘惑的干擾,將自己的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這就是主動注意。

為何孩子能看2小時電視,卻看不了20分鐘書,原因家長要儘早知道

而被動注意,就是不需要孩子付出任何注意力,而在被動的狀態下就能夠十分專注。例如看動畫片、玩手機等等。

美國腦科學研究者發現:6歲前,如果孩子的被動記憶被過度開發(比如,6歲前的孩子過度打遊戲、看電視等),便會在時間和大腦資源上,對主動注意的發展起到阻礙作用,進而影響孩子主動注意的能力。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孩子玩遊戲、看電視時能夠高度集中注意力,但一學習就蔫了的原因。所以研究者建議,在孩子較小時,起碼在2歲之前,儘量保證孩子不要接觸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以免日後對孩子的主動注意能力產生干擾。

如何提高孩子專注力

1、專用的學習環境

有很多家長在看著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都是讓孩子寫,自己卻玩手機,也有一些讓孩子寫作業自己去看電視的家長,這樣很難讓孩子靜下心來,孩子的專注力也會越來越差。

為何孩子能看2小時電視,卻看不了20分鐘書,原因家長要儘早知道

所以家長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專屬的小空間,並告訴孩子這個小空間是專門讓他學習用的,別人不可以動用,同時給孩子學習的桌子用一點特別的裝飾,也可也鋪一張桌布,給孩子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這樣孩子一進入這個空間,就知道這裡是學習用的。

為何孩子能看2小時電視,卻看不了20分鐘書,原因家長要儘早知道

2、一次只讓孩子做一件事情

很多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效率,會讓孩子同時做幾件事情, 或者為了讓孩子吃飯,選擇用電視來吸引孩子,讓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這些都是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因素,家長要注意。

為何孩子能看2小時電視,卻看不了20分鐘書,原因家長要儘早知道

一次只讓孩子做一件事情,將一件事情做精,要比很多事情一起做,最後都做不好要強很多。

3、孩子專注時,家長不要打擾

很多家長總是以自己的想法愛著孩子,孩子專注地做一件事情時,很多家長一會就會過來給孩子送點水,一會送點水果、一會送點零食,這樣孩子專注的過程一次又一次的被打斷,漸漸的就會很難在形成專注,這對孩子的專注力影響非常大,所以家長需要注意。

為何孩子能看2小時電視,卻看不了20分鐘書,原因家長要儘早知道

最後小愛推薦兩套訓練孩子專注力的書,幫助家長培養孩子專注力,它們分別是《兒童專注力訓練遊戲書》《專注力訓練288圖》,讓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玩出專注力。

為何孩子能看2小時電視,卻看不了20分鐘書,原因家長要儘早知道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為何孩子能看2小時電視,卻看不了20分鐘書,原因家長要儘早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