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唐詩《過故人莊》,看孟浩然拜訪老友,閒敘家常,共享恬淡生活


讀唐詩《過故人莊》,看孟浩然拜訪老友,閒敘家常,共享恬淡生活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一、本詩介紹

《過故人莊》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一首五律,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主客舉杯飲酒,閒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這首詩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細品就像是一幅畫著田園風光的中國畫,將景、事、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二、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孟浩然隱居鹿門山時,對上姓田的朋家做客這件事的描寫。作者心曠神怡,讚歎著美麗的田園風光,創作出這首詩。


讀唐詩《過故人莊》,看孟浩然拜訪老友,閒敘家常,共享恬淡生活

三、詞句註釋

⑴過:拜訪。故人莊:老朋友的田莊。莊,田莊。

⑵具:準備,置辦。雞黍:指農家待客的豐盛飯食(字面指雞和黃米飯)。黍(shǔ):黃米,古代認為是上等的糧食。

⑶邀:邀請。至:到。

⑷合:環繞。

⑸郭:古代城牆有內外兩重,內為城,外為郭。這裡指村莊的外牆。斜(xiá):傾斜。因古詩需與上一句押韻,所以應讀xiá。

⑹開:打開,開啟。軒:窗戶。面:面對。場圃:場,打穀場、稻場;圃,菜園。

⑺把酒:端著酒具,指飲酒。把:拿起。端起。話桑麻:閒談農事。桑麻:桑樹和麻。這裡泛指莊稼。

⑻重陽日:指夏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

⑼還(huán):返,來。就菊花:指飲菊花酒,也是賞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讀唐詩《過故人莊》,看孟浩然拜訪老友,閒敘家常,共享恬淡生活


四、作品鑑賞

先說題目吧,《過故人莊》中的過是拜訪的意思,這種拜訪不是久別重逢,沒那麼艱難。也不是去鄰家串門,沒那麼隨意。其實是介乎二者之間的狀態,類似於小長假去農家樂的狀態。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老朋友捎信來,說他準備了雞和小米飯,邀請我到他家的田莊去坐一坐,起的平時自然,很有田園範兒,然後詩人如約而至,二人的關係自自然然,這才是真正的朋友。首聯清切醇厚,一種屬於中國的田園風味撲面而來。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詩人高高興興拜訪朋友,一路邊走邊看,不知不覺,朋友的小村莊近在眼前。綠樹圍著村莊,家家桑梓,戶戶濃蔭,綠樹的環繞讓小村莊別有天地,自成一景,這是近景描寫。再看遠景,一列青山橫臥在小村背後,彷彿天然屏障,讓小村子有了厚實的依託。


讀唐詩《過故人莊》,看孟浩然拜訪老友,閒敘家常,共享恬淡生活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略過賓主見面、寒暄,鏡頭直接轉到歡宴。天暖了,窗戶都打開了,隔窗望去,主人家的場院和菜園子映入眼簾。人雖然在屋子裡,心和眼卻自由的行走在田野上,意境一下就開闊起來,讓人心曠神怡。看到場院和菜園子,話題自然而然就回轉移到莊稼上,老天給力,人再勤快,今年應該是個豐收年吧!這兩句話淡而有味,農家的生活,農家的快樂,讓我們好像身臨其境一樣。

朋友也見過了,酒也喝過了,度過了愉快的一天,怎麼收尾那?“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詩人很率真,這次做客高興,就主動約下次了,等到秋高氣爽的重陽節,我還到你家來,好像脫口而出的兩句話,但主人待客的熱情,詩人做客的愉快,主客之間的親密無間,全都躍然紙上。


讀唐詩《過故人莊》,看孟浩然拜訪老友,閒敘家常,共享恬淡生活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稱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生了六子。詩與王維並稱“王孟”。其詩清淡,長於寫景,多反映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注:讀了孟浩然這首清新、歡樂的《過故人莊》,是不是有一種返璞歸真、重回田園的感覺那?歡迎大家踴躍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