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最後診斷》: 治病救人,不單純是醫術,而是醫者仁心

“當你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辜負了你。你戳破了我們的弱點,找到了我們的不足。但是,請讓我們再試試,我們一起試試。有時候,我們比這次做得好,不要就因為一次的失誤而否定我們。這世間充斥著無知和愚蠢,偏見和盲目,這些我們都暴露給你看了。但是我們還有其他值得為之活著的美好而溫暖的事物。所以請呼吸呀!”


這是加拿大作家阿瑟.黑利的小說《最後診斷》中的一段話。這本書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第一次閱讀,就很有感觸。今天特別是在現在疫情的當下。重讀此書更有了一番體會。

解讀《最後診斷》: 治病救人,不單純是醫術,而是醫者仁心

阿瑟.黑利,加拿大暢銷書作家,1920年出生於英格蘭盧頓。“二戰”時參加了英國皇家空軍,任飛行員和空軍上尉。1947年,定居加拿大,並取得了加拿大國籍(同時保留英國國籍)。

他先後做過房地產商人、商業雜誌編輯、推銷員和廣告經理人員等。但是正如2001年黑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聲稱的那樣,他的大腦“無時無刻不在編織故事”,不久他隨即辭職從事劇本小說的寫作。

作為世界最知名的暢銷書作家之一,阿瑟·黑利是一個傳統主義作家,擅長把日常的故事寫成引人入勝的小說。他常以金融業競爭、飯店經營、工業領域這樣的行業為故事背景,多部小說的主人公多是工程師、經理人、醫生這樣的行業的職業人士。

解讀《最後診斷》: 治病救人,不單純是醫術,而是醫者仁心

《最後診斷》是他的第一部小說,首次出版於1959年。小說背景是圍繞著美國三郡醫院中,種種矛盾與糾葛而展開的。其核心故事主線是由一件,由醫生的誤診而導致嬰兒死亡事件,而引發的敘述。

在三郡醫院的病理科中,主人公病理科主任皮爾遜醫生,是個脾氣暴躁,外表邋遢,守舊又迷戀權力固執的人物。而另一個主角年輕外科主任歐唐奈,英俊瀟灑,專業技術高超,並具有相當的前沿醫療技術。於是新與舊,先進與保守無法避免地,在三郡醫院這個平臺上發生了碰撞。其結果是由於血液檢驗的滯後,而釀成了嬰兒死亡的事故。

整部書讀下來,在縱多的人物中,縱多的故事演繹中,看到了醫療行業中,手術檯與實驗室就像一個大舞臺,交替上演著現實的悲喜劇。人性的善與惡,同行的權力相爭,地位的相妒相輕,使高尚的醫德沒了立足之地。醫院成了權力、金錢與個人尊嚴爭奪的名利場。

解讀《最後診斷》: 治病救人,不單純是醫術,而是醫者仁心

書中反映的故事,是美國西方五十年代左右醫院狀況的如實描述。但在今天讀來還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它的場景放在我們現在也是那麼熟悉和似曾相識。比如書中描述道:

“幾分鐘以前病房送來的出院單上共有二十六人出院,超過預計兩個,再加上昨夜死去的兩個,共多騰出了四張病床。她 (瑪奇.雷諾小姐)要從等待住院的長長名單中提出四個病人通知他們來住院。在伯林頓市內和郊區,將有四個病人,接到醫院的住院通知,帶上幾樣必要的東西,把自己全部託付給這家醫院。”


大凡住過醫院和醫院打過交道的人,讀到書中這些描述,以及在外科、婦產科、病理科和在門診大樓等著叫號就診的景況,都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感慨。

解讀《最後診斷》: 治病救人,不單純是醫術,而是醫者仁心

因此說不論地域,種族。有病人就有醫生和醫院。醫患即是一個共同體,必然也是一個矛盾體。誠然,人類隨著知識的更新,醫療技術的進步,醫療設備的先進性,診斷治療的準確與有效是逐步提升的。但在這過程中,有一個要個宗旨,是基於一切技術水平之上的,那就是: 醫者仁心!

三郡醫院是個二流的醫院,技術水平落後於同行業很多,為了醫院長遠的發展,院方說服了年輕的醫生歐唐奈,擔任外科主任,並調整增添了其他科室的力量。由此,遭到了頑固的病理科主任皮爾遜老頭的強烈牴觸。事事為難,處處和整個團體對立。進而,對新的病理科副主任和年輕的亞歷山大大夫,提出的抗人球蛋白血清測試的建議進行了謾罵,並撕毀了血液檢驗申請單,最後因檢驗的滯後,導致了嬰兒的死亡。

這表面上看起來,是個技術層面的小概率事件。也好似是皮爾遜固守己見,沒新的知識點輸入有關。但究其根本是他沒把患者放在首位,內心中私心、貪婪、傲慢充塞所致。

解讀《最後診斷》: 治病救人,不單純是醫術,而是醫者仁心

人人常說: “醫者仁心”!醫生是患者的天使。當患者把自己交給醫院時,醫院就是患者的安全港。必要的先進醫療技術是必要的,但關鍵在於醫生的責任心,和視患者為親人的良知!皮爾遜在出了醫療事故後,也許存在愧疚,也許是良心發現,書中描述,在這個時刻對病理科副主任柯爾門哀求:

老人家看著他,他的眼睛像一個狗一樣,近乎有些哀求地看著他,他問道: “你介意留下來陪我一會嗎?”


“最後診斷”照詞典解釋是: 根據診斷的準確程度,在經過全面檢查,排除類似疾病,並通過治療之後,所做出的診斷。阿瑟.黑利的《最後診斷》,就是作者用筆作解剖刀,準確地對醫療行業的種種現象,作了“最後診斷。”

解讀《最後診斷》: 治病救人,不單純是醫術,而是醫者仁心


有人說此書揭露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醫療行業的黑暗。然而,人類具有的普遍共性,使此書具備了相當的現實意義!不僅僅是過去和現在,就是在將來也有反覆閱讀和思索,與存在的價值!

眼下正是抗擊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關鍵時刻,全國上下全力在抗爭疫情。而對於染上病毒的患者,醫院和醫生就是安全的港灣與天使。齊心協力地憑著先進醫療技術,及醫療工作者崇高的“醫者仁心”,定能治癒患者戰勝疫情!

解讀《最後診斷》: 治病救人,不單純是醫術,而是醫者仁心


在疫情的當下,宅在家裡,讀著阿瑟.黑利的《最後診斷》。你會隨著書裡的人物同喜同悲,跌宕起伏的情節,讓人激情萬分。同時,也使醫療行業的局外人,在一定的程度上,初步瞭解醫療行業的基本常識。掩卷而思必有收穫,值得一讀!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