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一個不太富裕的友邦,援助中國出手闊綽大方、毫不含糊

蒙古國,簡稱“蒙古”,是中國和俄羅斯之間一個內陸國家。首都烏蘭巴托人口占全國一半。山地和戈壁沙漠佔據國土的三分之一。

蒙古奉行開放、不結盟的外交政策,強調“同俄羅斯和中國建立友好關係是蒙古對外政策的首要任務”。

截至於2018年,蒙古國實行國家普及免費普通教育制。

蒙古包

一、看看蒙古國的簡史,你會視她當同胞

蒙古國土面積為156.65萬平方公里,比新疆還小一點,小9萬平方公里,即大概小浙江省那麼大,蒙古國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1368年,元朝滅亡後蒙古人退回蒙古草原。

17世紀,中國清朝政府統一蒙古諸部。

1911年,蒙古宣佈獨立。1919年,蒙古宣佈取消自治。

1921年,蒙古在蘇聯的控制下又宣佈獨立。1946年,中華民國承認蒙古獨立公投結果。

蒙古的一個城市

二、蒙古支援中國的疫情,進行援助真是太感動了,疫情期間,別國慰問都是打個電話慰問慰問,但蒙古國不這樣,蒙古要親自表達自己的那一份情感,蒙古國國家最高領導人都親自過來慰問了

蒙古國約30%的人口從事遊牧或半遊牧。

人口約320萬人,這次在疫情中,2月27日下午,蒙古巴特圖勒嘎總統表示,蒙方願在已經捐贈500萬元人民幣的基礎上,捐獻給中國30000只羊。平均下來,每100人捐獻出1只羊。

這一點太慷慨了。太讓人感動了。

目前,北京的羊肉一斤是35元,一隻普通的肉羊出肉大概是35斤,合計下來就是1225元。如果乘以30000只。那麼這次蒙古的這一次捐助就是3675萬元。加上現金那就是真金白銀啊,4165萬元。

畜牧業是蒙古國的傳統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也是蒙古國加農業和生活必需品的主要原料來源。蒙古國地廣人稀,冬季持續時間較長,畜牧業生產仍以自然放養為主,現階段仍難以實現大規模、現代化生產,受自然氣候和牲畜影響較大。

感動中!

放牧山羊

三、看看蒙古國的歷史,你會一直感動中

蒙古歷史上曾被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等多個民族統治。

唐朝亦曾在此設立安北都護府。

公元11世紀,結成了以塔塔爾為首的聯盟。

宋、遼、金時代,把漠北的蒙古部稱為黑韃靼,漠南的蒙古部稱為白韃靼。

公元1200年,也就是800年前,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後,逐漸融合為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也就由原來一個部落的名稱變成為民族名稱。

1206年,乞顏部首領鐵木真在蒙古鄂嫩河畔稱汗,尊號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不斷對外發動戰爭,逐漸吞併了金朝、西夏、西遼、花剌子模、大理,招降了吐蕃,建立了大蒙古國(蒙古帝國),勢力延伸到了西亞和北亞

地區,最遠一度到達了東歐和埃及

除主體政權外,其餘佔領的地區由成吉思汗的子孫分封統治,也就是四大汗國。

1271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定都上都。1278年遷都燕京,稱大都。

1279年滅南宋統一中國。元朝統一中國後持續對外擴張,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東南亞諸國時屢遭失利,如元日戰爭、元越戰爭、元爪戰爭等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率軍攻克元大都,元朝滅亡。

元朝滅亡後,蒙古分裂為三大部分,即: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和東北三省的蒙古人;

分佈在今蒙古國境內的蒙古;

分佈在新疆、青海和甘肅一帶的蒙古。

明清時期

明朝自建國初始,就把對蒙古的戰爭作為首要考慮的問題,朱元璋、朱棣時期設置了軍事重鎮和修建明長城。朱棣先後發動了5次親征,但卻沒有從根本上消除蒙古人對明朝北方邊境的威脅。

1449年(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率軍親征,在土木堡兵敗被俘,明軍傷亡慘重,史稱“土木堡之變”。

皇帝都被俘了。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以俺答汗為主的韃靼人大舉進攻明朝,長驅直入,兵臨北京安定門下,史稱“庚戌之變”,此後明朝和蒙古各部落之間時戰時和。

到了明朝隆慶五年(1571年),明朝政府迫於對己不利的嚴峻形勢,與漠南蒙古右翼達成了“隆慶和議”,首領俺答汗被封為順義王。

漠南蒙古右翼對明朝俯首稱臣,雙方之間開始了正常的政治交往和經濟貿易,使得明朝的西北邊境得到了較長時間的安寧。與此同時,明朝政府在“隆慶和議”之後,根據漠南蒙古勢力左、右翼格局的形成,從戰略上考慮對蒙古左翼實行了“拒貢”政策。

這一政策措施,使得蒙古左翼對明朝遼東(今東北遼寧一帶)邊境地區的入侵襲擾加劇,明朝政府於萬曆年間開始逐步改變對蒙古左翼的“拒貢”政策,並以變通的方式與之實現了互市貿易,同時對蒙古右翼的政策進行戰略性微調,以期進一步鞏固與蒙古右翼的貿易關係。

清朝的萌芽來了

1636年,皇太極征服了察哈爾部並改國號為清。而後清朝降服了蒙古各部,平定了準噶爾部叛亂。1771年,渥巴錫率土爾扈特部內附,此時蒙古除布里雅特、卡爾梅克等由俄羅斯統治外,其餘各部均納入清朝版圖。

其中,1660年庫倫活佛作出的歸附清朝,不歸附沙皇俄國的政策,影響蒙古政治格局數百年。

1733年,漠北蒙古(今蒙古國)由烏里雅蘇臺將軍管轄,為省級行政區,也就是外蒙古。

蒙古騎兵

四、說起蒙古自治,我們可能會感到一絲傷心,但那個時代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1911年12月28日,外蒙古宣佈“獨立”,沙俄以蒙古保護者自居。

這裡面應該有故事。

清帝退位後,北洋政府繼續與沙俄談判,於1915年6月7日簽訂《中俄蒙協約》,勉強保住了在法律意義上對外蒙古的主權。

1919年夏,蒙古以哲布尊丹巴為首的封建上層與中國北洋政府開始關於取消“自治”的談判,西北守邊使徐樹錚率軍進入外蒙古,恢復了領土主權。

直皖戰爭發生後,徐軍主力從蒙古調回關內參加軍閥混戰,只在庫倫及其以北蒙俄邊境上的買賣城(今阿勒坦布拉格)留駐少量兵力。

1921年2月3日,溫甘倫的部隊擊潰了中國駐軍,又成立了所謂的“自治政府”。7月10日,在庫倫以哲布尊丹巴為皇帝的蒙古君主立憲政府正式成立並宣佈獨立

1924年,中國政府與蘇俄政府簽訂《解決懸案大綱協定》,仍規定外蒙古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享有領土主權。

蒙古女人

五、蔣介石政權“控蘇案”

1945年,國民政府和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中央政府會根據公民投票結果決定外蒙古是否獨立。國民政府於1946年1月5日正式承認外蒙古獨立。

1952年,蔣介石認為蘇聯阻撓其在滿洲恢復主權的努力,並在國共內戰中援助中國共產黨,因而違反了條約,向聯合國控告蘇聯。聯合國大會以25票贊成,9票反對,24票棄權通過五〇五號決議案譴責蘇聯。

1953年,蔣介石政權廢止《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並拒絕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蔣介石政權曾在1955年否決蒙古加入聯合國,但為阻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在美國和非洲法語系的十一個會員國的壓力下,蔣介石政權停止阻擋蒙古,最終蒙古在1961年加入聯合國

這個過程怎麼說呢,叫欲哭無淚吧


賽駱駝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10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建立外交關係,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主權地位。

1953年,赫魯曉夫上臺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與蘇聯交涉,試圖拒絕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地位,

被蘇聯拒絕。

七、蒙古的旅遊

蒙古國家歷史博物館位於烏蘭巴托市蘇赫巴託廣場的西北角,原稱革命博物館。共分為七個展區,重點展示介紹了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及其繼承者建立蒙古帝國,進而建立元朝和蒙古獨立後的情況。

有一個特別的景區

成吉思汗景區是一個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草原風情旅遊點,距離烏蘭巴托60公里。有高30米的成吉思汗騎馬銅像,館內有高9米、用225張牛皮製成的成吉思汗穿的皮靴,長4米的成吉思汗的馬鞭,展示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東征西討、威震歐亞的“蒙古兵法”。

成吉思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