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抗疫补助本来就不多!少用高尚的名义让他们捐掉

这场大疫,真像照妖镜,照出了很多妖蛾子。


昨天我写文章骂了有的医院领导无德无能无耻,导致李文亮等优秀医生感染牺牲。这样的领导,不会有好报的,看着吧。全国人民在盯着,天上的冤魂也在盯着。


大妖蛾子,大家都能看到。但一些小的妖蛾子,有时容易被忽略,但他们造成的隐性伤害,也不小。


先来看一则新闻。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我们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比起那些参加援鄂医疗队被病毒感染后牺牲的医务人员,比起湖北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的医务人员的辛苦,我们的付出微不足道;并且在疫情期间,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爱。因此,本人郑重承诺:抗疫工作是我的职责所在,理当积极为国家抗击疫情作贡献,我自愿放弃享受新冠肺炎疫情临时工作补助的申报权利……”这是3月6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人民医院150名医务人员,在《昭通日报》上登出的郑重承诺。


医护抗疫补助本来就不多!少用高尚的名义让他们捐掉


乍一看,这新闻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一琢磨,就觉得不对劲了。


此次抗疫中,彝良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很忙很累,觉悟很高。医护人员积极申请报名支援感染科。最紧张时,连医院保卫科的人也加入了“战斗”。


医护抗疫补助本来就不多!少用高尚的名义让他们捐掉


彝良县人民医院在微信公众号文章中介绍称,“在长达一个月的加班加点工作中,医院共制定下发新冠肺炎相关方案、通知、制度规定46个,培训医护人员1093人次,解除出院隔离患者37名,发热门诊累计诊治患者389人,卡点累计579人,送走居家观察570人,放射科免费CT检查713人次、DR检查142人次、采集核酸标本180个,有的时候一天吃一顿饭、喝一口水都成了奢侈。”


工作量确实很大,很多医护人员面临和克服的困难,相信比文字呈现出来的更多更难。


这也是全国绝大多数一线医护人员的缩影。因此,国家和各地都有文件,要求切实关心医务人员。怎么叫关心?简单,发钱呗。


彝良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放弃享受的这笔补助有多少钱呢?约30万元。


150多人分30万,人均不到2000元。多吗?一点也不多。但在彝良县,这也不是一笔小钱。2016年,彝良县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1446元、7441元。不折不扣的一个穷地方,老百姓手里也没钱。


不管钱多钱少,都是国家的心意。


都是普通人家孩子,谁家里没个老小?一个多月下来,家里也照顾不上,自己也累成狗。领点补助,割几斤肉回家,也能让人念叨国家的好。


即使照新闻上宣传的那样,觉得比起武汉医务人员,自己的付出“微不足道”,那起码也把钱先发到个人手里。如果有这份觉悟,个人再悄悄把钱捐出去就是了。


这才是正常操作。


但这家医院居然先要医护人员“申领”。应得多少,直接打到卡上不就得了?这多了一道申请的手续,能操作的空间就大了去了。


申请表怎么填?申请领多少合适?领导会不会觉得我不懂事?一个个问题,相信每个人心里都会过一遍。


这个申领制度,设计得够狠够阴险。


150多名医护人员一致同意放弃申领抗疫补助,这一看就不可能是完全自愿。这届老百姓,被骗太多,早已炼成火眼金睛。作妖的事,一眼就能看穿。


从媒体采访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3月12日,北青报记者联系了多位彝良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但是他们表示对于这件事情不好做出太多评价,一位副院长表示,自己现在正在外地开会,也不知道情况。


如果真是大家一致同意捐出补助,那有什么不好评价的?我们不是外宾,我们都知道,“不好评价”就是“我不同意”的潜台词。


医院内部的人迫于压力,不敢公开表示反对,但新闻既然爆出来了,那就由不得这家医院的领导来欺负老实人了。


这些领导的鬼心思,其实很好猜。


生活中,很多老实人在钱的问题上,真的张不开嘴。有的领导,就是瞅准了这些老实人好欺负,故意设置一些门槛,让你知难而退,好让他们上下其手,或中饱私囊,或捞取政治资本。


平时风平浪静的,这些领导没什么表现机会,想宣传都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现在国家遭遇大灾,这些人感觉机会到了。不是自己身先士卒冲在一线,不是自掏腰包捐献重灾区,而是牺牲下属的利益,换取好名声,给自己博取政治资本。


别小看了这个荣誉。如果没人质疑,最终很可能成为书记院长大人功劳簿上重重的一笔。县城医院的事迹,上了市里的党报,以后提拔升迁评先进,这都是资本。


这种一看就有猫腻的新闻,当地媒体还津津有味地宣传。昭通日报的微信公众号文章里,上来就往道德的路子上引。


医护抗疫补助本来就不多!少用高尚的名义让他们捐掉


国家栋梁、真伟大、中国人的骄傲、大公无私……一个个大词,让人想翻白眼。


这个世界上,该讲利益时,跟你讲道德,这种人必定是流氓,一定要拉黑。


这篇文章的最后,颇费心思地放了几句话。看上去挺有情怀的,但都经不起推敲。


医护抗疫补助本来就不多!少用高尚的名义让他们捐掉


尊重选择?如果是单选题,有什么好尊重的?伎俩低下,有什么好感动的?今天都没有尊重,又怎么会有感动?


像昭通日报这种宣传手法,在很多地方比较常见,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越是沿海发达地区,越是大城市,越不会整这些破事。


大城市相对来说,更尊重契约精神,说好的事就要去兑现,以后说话才算数,才好管理。所以,这就是北上广深为什么更发达的原因。


穷的地方呢,来钱的路子本来就不多,外地人被骗多了也学精了,只能压榨自己人。用各种名义各种手段,剥夺你应得的,再发给你一顶高尚的帽子。


以前,这一招用了不少年,一直都挺好使。


可是,现在不灵了。一个是老百姓在觉醒,二是自媒体不平则鸣更敢揭露。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会不会这些地方本来就没钱发补助,或者想把上面拨下来的钱扣住,但事先答应下来又不好意思赖账,最后来这么一出呢?


我从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某些人的无耻。


现在各地财政收入都不太理想,必须要提防以某种高尚的名义损害一线医护人员、警务人员、社区工作者等的合法利益。


你们的合理补助,不管谁要求以什么名义,都不要随便捐出去。要捐,让领导先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