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你是不是也很困惑,為什麼自己天天練習七八個小時,甚至更長,書法卻沒有進步。臨帖,臨帖,臨帖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為什麼你不願意臨帖?

但也有許多初學者之所以不能很好很認真地臨帖,主要出於三種原因:

第一種,有些初學者並非認為自己不需要臨帖,也認為應該餐帖,臨寫出來的字比不整寫的字確實好,但是因為臨帖太麻煩、太枯燥。所以,字帖雖然就在旁邊,卻時看時不看。剛開始還可以照著帖中字去寫,時間一長,便“自由發揮了,隨意寫起來了。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第二種,更多的初學者是因為不願意接受約束和限制,在潛意識裡還是按照自己的意思行筆,是僥倖地認為自己的感覚、自己的寫法、自己的習慣也許是正確的。所以,雖然字帖就在旁邊,也無暇傾及,而是自由奔執、縱重揮灑,全然不原法度,這就是唐代大書法家孫過庭說的:“任筆為體,聚成形,心昏擬效之方,手迷揮運之理,求其妍妙,不亦環哉!”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第三種,一些初學書法的朋友,受時下醜怪浮誇書風的影響,幼稚地追風趕浪,追求低俗的時尚,恨不得一夜成名,把古人的碑帖法書看成攔路石、束縛甚或敵寇。臨帖對他們來說就是泥古和倒退,就是陳舊和保守。對於這種愈演愈烈的浮躁習氣,我們無可奈何,只有哀嘆,我們悲傷地看到汙濁的時風確實吹倒了一大批不太健康的、無知的心靈。

對於前兩種原因,我們覺得只要把道理講透,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經過時間和實踐的驗證,這些朋友在學書的道路上便能夠很快地走向正軌。而對於第三種情況,筆者覺得可能要麻煩得多,因為大凡人類的無知很容易導致無畏,無知性質的無畏,必然有“萬夫不當之勇”!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為什麼我苦口婆心的勸你臨帖?

大凡人間技藝,都是要經過學習才可以獲得的,如武術、戒曲、音樂、美術等等。世間沒有無師自通的技藝,書法也是如此,或更確切地說,書法是學出來的,不是練出來的,更不是創出來的。唐代大書法家孫過庭說:“差有學而不能,未有不學而能者也。”東漢哲學家王充也曾說過:“不學自知,不何自曉,古今行専,未之有也……故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間不知”。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臨帖就是學習。在長期的書法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們進步得快與慢,和臨帖的用功程度是密不可分的,誰能認真臨帖,誰能堅持臨帖,誰就進步得快,功底也就紮實。但是,我也深深地體會到,如果讓學生們真正做到認真臨帖、堅持臨帖又是一件多麼艱辛和困難的事情。許多學生雖然字帖在眼前,他們就是不肯拾頭査看,偶有抬頭者,也只是粗略地看上一眼,然後就憑著模模糊糊的記憶和感覺,不顧一切地寫下去。看似練習,實則是在重複自己的錯誤的習慣。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這是說明許多學生依然不知道學書的根本大法就是臨帖。明代書法家解靖《春雨雜述•學書法》有句雲:“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大要須臨古人逐,佈置間架,捏破管,書破紙,方有功夫。”自古至今,學書帖,槌莫能外,舍此,幾乎無路可走。書法幾千年,凡是我們知道的書法大家,沒有一個不是臨習前人的碑帖出來的。固然學書不能只是死臨帖,但是臨帖無鏈是要的學書手段,是不可繞行的必經之路。清代書法理論家馮武先生在《書法正傳〉中說:“學書者,既知用筆之訣,尤觀古帖,於結構佈置,行間理密,熙應起伏,正變巧拙,無不默識於心,務使下筆之際,無一點一,不自法帖中來,然後能成家致。”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在書法學習中,有些時候是“百看不如一練”,道理是說,只用眼晴者是不行的,要親自動手去寫才可以獲得真知;但更多的時候是“百練不如一看二埋頭寫一百遍,不如看帖一遍,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認真臨帖就是書法的捷徑!不騙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