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暴跌黃金就會成為避險領地,為什麼這次黃金同樣走底?

小崔說事666


股金雙殺,原因應該就是全球性疫情影響,需求大大減少,預期通縮.


木有感情的交易機器


同樣的情況在08年也曾經出現過,很多人都認為股市與黃金是絕對的負相關,但其實這種觀念存在一定的侷限。

黃金的價格直接相關的是貨幣的總供給量以及貨幣的價值,這裡需要說明的是,貨幣的總供給量與黃金的關係並不明顯,黃金主要與市場上的流動性相掛鉤。

目前來看全世界整體的流動性仍然處於過剩階段,但是短期之內會由於市場的變化,引起整體市場內部的貨幣流動性出現問題,這就是黃金波動的主要原因。

在2月28日和3月12日美股出現迅速的暴跌情況下,黃金都出現了同樣的下跌。因為金融機構在美國股市中的投資採取了大量的加槓桿行為,並且進行了借貸,在美股暴跌之後,金融機構迫切需要現金流來進行兌付和償還債務,所以瘋狂的拋售手中的資產,全球的資產價格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而黃金作為優質的質押品,成為了首先拋售的對象。

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在3月13日黃金市場的變化則是另一種情況,因為美國股市大幅度下跌之後,美聯儲注入了強大的流動性,帶來美股股指的上漲,這樣就意味著美股會出現大幅度的上漲,而在所有資金市場當中,股票是吸取資金能力最強的一種資產,也因此會首先吸乾市場中的現金,而黃金就出現了下跌。

不過長期而言,黃金的避險屬性是沒有問題的,這意味著在危機來臨之前,黃金的價格仍然有上漲趨勢,不過槓桿投資者一定要盡力避免短期的波動造成的損失。


諮詢師天生


今年我對黃金的判斷,現在來看,是非常準確的。我在去年12月的時候,認為黃金調整到位,將重拾升勢,並突破去年的高點,然後創新高,目標價看到1700美元,但也只看到1700美元。在1月25日的時候,我再次明確黃金的目標價位是1700美元。

在2月24日的時候,黃金經過持續的上漲,終於到達了我所說的1700美元,當時我就在悟空上明確說黃金的目標位已經到達,已經沒有上升空間。

並在當天的回答中指出,黃金需要跌到1500美元才合適再次投資,如果不跌到1500元,就沒有預期收益率的吸引力,只有到達1500美元,才能吸引資金重新入場。

遺憾的是,很多人看到黃金漲了之後,反而無限看多,找出無數個支撐黃金大漲的理由,並認為黃金是避險資產,所以黃金會一路大漲,今年上半年就將漲到2000美元以上,還畫出了很多結構圖來證明其合理性。在我2月底給大家預警黃金不能再上漲,需要到1500美元時,有人在噴,說不要聽我忽悠。

然後事實是,到3月13日,黃金連續大跌,最低跌至1504美元,已經完全印證了我之前的所有分析和預測,事實勝於雄辯,這就是市場。用再多的因為所以來解釋都是蒼白的,都是事後諸葛,市場就是這樣,有漲就有跌,這是規律,亦是人性!


財經宋建文


你好,這種情況,很明顯是賣黃金,買其他的資產,因為便宜啊。又或者是賣黃金,增加自己的流動性或者增加抵押物之類的。


對於第一種情況,很多大型的配置型投資機構,都會拋掉高價的,買入低價的資產,以達到資產組合再次平衡,不過這應該是少部分的。

對於第二種情況,就是市場流動性不夠,房子賣不動,股票全部跌到熔斷價,也很難賣,因為沒有人願意接正在掉落的飛刀,那麼黃金處於高位,然後又因為市場很大,大家就會賣掉最好賣的了。

因為國外市場市場化程度很高,2倍,3倍槓桿多的是,一旦大跌,那麼很多投資者就不得不賣黃金來增加自己的流動性,好讓賬戶能夠生存下來。


而且大量的基金都是同質的,很多都是機器指示,賣出都是一致的,那麼這個時候,黃金大跌就很正常了。

這就像2015年我國的降槓桿引發的天天跌停式的股票一個樣,跌停的賣不動,為了增加保證金,只有賣沒有跌停的,結構導致幾乎所有股票全部跌停,而且還是連續幾天的跌停,這次跟2015年那個情況一樣。

不過昨天美聯儲增加了流動性,市場一下就上演了絕地反擊。


很戲劇,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菲菲七


近期全球市場是真的不太平,原油價格大跌,股指震盪,標普500暴跌觸發熔斷機制,道瓊斯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都震盪下挫,大A股也是過山車般起起伏伏。同樣,黃金,作為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避險資產,在這檔子關口也已到了它的熔點。

上圖為近期黃金價格走勢

可以看到,黃金價格今年來的整體漲幅不小,如果以黃金的傳統避險功能來看,面對全球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部分資金開始流向黃金。

但如果我們將視線移至2月28日那根大陰棒,黃金價格暴跌,同期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1.39%,納斯達克下跌4.56%,標普500下跌3.18%,大A股下跌3.71%。而本週黃金價格也直挺不起來,同股指一起下挫。此時此刻,黃金的避險屬性似乎有些失靈了。

要繼續探討黃金的問題,我們需要回歸黃金的本質。

黃金具備三種屬性,商品屬性、貨幣屬性、避險屬性。

商品屬性比較好理解,黃金會被作為各類首飾進行販賣,但凡被作為商品進行銷售了,它的價格就不以當期的黃金價格進行計算了,而是以商品屬性進行交易,轉手時也是面臨二手商品的折舊價。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不會有鑽石價格指數,因為鑽石不具備黃金的多重屬性,鑽石高昂的價格是由戴比爾斯激發的需求和抑制的供給所創造的稀有性實現的。而黃金作為首飾的原材料,其稀有性致使了黃金的高價,但是黃金價格的變化,就不只是商品屬性範疇了。

黃金的貨幣屬性,也是歷史所賦予的,黃金被作為貨幣已經經歷了千年,且世界通用。但它作為貨幣有其不可忽視的缺點,一方面它太重了,不便攜帶,不便運輸,另一方面它難以隨購買需求進行切割,不便於支付,更不便於電子支付。因此,雖然它和美元一樣,都擔任過國際通用貨幣,看似有較強的競爭關係,即負相關,但本質上,人們不會再使用黃金進行支付了。

而黃金所擁有的避險屬性,我想說明的是,這僅僅是基於市場認為黃金在動亂時期比錢更有價值這個偽概念,也就是所謂的戰亂時期,懷揣黃金可以易物(貨幣屬性),而錢失去了貨幣的功能。之所以我認為這是個偽概念,是因為黃金避險屬性的體現,是一個二元函數而不是線性函數,不達闕值不會觸發。但無可厚非的是,意義是由人賦予的,如果所有人都認為黃金擁有避險屬性,那黃金就是擁有避險屬性。就像如果所有人都預期股市要漲,那麼股市就會漲。因此,在目前這個簡單易懂的風險劇增的時期,黃金避險屬性使其上漲是可預期的。

上圖為近期美元指數走勢

另外,還有些說法是將黃金石油和美元聯繫在了一起。即美元上漲,黃金下跌,石油下跌,美元和黃金石油呈一定負相關。但我以為美元,黃金和石油並沒有什麼本質聯繫,美元作為全球通用貨幣,是它們的計價單位,在中間作價格調節而已。之所以說沒有什麼本質聯繫,也是有據可循的,近期美元指數同時也下跌了,且一直延續著下跌趨勢。而最近的石油價格也暴跌,也不和美元產生負相關。石油的供需平衡被打破了,石油的價格,更多的受到其自身供需的影響。對於黃金也是一樣,金價的變化,也受其避險屬性的影響。美元所起到的調節作用有限。因此,它們之間存在的關係,有一定相關性,但不是因果關係,更沒有本質的內在聯繫。

那麼,黃金為何在近期和股指一起震盪下挫?

美元指數已經不能作出解釋了,避險屬性似乎短期也失靈了,我們只能換個角度來思考。

即從黃金的內在價值出發。我們來考慮黃金對於整個社會的價值產出,其實黃金本身不會產生價值,它不勞作,不繁衍。舉個例子,假設你有100萬現金,你可以選擇購買黃金,但對你和社會而言,它僅僅是一堆金燦燦的物體,不會生產,不會繁衍,就安靜地躺在那。而同樣是這100萬現金,你可以選擇購買一家公司的股票,成為公司的股東,公司生產經營所產生的價值是你投資回報的基礎,你的收益是有社會價值的。而黃金給予你的收益,是建立在避險情緒之上的,沒有實際的社會價值,上文我也提到了,這種避險屬性,是二元函數,需要觸發闕值,觸發了或許能替代美元,具備貨幣屬性,否則將沒有實際意義。

因此,在局勢不明朗的時候,黃金真正能為恐慌的群眾帶來多少安全感?不被觸發的避險屬性是否能持續支撐避險情緒呢?買方猶豫了,他們不再願意支付高價去購買不能產生真正社會價值的黃金。從供需上講,世界每年還會產出更多的黃金,也就需要更多的買家以同等的高價來消耗這批黃金,供給端的增加,需求端是否能承受住這個價格呢?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至少,黃金的避險屬性已經提供了過高的溢價,無法繼續下去了。

現在疫情在世界範圍擴散,但終究是暫時的,各國都將戰勝疫情。與此同時,優秀的企業卻會繼續且持續地生產運營,為社會提供價值,為何不把資本留給此時被低估的企業呢?


芒果投


股市與黃金,回顧歷史市場行情,兩者並非固有對稱式的負相關。換句話說,股市是權益風險市場,黃金是避險市場,從字面去理解似乎是——股票跌,黃金就應當漲,這種邏輯是不恰當的。

美股在2019年以前,都是呈現持續走牛的上漲行情;黃金在2019年5月之前,有長達六年時間是橫盤震盪走勢。2019年6月之後,黃金才出現上漲行情,此時,美股與黃金又呈同向走勢。這就說明,股市與黃金之間,並不存在固有的對稱式負相關

近一週,股市暴跌,黃金也出現持續下跌,又是為什麼呢?

先一起來看看美元、黃金的走勢:




非常明晰地看到:美元持續大漲4天,而黃金持續下跌4天美元與黃金正好呈現標準的負相關關係。

美元和黃金都是當今全球資本避險的主要品種,在股市持續暴跌的情況下,為什麼投資者會選擇美元,而拋售黃金?

這裡面只有一種合理的解釋,那就是市場選擇了“現金為王

”。

這個“現金為王”,是基於疫情全球擴散影響的深度和對經濟負作用的不確定性風險,市場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自發選擇的結果。股市接連“熔斷”,黃金持續遭到拋售,說明恐慌性逃跑形成了踩踏式市場交易效應。



截至美國時間3月11日,全球最大的ETF基金,美國ETF-SPDR Gold Trust的黃金淨持倉量更新為953.26噸,減持8.77噸。這是投資者面臨將黃金變現以追加保證金的壓力。

需要提示的是,黃金作為避險工具,其避險屬性並沒有受損,只是當黃金市場交易價格上漲到一定高位時,在資本市場

大動盪產生危情的情況下,“現金為王”才是投資者最明智的做法。

💕謝謝閱讀!


野馬和尚


近期因為疫情的原因,導致全球市場大跌,各國股市相繼熔斷,創下了幾十年來的最慘記錄。

投資者當然需要籌措更多的保證金,從而拋售黃金,加上原油需求減緩的大跌也拖累了黃金,從而導致黃金自最高點跌跌不休。

但從黃金屬性來看,雖然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失去了其金本位的貨幣屬性,但仍然是一種相對穩定的避險資產,在去全球化的的過程中,各國紛紛調整利率,來緩解經濟下行的風險,未來通脹的壓力依然可見,其長期的配置價值功能是不會變的。

從技術面上看,黃金自多年來的底部籌碼積累後,去年一舉突破了1365重要壓力位,之後勢不可擋到達1600高點,雖然因為本次疫情原因導致出來大幅度下跌,但技術上仍然屬於調整的範疇,耐心等待疫情的結束以及各國經濟的恢復,後期只要不跌破下方支撐位,仍然有望進一步上行的可能性。


射手座8848


全球資本市場的下跌並不意味著黃金市場會在初期就形成避險的資金港,在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期間黃金的價格在初期也是跟隨著全球資本市場的下跌,原因很簡單,就是出現了恐慌性的擠兌潮流。目前有相當一部分的機構投資者,包括散戶投資者都開始從黃金市場不斷的拋售來套取現金,就在短期內形成了與資本市場同樣的下跌行情。


而等到市場的恐慌情緒和避險情緒,維持到一定程度時,黃金市場又會迎來戲劇性的改變,發揮它的避險屬性,在當前全球的價值共識中,黃金作為稀有貴金屬,它的故事已經流傳了幾十年所有的投資者都已經認可他的避險屬性,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對於當前黃金市場短暫的回調和跟隨性的下跌而產生過大的恐慌。

歷史往往會有重複的一幕,因為投資者在短期內都會跟隨大眾,確保自己的資本和資產在短期內不會大幅度的縮水,而在前期確實是沒有資本市場可以容納這麼龐大的避險情緒帶來的資金轉移,只有現金為王可以緩解焦慮。但是從當前黃金市場的技術面上來看,1500美元處還是獲得了放量支撐。



這波技術面上的下跌從1684美元一路下跌至了1506美元,中間也是連續擊破了1650美元和1600美元包含1560美元在內的多個支撐,但是週五美股的指數上漲和報復性的反彈,也為下一週的黃金市場奠定了反彈行情的基礎。首先還是關注1560美元處即可,後續肯定還會陸續收復1600美元維持在一定的高度上橫盤。


晴天財經閣


正常邏輯是面對危機時,投資者會將黃金、美元作為避險資產。所以常規的觀念中股市和黃金是負相關的。但是想想大概在2018年3月份前後,黃金從1300美元,跌到了1167美元,而同期股市也是下跌的。只不過我們有時健忘而已!回到2018年的環境,大量資金確實在避險,但是沒有選擇黃金,而是選擇了債券,原因可能是他們認為,現在並沒有情緒反應的那麼糟糕。遠沒到絕望時刻,跟黃金相比,債券起碼還是有票息的,除非是大家覺得,債券還本付息都是問題的時候,才會轉而投向黃金。而目前看確實還沒到最悲觀的時刻,隨著全球貨幣寬鬆+各國對疫情的重視,雖然短期影響較大,但長期並不會改變趨勢。


麥田同學投資筆記


黃金的走低,在於短期股市暴跌所造成的流動性緊張,機構不得不拋售黃金以換取現金。

如果回顧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黃金價格走勢,可以看出,當時的金價走勢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金融危機剛開始,股市下跌,黃金由於避險情緒的上升而快速上漲;

第二階段:危機全面爆發,市場情緒恐慌到極致,股市瘋狂下跌,猶如喪失流動性一般。對於很多機構來說,不得不賣出流動性更好的黃金,來滿足現金的需求,這個階段,現金為王。最近美元的上漲就是這個邏輯;

第三階段:危機最恐慌的階段過去,股市下跌放緩,流動性逐漸恢復,之前被拋售出的黃金再次受到追捧,金價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收復了跌幅。


當然,黃金的避險屬性是毋庸置疑的。

每當發生重大的政治或戰爭事件時,每當發生較大範圍的經濟金融危機時,每當發生不確定性的地緣政治事件時,金價都出現明顯的上漲。

比如,1929年的大蕭條,1979-1982的經濟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