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聚鄉土人才之智 助疫情防控復工復產


西華:聚鄉土人才之智 助疫情防控復工復產

西華縣搶天奪時,大力開展人才聯絡迴歸工作,壯大了基層抗擊疫情隊伍力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強化宣傳,鄉土人才“引”回來 。通過召開返鄉人士團拜會、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廣播宣傳、微信公眾號、微信群、向返鄉回家的在外工作人員發放“一封家書”等方式,廣泛宣傳家鄉近年來的巨大變化和返鄉創業的各項優惠政策,提高黨員群眾知曉率、參與度,營造尊重鄉土人才、關愛鄉土人才的濃厚氛圍。

全面摸排,鄉土人才“聚”起來。結合疫情防控期間對外來人員的排查工作,同步開展鄉土人才信息統計工作,對鄉土人才的數量、分佈、返鄉創業任職意願等情況進行了全面統計,形成“一村一冊”“一人一表”,完善鄉土人才庫,為下一步鄉土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打好基礎。截止目前,西華共儲備鄉土人才6886名,春節期間返鄉的鄉土人才1673人,有返鄉任職意願118人,有返鄉創業意願375人,納入村級組織後備力量189人。

組織引領,鄉土人才“動”起來 。及時發佈“動員令”,號召廣大鄉土人才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成立鄉土人才疫情防控志願小分隊369個,主動當起疫情防控一線的戰鬥員、宣傳員和服務員,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精準到點的聯防聯控體系,全民參與、全力以赴,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清河驛鄉外務工返鄉黨員陳三紅、陳俊營父子向鄉疫情防控指揮部捐贈現金10000元。大王村外出創業人士王俊輝,向鄉疫情防控指揮部捐贈價值32000元的食品,他說:“家鄉是我的根,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作為返鄉人員更應該站出來,承擔社會責任,回饋家鄉、支援家鄉”。

精準服務,鄉土人才“強”起來。建立完善跟蹤服務機制,對鄉土人才進行“點對點”對接動員,搭建服務平臺,優化服務流程。對於有意願返鄉創業的人,給予政策上的優惠,密切關注鄉土人才發展狀況,及時幫助鄉土人才解決創新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清河驛鄉徐棚村返鄉創業人士劉紅濤創建河南錦晨箱包有限公司,該項目預計建設廠房7棟,已完工2棟,目前已投入生產,讓群眾不出家門就可以就業,實現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鄉土人才迴歸三不誤,三促進。

激勵關愛,鄉土人才“留”下來 。建立縣、鄉三級聯絡機制,完善定期聯繫制度和在外鄉土人才親屬關心關懷制度,徵求對家鄉發展的意見建議,增強他們對村級事務的參與度和認同感。通過開展駐村第一書記、村支部書記“我為家鄉薦人才”活動,每名駐村第一書記、村支部書記至少向鄉鎮辦黨(工)委從鄉土人才中,推薦1-2名村級後備幹部人選。2019年度,全縣有18名政治素質好、致富能力強、帶富作用大的鄉土人才進入村“兩委”班子,189人納入村級組織後備力量,進一步優化了村級幹部隊伍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