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年了,中國終於獲獎,硬實力

晚清以來,中國在現代科技上暫時落後,因此遺憾的缺席了不少科學和地理發現。當物理學泰斗霍金提出:為提高人類生存幾率,最好的辦法是從地球移民外太空時。通過航天探索尋找宜居的外星世界,為把人類變成多星球物種,擴展人類在宇宙中的生存空間,就成為人類的夢想之一。

中國也有自己的航天夢想,並一直在航天領域艱苦追趕。然而登上地外星體,這是非常艱鉅的任務,蘇聯和美國的探測器都到達過月球,但只有美國的宇航員登上了月球。和他們相比,我們還處於繼續努力和學習的過程。

可是在2019年11月25日,傳來英國皇家航空學會要給中國頒獎的消息,這是怎麼回事呢?要知道,英國皇家航空學會成立於1866年,是國際上歷史悠久的航空航天專業組織。這個頒獎的消息著實讓很多人吃驚。


153年了,中國終於獲獎,硬實力

獲獎團隊


2019年度頒獎典禮如期在英國倫敦舉行,獲獎的是中國嫦娥四號任務團隊!!他們獲得2019年度全球唯一的團隊金獎。 這也是英國皇家航空學會成立153年來首次向中國項目頒發的獎項。這是榮耀,也是難得的認可,實力的使然。


153年了,中國終於獲獎,硬實力

頒獎


為什麼說是實力使然呢,從頒獎說明看,是因為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在2018年發射並部署在地-月拉格朗日2點的“鵲橋”號中繼星支持下,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分別開展了就位探測和巡視勘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學發現成果。在月晝工作期,著陸器搭載的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低頻射電頻譜儀等科學載荷將繼續對月表環境開展科學探測工作;巡視器將繼續按照規劃路線行駛,搭載的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紅外成像光譜儀、中性原子探測儀等科學載荷也將在不同探測點進行科學探測。


153年了,中國終於獲獎,硬實力

獎狀


那麼這個頒獎的意義是什麼呢?英國皇家航空學會獎項委員會主席 比爾-特雅克解釋:這是第一次在月球背面實現著陸,對中國來說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也是人類的一大進步。有機會慶祝這項成就是非常幸運的,也標誌著未來太空探索的重要一步。


153年後,中國人終於通過為全人類帶來科技進步,獲得了這個重量級的獎項。未來,或許在月球基地上,我們會看到更多的宇宙景象。


153年了,中國終於獲獎,硬實力

設想中的月球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