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高的人在工作中的表现是什么样子?

悟性高的人在工作中的表现是什么样子?

悟,先静。

“悟性”到底是什么意思?根据百科解释:是指对事物的感知力,思考力,洞察力;主要指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实际上,不管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工作的人,但凡工作的时间久了,必然会对“悟性”这个词微妙且深厚的内涵有过体会。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敲了孙悟空的头顶三下,这猴子便半夜三更时分钻进师父的卧房,站在师父的床前。菩提虽然反问这猴头:半夜三更跑到我卧房干什么?一边却对这个猴头心生惊奇,悄悄把自己的本领传授予他。要是这老师不喜欢这徒弟,怎会收他为关门弟子?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讲解《易经》十翼之精义时,他很喜欢强调的一个词叫作“知几”。《周易·文言》:“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预知事情将发展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这样的人才可与他讨论微妙之处。预知事情最终是什么结果,就在什么结束,这样的人可以与他存问道义。“知几”用我们现在大家都比较能够接受的语言说,就是“知道那个将要发生变化而还未发生变化的‘临界点’”。如果你真能把握住事物变化的那个“几”,必然悟性极高、天赋异禀。

两个例子,一个讲对人,一个讲对事。第一,猴哥凭什么半夜三更就敢跑到祖师爷的房间,而且还成了祖师爷的关门弟子?必然不是人傻运气好。第二,我们所面对的不同事情,它们的发展方向会怎么样,最终结果是什么,在不同的阶段该如何应对,知“几”才能知行。

悟性高的人在工作中的表现是什么样子?

悟,知几而行。

在体制内工作,悟性高的人表现大概是这样的:

1.善于观察人际关系构成。不会在搞不清楚人员状况的情况下乱发言乱表态,更不随便与谁形成同盟。

2.不到万不得一不说狠话。说狠话不仅没有用,而且很容易让人看扁自己。哪怕是最无所是事的同事,现状的存在都有道理。看清楚了有能力了再说不迟。

3.注意和领导保持亲密有间的关系。单位是铁打的,领导是流水的,自己基本也是铁打的。对单位忠诚,与领导亲密有间,千万不能视单位于不顾而只追随某个人。

4 .即使对最不起眼的同事也能保持礼貌。这是自重,也是自保的手段。宁罪君子,不罪小人。

5.具备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可以,最好不要当什么业务骨干。万一成了业务骨干也不能让大家都认为你只适合当业务骨干。

6.执行能力远高于独立思想。懂得了追随比辩论对错更加重要。

7.能够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不会轻易让别有有心之人抓住把柄和说辞。

8.不把对错当作评判应否的第一标准和尺度。更愿意从需不需要的角度来分析应不应该这么干或那么干。

9.把制度和规定当成管理的工具而非桎梏。不唯信制度必须遵守,坚决执行。而更愿意相信任何制度条款都可以有“例外”。

10.再苦再难也不轻易在同事面前评价其它同事。如果非要评价,善于发现真善美,多建议少批评。

11.不奢望在同事中找到真正的朋友。更愿意把对方当作熟悉的陌生人。以前把“最熟悉的陌生人”形容离婚夫妻,现在用来形容“大多数同事”似乎也有点恰当。

12.懂得互相帮助就是交换价值的道理。但必须有自己的底线。

13.会巧妙争取自己的利益。但不会因为一时未能如愿而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相信积小胜为大胜,不要期望毕其功于一役。

14.不愿意轻易发言,如果必须发言,要么事情十分重大,要么考虑十分成熟。否则,多听少说。

……

简单列举是永远归纳不完的。但是,通过上述的种种表现来说,悟性高的人在工作中绝对不会是光彩夺目、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新星、黑马。而更可能是一个看着傻傻乎乎,待人和蔼可亲,你说什么他都不反对,你有什么要求他都愿意协助的同事或领导。就像电影中拍摄的那样:真正的高手不是住持,也不是方丈,而是扫地僧一样。“知几”而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这个“几”的含义,它绝不是简单“机会和机遇”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