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孫權把吳國太嫁給劉備,孫劉聯盟是不是更牢固一些?

hazewinter


“不怕老師沒文化,就怕網友腦洞大”[捂臉]

《三國演義》中的吳國太,她是孫堅正妻的妹妹,也就是傳說中的小姨子,她們姐妹二人都嫁給孫堅。

孫策、孫權的親媽是孫堅的正妻,被追封“武烈皇后”的那位吳夫人。而這個吳國太則給孫堅生下了女兒孫尚香和庶子孫朗。

吳國太不僅是孫權的庶母,還是孫仲謀的親姨媽。古代聯姻是結盟的一種手段,但在利益面前並不能消除雙方的隔閡。結為百年之好的秦國晉國,還不是經常暗生齟齬?

雖然東漢時代貞烈觀沒有南宋之後那麼重,但制霸江東的孫權,把父親的小妾、自己的庶母兼姨媽嫁給劉備,即便他真有這種“大膽的想法”,也會為天下人所不齒。

而且政治上也會陷於被動,或是從此淪為劉備的附庸,到那時候劉備只說一句話就夠了:

“我是你繼父兼姨夫,打錢!”





布衣如是說


除非孫權瘋了,怎麼可能把國太嫁給劉備?豈不是自取其辱?再說了,就算孫權願意,國太還不願意呢,國太願意,劉備還不願意呢!

孫劉兩家結盟,從法理上講,那地位肯定是平等的呀。別管兩人年紀相差多大,那都得是平輩人!


就好比現在美國和法國是盟友,美國總統特朗普70多了,法國總統馬克龍四五十歲,兩人差了幾十歲。但是國際禮儀什麼的,肯定都平輩啊。他們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整個國家。國家與國家是平等的。

所謂丟人事小,國格事大。

孫權與劉備同樣如此,他們分別代表著各種勢力集團。當然是平起平坐。

如果把吳國太嫁給劉備,就得就成了孫權的後爹!

你叫吳國上下文武百官的臉往哪擱!孫權不要臉,他們還要呢。

這樣是劉備較起真來,要江東的地盤兵馬可怎麼辦?哪有兒子不孝敬老爹的道理?孫權給還是不給?

又假如,劉備帶著國太跑了,回過頭來把國太當做人質,要挾東吳。東吳是聽還是不聽?聽,是愚蠢。不聽,是不孝。妹妹的死活,孫權可以不管,他媽的死活,又豈能袖手旁觀!


上將噯福斯


大家好!

首先謝謝題主讓我笑上一回,最近因為疫情沒有收入導致本人心情不佳,難得有這麼開心過。只可惜題主沒有出生在三國時代,你的這個讓劉備娶吳國太的主意比諸葛亮設計讓劉備娶孫尚香的主意高明多了。

而且吳國太的歲數和劉備相差還不大,剛好般配。因為劉備當年娶孫尚香的時候已經是47、48歲左右了,然而孫權才26歲左右的光景,他的妹妹孫尚香肯定更小,差不多23、24歲左右,對於古人來說,孫尚香已經算是一個老閨女了。

因為古代女子大部分結婚都是很早的,李白的《長幹行》裡就寫道:“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止望夫臺……”古代女子十四歲就已經嫁人了。就算吳國太遲一點嫁人,也不會遲到十六歲之後,孫尚香之所以等到二十多歲才許配給劉備,那是因為孫尚香好武沒人敢要。

就算吳國太十六歲嫁人,生下孫策之後再生孫權,也差不多是四十二歲左右的光景,和47歲的劉備剛好般配。不過劉備如果大張旗鼓地向東吳提親吳國太,估計不但會得不到同意,而且還會招來戰爭。

因為古人對於名節是相當看重的,特別是孫權這樣的一方霸主。劉備雖然貴為皇叔,但是提親東吳之時並沒有多少勢力,人馬也不多。當時的孫權其實打心眼裡看不起他,同意兩家聯盟那是為了抵禦曹操。除非劉備稱帝之後提出迎娶吳國太也許有些希望。

那麼假如像題主設想那樣,當時的劉備存下了偷娶吳國太的心思,那麼還真的有可能改寫三國的歷史,沒有人會拿親身母親的安危和名節來當作兒戲的,假如劉備設計把吳國太騙上床,然後弄個生米煮成熟飯,雖然一時之間孫權會暴跳如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木已成舟的情況下,最終迫使孫權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

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沒有想到這一計,其實這個計策是至今為止所看到的最妙、最好的計策,真正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假如此計得以實現,吳蜀聯盟將會牢不可破,只可惜這個妙計發明在今天,遲了。

問題回答完畢!敬請賜評!謝謝!


四季養生密碼苑


若真是如此,孫劉聯盟就是個笑話,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建立。

一、聯盟講究的是對等,孫權可不想找給後爹,低人一等

事實上,即便從正史來看,在孫劉聯盟中,劉備都感覺高孫權一頭的,除了年紀外,最重要的便是他漢室後裔的身份。

孫權對劉備一直提防著。

在《三國演義》中,為了體現孫劉聯盟,刻畫了劉備娶孫尚香一事,孫尚香是孫權之妹妹,由此孫權和劉備是同輩關係,地位是對等的。

假如,我是說假如,劉備娶了孫權母親,孫權豈不是要以兒子身份侍奉劉備,那就不是孫劉聯盟了,而是劉備吞併孫權了。

二、聯盟的另一層含義,要影響對方的下一代

我們就不提吳國太的身份和年紀,政治聯姻圖的是什麼?

除了暫時的聯盟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透過聯姻產生的下一代對朝局產生影響。

嫁孫尚香給劉備,是能生育的,這樣產生的下一代對東吳是有利的,即便生育的兒子不能接劉備的班,但是這樣的人存在,東吳可以通過他對蜀漢產生或施加影響。

而吳國太肯定是不能生育的,首先從年紀就早過了生育期,聯盟沒有意義。

三、孫權若是如此做,東吳內部會對孫權失望透頂,劉備也會覺得是羞辱自己

吳國太是孫堅之妻,孫堅那是何人?是他開創了孫家在江東的基業,孫權手下的一大批官員都是孫堅時的老臣,這些人是絕對不容許老主公妻子嫁給他人。

除了禮法的因素,政治上更是如此。

孫權若是如此做,那是搖尾乞憐,毫無尊嚴,江東的人可能對孫權喪失希望。

而劉備也會認為這是對自己的羞辱,嫁一個老女人給自己,這是什麼事?噁心自己嗎?


微史春秋


答案是當然不會。

首先,吳國太這個人物,僅僅出現在《三國演義》中,正史根本沒有記載,是否真實存在不好說。

其次,吳國太在《三國演義》中是孫堅的次妻。孫權如果真的把吳國太嫁過去,這臉還要嗎?不說其他魏蜀兩國如何說,單單就自己吳國都能把自己給噴死。嫁個妹妹女兒的,還能說是聯姻,把自個母親輩送出去,那就是彎下身子卑躬屈膝了,和搖著尾巴祈求討好有什麼區別。劉備根本不會高看他,只會狠狠鄙視,打心眼裡瞧不起,然後叫聲兒子。

此外,兩國征戰,不光是誰武力強,而是方方面面的。本來坐一張桌子吃飯的三個人,這會自己貼著臉給自己找個爹,地位還能平等嗎?三個同等地位的人,突然一個變成了爹,而且還是自己的敵人,怎麼還能平等的交談往來甚至打架。

你想想,以後吳蜀兩國幹仗的時候,張飛那廝騎馬出來到吳國軍前,大喊道“孫權小兒,還不速速出來投降,吾是你爹爹的結拜三弟,還不乖乖下跪叫爹”,我估計孫權一定會找塊石頭撞死自己。

第三點就是,孫權明白哪怕是送他親孃也沒用,除了噁心自己。兩國交戰,還是在這樣的亂世,這顯然沒用。如果是大一統時期還好,巴結上去還能抱大腿,免於災禍。但亂世就不行了,畢竟每個人都想當老大,幹掉對方然後統一天下。

歷史上聯姻之後幹掉對方的例子比比皆是。女婿幹掉岳父的,幹掉大舅子的,殺親爹親媽的例子多的很,沒有人會將希望放在聯姻上,大家都明白那都是假的


車馬人川


如果在今天,劉備和吳國太(孫權的小姨)結婚,可能是一段佳話。但是在東漢末年,是萬萬不能的。

因為孫權和吳國太都不會這樣做。劉備也覺得委屈。

在那個年代,女人失去丈夫,如果孩子小,是有可能帶著孩子改嫁的。比如曹操有一個妾杜夫人,和前夫秦宜祿生有兒子秦朗,和曹操生有兒子曹林、曹袞,女兒金鄉公主。杜夫人就是帶著秦朗嫁給曹操的,曹操對杜夫人還很不錯,對秦朗也不錯。

孫權少年英雄,十幾歲坐領江東,佔據了中國長江以南大片地區,劉備名聲再大再好,孫權做為一個大軍閥,也不能把自己的繼母而且是親姨,嫁給劉備。

吳國太在東吳是主公的媽,也不會再嫁人。

劉備也是委屈的,一代梟雄劉皇叔,找個十八的都大把大把的,卻找一個四十八的。豈不是晦氣。

所以,無論孫權、吳國太、劉備,都不會這樣做。


陳健4396


坦率的講,被提問者清奇的腦洞驚呆了。首先明確一點,正史上壓根兒就沒有吳國太這個人。吳國太是小說《三國演義》中杜撰出來的人物。其原型為孫堅的小妾丁氏。這裡要著重強調一下,小說演義中杜撰的吳國太和正史中的吳夫人,完全是兩個人。不可混為一談。即使杜撰人物吳國太的原型丁氏,歷史上也只給孫堅生了一個兒子孫朗,並沒有生女兒的記載。

《三國志·孫堅傳》裴松之注引《志林》記載“堅有五子:策、權、翊、匡,吳氏所生;少子朗,庶生也,一名仁。”而孫尚香是吳夫人所生,和吳國太並沒有關係。小說中把孫尚香當作了吳國太所生,也就是映射正史中丁氏所生。這一點是錯誤的。

雖然正史中並沒有吳國太這個人。但即使有這麼個人,孫權把她嫁給劉備?這不還像開玩笑似的嘛。劉備會不會願意暫且不說,就怕孫堅的棺材板壓不住啊。

所謂的孫劉聯盟實際上非常的脆弱。孫劉之間本來就互為敵手。他們之所以可以結為聯盟,就是因為有曹魏這個大敵的存在。所以他們才會想到在面對曹魏之時抱團取暖。但他們本身就是敵人,結盟的話如何取信於對方呢?這個時候,聯姻就是最好的選擇了。一般來說,在古代那個男權至上的社會環境之下,聯姻時女方一般都是政治犧牲品。別看孫尚香是江東的小公主,但她照樣淪為了政治犧牲品。他也需要為了東吳和蜀漢結盟、嫁給劉備那個老頭子。

但如果想提問者所說,把吳國太這個和劉備年齡相差不大的人嫁給劉備又怎麼樣呢?事實上這樣的情況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首先按照小說演義中講到,吳國太是孫堅的次妻,並且還是他孫權的姨媽。孫權要敢拿吳國太和親,且不說劉備願不願意。那東吳就得炸開了鍋。吳國太是孫堅的老婆,孫權把自己父親的老婆送給劉備,這不得讓東吳眾人把孫權給噴成一個不孝子嘛。另外,如果吳國太和劉備真的成親了,那他孫權不就小了劉備一輩兒嘛。本身平等關係,一下子矮了劉備一頭,這孫權肯定無法接受。孫權怎麼也不會給自己找一個便宜老爹。

再說劉備方面,劉備再怎麼不濟也是一方諸侯。孫權既然想和蜀漢結親。那麼有青春靚麗的妹妹不嫁給劉備,反而把一個老嫗送給劉備,這讓劉備和劉備帳下文武怎麼想?這不是赤裸裸的羞辱他劉備嗎?如此一來孫劉別說聯盟了,恐怕立刻就得反目成仇。再說吳國太方面,他又如何能接受自己被當成政治犧牲品的命運。要知道她可是東吳開創者孫堅的老婆。在某些層面看,她就可以代表孫堅。孫權把吳國太送給劉備和親,那不就告訴世人東吳是蜀漢的兒子嘛。所以說,不論如何吳國太嫁給劉備,這種腦洞大開的問題是沒有任何可能實現的。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看到這個問題,想忍忍不住,讓我笑一會。。。

《三國演義》中,吳夫人和其妹吳國太都嫁給了孫堅,吳夫人生四子,吳國太生一子孫朗和一女孫仁。吳太夫人去世後,孫權遵母親遺命,奉養吳國太如同親生母親。赤壁之戰時,吳國太曾提醒孫權“外事不決問周瑜”。

孫權是把吳國太當母親伺候的,讓孫權叫母親嫁人,這玩笑開大了。

劉備是孫堅一輩的人,年齡相仿,娶孫尚香的時候接近50歲,年過半百,雖然是一世豪傑,但年紀在這,孫尚香是政治聯姻,不過命運也挺悲慘。

演義中說到甘露寺招親的這一節,鬢髮斑白的劉備,通過了“丈母孃”吳國太的“女婿考核”,成功娶到了孫權的妙齡妹妹孫尚香。

劉備相親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吳國太一見面就欣然同意。書中說:國太見了玄德,大喜,謂喬國老曰:“真吾婿也!”

從這一點說明孫國太是很喜歡劉備,不過是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歡喜。


米爸Derek


我不回答你這個問題,但是我要感謝你問的這個問題,讓我噴茶一笑。你要麼是個逗b,要麼腦回路清奇。這個問題初看讓人樂不可支,但是細想也是在可以探討的範圍內。我記得好想呂后晚年,劉邦掛掉了,新皇帝初繼位,國力不繼被匈奴不斷侵擾,單于還寫信調戲呂后。最後,呂后給匈奴單于寫信說,別打了,咱們好好處吧,我老頭死了,守了寡,承蒙您看上我,但是我年老色衰,頭髮花白,牙齒脫落,怕您嫌棄我,所以我讓使者送去大漢的公主和美女,代我伺候您。。。。。。



當然匈奴人是成心羞辱漢朝,呂后也是跟她開玩笑。但是歷史殘忍,政治殘酷,歷史上為了保住權力,地盤,給別人當兒子,孫子,送老婆,送兒子的多的是。如果真到了那個地步,送國太也不是沒可能,畢竟劉備還沒強大到那個地步,可能他也不太喜歡年紀大的老女人吧


無事仙


題主腦洞大開,在下佩服至極!但老牛吃嫩草的事兒放到如今,倒是一樁佳話,如果在三國時代,這事兒還真成不了。

劉備不樂意

劉備當然不樂意,想我堂堂大漢劉皇叔,長得帥氣儒雅,有權有勢有金銀,只要我願意,18歲的美女任我挑。別忘了,自古巴蜀可是盛產美女。

況且吳蜀聯姻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不過是相互利用罷了。如果是孫尚香那樣的美女,劉備自然是求之不得,但讓他娶一個老婆子,劉備寧可拿劍找曹操單挑,也不願意委屈自己。

而且就劉備的手下來說,也不可能讓劉備娶吳國太。這樣的聯姻分明就是侮辱劉備,侮辱蜀國。東吳真要這麼幹,到時候諸葛亮也不會想著北伐了,先幹掉東吳再說。

吳國太羞愧自殺

以吳國太的身份,當聽說自己將要被孫權嫁給劉備的消息時,她黯然神傷,不是親兒子還是不行啊!然後悄然喝下一杯毒酒,“死老頭子,我來找你了!”吳國太不懼死亡,節氣為大。

這事兒誰出的主意誰兜著,敢把東吳主公的媽嫁給一代梟雄劉備。劉備惱火,母親自殺,兩頭不是人的孫權,提劍到處找人,“是誰出了這個餿主意?”

綜上所述,孫權如果要把吳國太嫁給劉備,孫劉聯盟不是更加牢固,而是垮得更快,甚至成為仇敵。

題主,當心孫權晚上來找你!你丫自己乾的好事兒自己擺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