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召開第十四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的通知


關於召開第十四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2016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在“完善社會治理體系”部分,提出要“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加強對特殊人群的心理疏導和矯治”,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已經被提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


“十九大”以來,國家對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作用予以了高度關注,從“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高度,明確提出了“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親善友愛的社會心態”的要求與目標


近兩年來我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得到了有條不紊的推進:2018年中央政法委、國家衛健委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將心理健康服務融入社會治理體系、精神文明建設,融入平安中國、健康中國建設”;隨即,2019年又落實公佈了50多個試點地區名單。


2020年是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的第二年,經過一年的探索與實踐,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政、產、學”各界的共同參與和積極努力下,對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理論認識不斷深入,各地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框架模型、運行管理等各方面的實踐經驗與案例也在逐漸積累,我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各地蔓延。在政府的領導下,各部門、機構積極開展各種志願服務與心理援助工作。在“抗疫”行動中,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在提高社會治理能力方面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也愈發凸顯。在黨中央考察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關和診療救治工作指出:

病人心理康復需要一個過程,很多隔離在家的群眾時間長了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病亡者家屬也需要心理疏導。要高度重視他們的心理健康,動員各方面力量全面加強心理疏導工作。


鑑此,第14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將於2020年8月6日至9日在河南駐馬店市召開,大會主題為:經驗與探索:建設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新格局。大會將對各試點地區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中的組織模式、運行管理、制度建設、人才培養等幾個方面所取得的階段性經驗進行充分分享與深入研討。


會議議題將涵蓋:


· 社會心理服務工作在不同應用場景重點人群中的具體應用

· 基層社會心理服務案例展示與探討

· 各地政府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管理模式

· 社會心理服務人才的培養模式

· 社會心理服務平臺建設

· 心理健康服務的技術展示產品體驗與經驗交流等內容

以幫助代表們拓展視野,從戰略性頂層設計的高度去思考、規劃和建設我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新格局。


駐馬店市政府將作為全國50多個試點地區之一共襄盛會,共同主辦本屆大會,這將為參會代表們帶來更多全新的內容與體驗:

1、除既定的專家報告、體驗式工作坊以及圓桌論壇以外,本屆大會還將舉辦“心理嘉年華”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心理學的力量與價值呈現出來。“心理嘉年華”活動強調“科技、創新、體驗”,將包括心理高科技的展覽展示、心理劇與音樂心理劇、藝術治療體驗、科普長廊、心靈市集、VR心理體驗區等若干模塊,非常值得期待。

2、“第11屆心理學圖書與器材博覽會”也將作為“心理嘉年華”活動的組成部分繼續舉辦。本屆博覽會將聚焦在社會心理服務的政府購買以及社會心理服務產品與項目的招商推廣上,以幫助心理學行業機構更好的獲取市場信息、建立市場渠道。

3、“全國社會心理服務案例徵集活動”將繼續舉辦。首屆活動徵集到60餘份社會心理服務案例,已經有案例被中央電視臺《心理訪談》欄目組選中,作為社會心理服務案例典型播出。本屆大會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優秀的基層服務案例,為政府部門、心理學工作者、社工群體的社會心理服務相關工作提供借鑑。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幾乎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與工作方式。在舉國戰“疫”的攻堅時刻,我們愈發感受到了心理學的力量和價值,期待在第14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現場,能給代表帶來不一樣的收穫與啟迪。


中國心理學家大會組委會

2020年3月


一、參會信息

時間:2020年8月6日-9日(6日晚為開幕式)

地點:中國 駐馬店

主辦單位:駐馬店市人民政府 中國心理學家大會組委會

學術支持: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標準與服務研究委員會

大會主席:梅建(中國心理學會標準委主任)

大會執行主席:朱是西(駐馬店市委副書記、市長)、 孫時進(復旦大學心理研究中心主任)

大會終身名譽主席:張侃(原中科院心理所所長、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世界心理聯合會副主席,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二、參會費用


關於召開第十四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的通知


注:
1.全日制本科、碩士憑學生證報名享受學生價980元/人,限100人,額滿即止;

2.1879計劃學員免會議費;

3.成功之道部分專業為:和計劃三大專業、高級心理講師班,優惠價格僅限早鳥價(4月9日前)期間報名。


三、組委會


中國心理學家大會組委會(北京總部)

地址:北京朝陽區惠河南街1132號通惠大廈A區6層

電話:010-51653135

深圳秘書處:深圳南山區同發路6號官龍名苑T6藝術區2層

長沙秘書處:長沙市雨花區樹木嶺雙鐵城寫字樓七樓


四、專家顧問團


張侃:大會終身名譽主席,前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原所 長,中國心理學會原理事長。

梅建:本屆大會主席,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標準與服務研究委員會主任。

樂國安: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社會心理學系教授、博導,中國心理學會前任理事長。

白學軍:天津師範大學教授、心理與行為研究院院長,中國心理學會前任理事長.

遊旭群:

陝西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心理學會前任理事長。

李志毅:中國心理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孫時進:本屆大會執行主席,復旦大學心理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 副監事長。


五、報名方式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報名


關於召開第十四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的通知


內容矩陣


關於召開第十四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的通知

注:藍色:專家報告 黃色:體驗式工作坊 紅色:圓桌論壇


本屆大會將呈現20+場專家報告、20+場論壇對話、20+個工作坊,3場心理劇/音樂心理劇。


擬邀請專家

包 特:阿姆斯特丹大學經濟學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財新專欄作家,研究興趣為實驗經濟學、行為金融、合約理論和房地產經濟學。

蔡春美: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博士,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理事。專長於伴侶與家族諮商、同志伴侶與家庭諮商、性別與艾滋病教育、健康輔導等方向。有著豐富的家族治療臨床及培訓經驗。

陳祥美: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博士,臺灣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研究生導師。國際生涯發展諮詢師(CDA)、“法院”修復式司法培訓專家,諮詢實務經驗25年。

程樂華:中山大學心理學博士,心理系講師,發明心理學投射工具意象火柴和心理套娃

遲毓凱:華東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博士後。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人力資源管理與心理測評繫系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領導心理學、實驗社會心理學、學校心理學、心理健康與輔導。

叢 中:精神醫學博士,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主任醫師,國內知名精神分析專家。

崔麗娟: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應用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心理學學會副會長、中國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會長、上海市社會心理學會會長。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

樊富珉: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心理系副主任。研究專長為人格發展與心理健康教育、團體心理諮詢與訓練等。

方 剛: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性多元、性教育、家庭暴力等研究。

方曉義: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現任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所長,2009年度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為家庭治療、心理危機干預等。

格桑澤仁:四川大學教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得覺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我國知名心理學家、催眠專家。

龔虹嘉:著名科技企業家,先後創辦德生公司、海康威視、握奇數據等公司,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和上海聯創稱其為“中國最優秀的天使投資人。”

郭 勇:海軍總醫院醫學心理科主任,教授,研究生導師,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學科帶頭人。心理諮詢師國家專家組核心成員,國家心理危機干預專家組成員。

賀嶺峰:社會心理學博士,上海市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心理學教指委委員,復旦大學心理研究中心兼職教授。

侯志瑾:北京師範大學心理部教授,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專業委員會委員。

胡耿丹:同濟大學心理與認知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學系常務副主任、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終身研究員。

胡月星: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黨的領導與領導科學教研室主任。

黃政昌:臺灣師範大學諮商心理博士,臺灣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研究生導師,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資深特約心理治療師,學術專長為認知行為治療、青少年諮詢等,出版有《薛西佛斯也瘋狂》等學術專著。

姜長青: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臨床心理中心副主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金樹人:美國伊利諾大學博士、訪問學者,現任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客座學者,臺灣師範大學大兼任教授。曾任臺灣輔導與諮詢學會秘書長、理事長。學術專長為諮詢心理學、生涯諮詢與生涯教育等。

孔祥東:鋼琴演奏家,曾與復旦大學孫時進教授就“音樂治療人生”主題展開討論。

李玫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中國警察協會學術委員,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 會副會長,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犯罪心理及測試專業方向研究生導 師組組長,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學科帶頭人,專業技術二級警監。

李 明: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中國敘事療法奠基人。

李松蔚: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畢業,供職於清華大學,是目前最有人氣的心理學者之一。

李旭培: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應用心理學博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組織與員工促進中心執行主任、心理所繼續教育學院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部主任。

林俊德: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學術專長 為助人技巧、心理諮商、諮商理論與技術,老人諮商等。

林妙容: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諮商教育博士,臺灣暨南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遊戲治療、沙遊治療、社區諮商。

藺桂瑞: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北京高教學會心理諮詢研究會秘書長兼副會長,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聘北京市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專家。

劉 偉:江蘇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所長,基礎醫學與醫學技術學院心理學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繪畫投射測驗分析師”專業人才測評標準制定者、首席專家。清華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博士畢業。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治療與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委員及家庭治療學組副理事長。

劉興華:北京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擔任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正念學組組長。

劉正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副秘書長,中國人才協會超常人才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理事。

陸 林:中國科學院院士,精神醫學與睡眠醫學家。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主任、北京大學臨床心理中心主任。

馬 皚: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法律心理學研究所所長。

馬 弘: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

馬 辛: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院長,兼北京市精神衛生保健所所長、首都醫科大學精神病學系主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

彭凱平:清華大學心理系主任,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積極心理學。

申荷永:國際榮格心理分析師(IAAP),國際沙盤遊戲治療師(ISST)。華南師範大學、澳門城市大學教授,碩士、博士生導師。

施琪嘉:醫學博士,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學院武漢市心理醫院常務副院長,湖北省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徳中心理研究院主席、中國精神分析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武漢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

孫澤先:遼寧中醫藥大學教授,歸根心理學與歸根療法創立者。中醫心理學、中醫養生學、 中醫氣功學、老子《道德經》、中醫專業英語等課程授課專家,曾在新西蘭首都惠靈頓行醫 並講學三年,英語水平勝任中醫醫療和講學工作。

滕洪昌:魯東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講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未成年人保護、少年司法心理學。主持《青少年犯罪的社會預防機制研究》等課題,參與教育部、司法部、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等部委委託課題多項。

田宏傑: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青少年教育管理系教學主任。北京師範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共青團中央心理健康輔導員培訓項目教師,核心期刊《心理發展與教育》審稿專家,《父母必讀》雜誌審稿人。

汪新建: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事長,中國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分會前任會長,南開大學教授。

王計生:中國殯葬協會副會長、福壽園國際集團總裁,倡導殯葬服務中的人文關懷。

王 堅:杭州大學心理系博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雲創始人,阿里巴巴CTO。

王建平: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精神醫學醫師。首都醫科大學臨床心理學系副主任。

王 健: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理科(睡眠科)主任,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危機干預專家。

王金麗:心理學教授,家庭系統排列國際導師,心理學博士、復旦大學博士後。有著 26年專業經驗,尤其擅長家庭治療領域的個案實操。

王俊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室主任,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治理智庫研究員。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副會長。

王明姬: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聘請授課教師,首批國家級心理諮詢培訓師認證,擁有豐富的研究、培訓和諮詢經驗。

王長虹:醫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河南省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新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河南省精神衛生中心)院長。

王文勇:Shipston Group董事總經理,負責聯合訊號、霍尼韋爾、飛世爾科學公司創建人麥克丁曼先生的家族基金辦公室,在華從事醫療健康、清潔技術、教育等領域投資十一年。《孩子是父母弓上射出的箭》一文作者。

王克勤: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研究員、主任醫師,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名譽會長。30餘年來致力於中醫心理學的學科創建,是中醫心理學學科主要奠基人之一。

王紀瓊:中國夢·SPEC愛心傳播工程公益講師團專家,頂層語言設計·心理講師高級研修班課程體系總策劃,教育部重點課題《青少年學習心理個性化解決理論的研究和實踐》專家組成員。

武國城:

第四軍醫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心理測評領域相關工作,現為中國心理諮詢師協會籌委會主任。

吳 海:魅KTV董事長,桔子酒店創始人。

蕭 文:美國密蘇里大學諮詢心理學博士,曾任臺灣輔導學會會長、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詢學系系主任、所長,臺灣著名的心理諮詢專家與諮詢督導專家。

辛自強:中央財經大學社會與心理學院院長、心理學系教授。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社會心理服務專業委員會主任。

徐凱文:北京大學副教授、臨床心理學博士、精神科主治醫師、北京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主任和總督導。

許 燕:北京大學心理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心理諮詢與心理測評。工作壓力與心理枯竭,領導者的心理特徵及其測評,心理綁架與腐敗心理,價值觀,善惡人格與道德心理,兒童青少年健康人格及其教育等。

楊甫德:北京大學回龍觀臨床醫學院院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心理援助熱線專家組組長,北京市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主任,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主任,世界衛生組織心理危機研究與培訓合作中心主任。

楊秋莉:研究員,博⼠⽣導師,中國中醫科學院臨床所醫學⼼理學研究室主任。制訂了我國第⼀個本土化⼈格量表《五態⼈格測驗(1987年制訂,2008年修訂)》,唯一被納入北京市醫保收費項目的中醫學心理測量,同時制訂了《五五體質測驗》,建立了“五態心身辨識調心養身系統”,為心身辨識及養生保健提供了標準化、客觀化的工具。

楊智輝: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博士,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心理學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心理諮詢與治療方面的學科研究及教學工作。

餘祥雲: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研究所博士,獨自執業諮商師。專長為家族治療、多元文化諮詢、親子諮詢、性諮詢等。

張伯華:博士,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中醫藥大學心理系首任主任。獨創中醫情志順勢心理療法體系,廣泛應用於腦卒中後偏癱、抑鬱、軀體化、網癮等相關領域。

張海音: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諮詢部主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與治療專委會副主席,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精神分析專委會主委。

張建新: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青少年心理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

張 進:財新傳媒常務副主編。

張青之:北京市社會心理聯合會會長,北京市社工委民政局二級巡視員。

張日昇:北京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將日本箱庭療法引入國內。

張紅川:中央財經大學社會與心理學院副教授、院長助理 ,心理學系系主任,經濟心理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閆洪豐:中國殘聯工會副主席、團委書記兼中央國家機關職工心理諮詢中心副主任。

曾文志: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諮商與教育心理學系博士,臺灣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研究專長為正向心理學與復原力、阿德勒諮商與心理治療、樂高治療與認真玩。

趙 然: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中央財經大學心理系教授,碩士生導師。國際員工幫助 計劃協會(EAPA)中國分會主席。

趙小均:建築設計師,CCDI悉地國際(原中建國際(深圳)設計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國家高級建築師,對建築與心理學的關係頗有研究。

鄭日昌: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周曉虹: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國內知名社會學家。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前理事長。

朱建軍: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學系教授,臨床心理學博士,著名的心理學家、心理諮詢與治療師。

朱淑玲:北京景山學校高級物理教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中科院心理所《學習策略研究》國家級課題組成員、子課題負責人。曾先後兩次榮獲《北京市 青年物理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所教的學生有多名榮獲全國物理競 賽一、二和三等獎。

朱廷劭: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併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專長為行為分析,計算網絡心理學,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

祝卓宏: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後導師、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教授,國家公務員心理健康應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央國家機關職工心理健康諮詢中心主任。

(按姓氏排列,組委會將在未來一個月內陸續發出邀請,最終專家名單將於會前一個月公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