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這門手藝,還談什麼戀愛?

最近聽一朋友吐槽她老公,隔離在家一個月,不僅沒幫她省心,還讓她傷心。

做飯的是她,打掃衛生的是她,帶娃的還是她,老公每天只會“靈魂拷問”:早飯吃啥?午飯吃啥?要吃宵夜嗎?都說這段時間提升個人技能,她老公提升的只有王者榮耀的段位。

呵呵,果然不要用任何事情考驗愛情,只要你敢出題,他就敢交白卷。


01.愛情懷疑論

這段時間很受歡迎的張文宏醫生,之前發表過一場演講,講禽流感的人傳人問題。

他說:“大多數的患者,感染給了自己的母親, 卻沒有感染給自己的老公,所以在那一剎那,我對愛情產生了懷疑。

沒有這門手藝,還談什麼戀愛?

可不是嗎?這句話說中了眾多“老母親”的心聲。

她們在家裡忙得團團轉,老公只窩在沙發一角,宛如一尊石像,一蹲就是一天。別說親吻傳染了,話都說不上幾句,完全保持在一米之外的安全距離。

好不容易讓他們“動”一下吧,還給自己添堵。

出門買菜,讓他買幾顆香蔥,他買的是一米高的山東大蔥;讓他買幾個橙子,他給買回來一堆橘子,嘴裡還振振有詞:超市裡其他男的都在買這個。


沒有這門手藝,還談什麼戀愛?

沒有這門手藝,還談什麼戀愛?

換個活兒讓他帶娃,他說他要工作concall,打了兩個小時的電話會議,沒聽到他說三句話,不禁讓人懷疑他在公司的存在感,是不是零?

想想這些畫面,再看到——#男朋友燒飯像是在煉丹#在微博熱搜榜上飆升,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02.有的槽,也分你我

不過,吐槽歸吐槽,我還是從中嗅到了一點“戀愛的酸臭味”

還是那個朋友,雖然她每天都在姐妹群裡吐槽她老公,但要是真有誰站出來跟她統一戰線,她又會立馬說“哎呀,他還是不錯的啦。”

“吐槽”和“維護”這兩種精分角色,就是一體兩面。

沒有這門手藝,還談什麼戀愛?

電影《春嬌與志明》中有一段劇情,餘春嬌約閨蜜出來吐槽張志明,聊著聊著,閨蜜們也開始吐槽張志明既不懂事、又沒有責任心。

春嬌立刻忍不住辯駁:“其實跟他在一起這麼久,我覺得他真的成熟懂事了,我們每個月都有存房子首付的啦。”

閨蜜只能翻白眼。

沒有這門手藝,還談什麼戀愛?

我曾經看過一種對“吐槽”的心理學解釋說,吐槽是一種“變相的佔有慾”,大概可以理解成——我有資格吐槽你,用來宣誓我主權。

所以,當朋友吐槽她對象的時候,正確的打開方式,就當段子聽吧。

03.你吐的槽,是你的熱情

聽別人聚眾吐槽對象,確實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爽感,跟“磕CP”不相上下。

韓劇《請回答1988》,有一個我最喜歡的畫面,就是三位女士坐在門口的藤席上,一邊吃,一邊吐槽她們老公。

沒有這門手藝,還談什麼戀愛?

尤其是豹子女士,針針見血、拳拳到肉:“我家絕對不會進小偷的,因為已經有一個了。”

另外兩位媽媽問她為什麼?她說:“身為人,吃了飯還不幹該乾的事,那就是小偷不是嗎?”

看到這裡,一頓爆笑,豹子女士對她老公的熱情,全放在這些吐槽裡了。


沒有這門手藝,還談什麼戀愛?

《奇葩說》上,傅媽也經常吐槽老劉,她說老劉帶兒子吃垃圾食品,兒子問:“爸爸這個不能吃吧?”老劉說:“想開點,現在什麼能吃。”

現在什麼能吃……至今這句話還在我腦子裡迴盪。

沒有這門手藝,還談什麼戀愛?

前段時間傅媽參加一場直播,女主播吐槽她老公喜歡亂丟襪子,傅媽立刻接了一句:

“原來是隨手亂丟,惡狠狠地批評以後,就找個地方亂丟。”

精闢。

說到底,我們還是能從這些吐槽中,感受到滿滿的溫暖和愛意。沒有日常細微的關注,哪來如此精準到位的吐槽?

據說傅媽要帶著老劉上綜藝《婚前21天》了,忍不住搓手期待他們之間的小火花。


我發現,人在感情裡就是容易口是心非,愛不愛是這樣,分不分也是這樣。

能離開的早就“轉身離開,有話說不出來”,還能不斷“有槽可吐”的,反倒是一種真愛。

吐槽這個詞,來自日本日本漫才(相聲)裡的“突っ込み”,字面理解相當於中國相聲中的“捧哏”。

你看“捧哏”和“逗哏”誰能離得開誰呢?能遇到一個長在你槽點上的男人,就好好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