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電影史1:電影誕生之初的兩種傾向

從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發明電影算起,電影已經走過了120多年的歷史。


在電影誕生之初,就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和傾向。


盧米埃爾兄弟不僅是電影的發明者,也被認為是紀錄片的先驅


盧米埃爾兄弟認為電影只是起著“記錄生活”的作用,他們拍攝的電影大多是一些生活場景的記錄。


比如《工廠大門》、《水澆園丁》,《火車進站》等等。


回顧電影史1:電影誕生之初的兩種傾向


在短片《出港的船》中,盧米埃爾兄弟使用了逆光拍攝,並開始有意識的進行構圖。


回顧電影史1:電影誕生之初的兩種傾向


短片《拆牆》使用了倒放技術。


除了後期有幾部短片使用了移動攝影外,盧米埃爾的電影多為固定視角的單鏡頭拍攝


作為電影的發明者,盧米埃爾兄弟並沒有賦予如今電影最重要的功能——敘事,但其對現實生活的記錄,讓他們成為了紀錄片先驅。


電影誕生之初的另一位先驅,是喬治·梅里愛


喬治·梅里愛是盧米埃爾兄弟電影的第一批觀眾,很快,他就開始自己拍電影。


在一次偶然的意外後,梅里愛發現了“停機再拍”這一技術。


通過停拍,梅里愛把他喜愛的魔術帶到了電影中,梅里愛的絕大多數電影,都是通過“停機再拍”完成的。


《貴婦人的失蹤》


除了魔術片,梅里愛還拍攝了大量神話故事片以及科幻片


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灰姑娘》、《仙女國》等。


當時的電影大都只有一分鐘左右,而神話片首先在時長上就突破了這一限制,大都在10分鐘以上。


神話片不僅有了敘事功能,還包含了多個場景的轉換和群戲


科幻片《月球旅行記》是梅里愛藝術成就的登峰造極之作。


影片講述一群天文學家用大炮把人類送到月球,月球上有種種奇觀,但是登陸的地球人被月球人發現並遭到月球人的驅趕……


回顧電影史1:電影誕生之初的兩種傾向


《月球旅行記》大獲成功,梅里愛之後又如法炮製了幾部科幻片。


梅里愛認為“銀幕即舞臺”,他的電影裡總是有誇張的人物造型,逼真的佈景以及絢麗的特技,有很強的戲劇性。


梅里愛把停拍技術不斷髮展,在《橡皮頭》中,他首次使用了移動攝影,在《音樂狂》中,他使用了多次曝光技術。


回顧電影史1:電影誕生之初的兩種傾向


梅里愛的電影基本都是室內戲劇片,他發展了電影的特技、化妝、表演、道具、佈景等等,並賦予電影敘事的功能,被稱為故事片先驅


值得一提的是,梅里愛很多“停機再拍”的魔術片相當cult,他也因此被稱為cult片祖師


在電影誕生之初,盧米埃爾兄弟和梅里愛開創了電影的兩種風格和傾向,在英國的布萊特,還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電影流派——布萊特學派


布萊特學派的理念和盧米埃爾兄弟如出一轍,堅持“真實攝影”,喊出“我把世界擺在你面前”的口號。


在電影的表現形式、語言技巧上,布萊特學派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在短片《祖母的放大鏡》和《望遠鏡中所見的景象》這兩部短片中,首次出現了特寫以及特寫和遠景的交替鏡頭。


回顧電影史1:電影誕生之初的兩種傾向


《汽車中的婚禮》使用了大量的移動攝影,並且首次出現了反拍鏡頭


布萊特學派還發展了剪輯技術,使得“蒙太奇”萌芽出現。


追逐片”也是布萊特學派的一個重要貢獻。


《義犬救主》是追逐片的代表作,影片講述一個嬰兒被一個女人拐走之後又被一隻護羊犬就回的故事。


這部電影的剪輯已經十分流暢,並有了較為複雜的情節。


布萊特學派反對梅里愛傳統的戲劇表現形式,電影家把鏡頭對準戶外,對電影語言的進一步探索,豐富了電影表現形式,發展了剪輯技術,特別是“追逐片”的出現,為之後電影敘事形式的進一步發展、為美國西部片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