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軍隊從傳統單一陸軍走向現代化的三次整編


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軍隊從傳統單一陸軍走向現代化的三次整編


第一次精簡整編,由於特殊原因計劃擱置,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革命戰爭年代,我們的人民軍隊受制於當時的戰略態勢,武器裝備方面長期落後於敵人,小米加步槍就是當時我們人民軍隊的真實寫照。在小米加步槍這種裝備組合的前提下,我們的人民軍隊為了提高戰鬥力,主要的方式便是增加兵員。到新中國成立之後的1950年4月,我們的解放軍總人數達到了驚人550萬,軍費開支更是佔到了當年國家財政支出的41.1%。

這個時候,全面戰爭基本已經結束,巨大的軍隊數量和龐大的軍費開支即不利於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建設,也與軍隊正規化、現代化的要求很不適應。中央軍委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於是決定要進行大規模的精簡整編。

1950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政治局開會討論解放軍的首次整編問題,決定將全軍總員額減至400萬。5月底,在北京召開了全軍參謀長會議,專門討論了這項工作,最終決定了整編原則,主要內容有:1、有任務的部隊(剿匪或其他軍事任務)以及從事生產(專項兵團等)的部隊,儘量少動,口子不要開的太大;2、陸軍整編為國防軍和公安部隊;3、國防軍的編制分為戰時和平時兩種,平時一般為“三三制”;4、中央軍委成立公安指揮部,統一指揮新整編的公安部隊和屬於政府系統的人民警察。

這次整編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到1950年底,短短半年時間,全軍精簡了17.1%,陸軍部隊數量做了大幅的縮減,加強了空軍、海軍及其他兵種的建設。就在我們軍隊整編初見成效的時候,朝鮮戰爭驟然爆發了,我們的部隊整編工作不得不暫時停滯,不少部隊甚至重新開始了擴編。這次的整編工作雖然沒有成功的完成,但是摸索出了許多寶貴的經驗,為以後的整編工作提供了借鑑。

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軍隊從傳統單一陸軍走向現代化的三次整編


第二次精簡整編,完成了人員的精簡,為軍隊從單一陸軍轉向現代化綜合部隊打下了基礎

1951年底,抗美援朝戰爭已經形成了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態勢,國內剿匪也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這個時候,中共中央再次把目光轉移到了部隊建設上來,決定採取精兵政策,實行整編,加強空軍、海軍與各特種兵的建設,建設強大的國防力量。中央軍委於1951年12月制定了《軍事整編計劃》。

該《計劃》的主要內容有:在兩年內,分期分批把部隊的總人數從627萬人精簡為285萬人;部隊整編為兩類,一類是國防部隊(含陸、海、空及部隊下轄各機關、學校、醫院等),一類為公安部隊。另外,該《計劃》對正規軍事學校、各級後勤機構和縣區民兵訓練機構都予以了一定的關注,提出了加強的意見。

中共中央也對此發出了《關於實行精兵簡政、增產節約、反對貪汙、反對浪費和反對官僚主義的決定》,其中指出:整編的原則是規定一定編制一定數目的部隊、機關和學校,保留一定的基幹,減少現役的人員,以加速人民解放軍現代化正規化的過程;同時,發動大批人員進行轉業建設(轉入建設部門或回家生產),以便參加增產節約運動,便於積蓄力量,準備1953年開始實行義務兵役制的基礎。

1952年,關於軍人轉為工程部隊和屯墾部隊的具體執行方案出爐,具體內容為:1、抽調21萬人組成21個工程師,計鐵道5個、水利3個、林業2個、建築11個;2、抽調19萬人組成19個屯墾師分到新疆、西北、華東、西南、華南等地,邊屯墾邊開闢當地工作;3、這些部隊逐步轉化,開始扔保留解放軍番號,稱工程某師、農業某師,建制歸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由中財委和所在軍區雙重領導。

到1952年底,共縮減了19個軍部、73個師、219.9萬餘人,全軍總數降到了400餘萬人。

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軍隊從傳統單一陸軍走向現代化的三次整編


第三次精簡整編,全軍完成了單一陸軍向諸兵種聯合軍隊的過渡

1953年8月,在抗美援朝戰爭已經勝利結束,國內剿匪作戰也接近尾聲和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全面鋪開的背景下,中共中央作出決定:軍事系統(包括公安部隊)應在整頓組織、精簡機構、加強技術訓練、提高部隊質量的基礎上,大力縮減軍費開支。毛澤東指出,今後的軍政費用佔國家財政支出的佔比不得超過30%。“我們現在已經進到了建軍的高級階段。”“與現代化裝備相適應的,就是要求部隊建設的正規化,就是要求實行統一的指揮、統一的制度、統一的編制、統一的紀律、統一的訓練,就是要求實現諸兵種密切的協同動作。”

為此,中央軍委列出了下列方案和措施:1、全軍人數在平時限制為350萬人(含公安部隊);2、對超額人員的處理和安置辦法;3、對解放軍總部和各大軍區機構的編制進行了確定;4、對公安部隊的編制進行了確定。

1953年年底,中央軍委在北京召開了全國軍事系統黨的高級幹部會議。這次會議確定了全國武裝力量總定額和調整全軍的體制編制問題,明確了以五統四性為主要內容的正規化建設是人民軍隊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

從1954年2月開始,第三次全軍大規模的精簡整編開始了,這次整編的過程持續了將近兩年,一直到1955年的年底才結束。這次的精簡整編,全軍總員額精簡了23.3%,其中陸軍精簡比例最大,高達54.8%。在陸軍大規模精簡的同時,特殊兵種反而得到了進一步的建設,為軍隊的合成化建設打下了基礎。

通過這三次精簡整編,全軍從單一陸軍、各部隊編制混亂變成了統一編制、定額、定型、定員、諸兵種聯合的部隊軍隊,建設的質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