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毛毛躁躁的孩子,以後很難有大成就,父母要及時干預

在我們的生活中急脾氣的人可以說十分常見,等公交車的時候總可以看見毛毛躁躁跑步和擠上車的人,吃飯的時候因為吃的急快導致噎到嗆到的人可不在少數。但是如果這種行為出現在孩子的身上,那麼父母就要注意了,從小就毛毛躁躁的孩子,長大的以後成就可能非常有限。

辦事毛毛躁躁的孩子,以後很難有大成就,父母要及時干預


不久前和朋友到餐廳吃飯的時候,隔壁桌邊有一個性子急的小朋友。我和朋友剛坐下不久,隔壁桌便來了一家三口來吃飯,看的出來小朋友已經非常餓了,一坐到椅子上便開始嚷嚷著:快上飯快上菜,我要餓死了。父母也非常無奈,很快就點完了菜,在等上菜的時間裡,孩子一直在嚷嚷餓,終於上了一道菜,孩子迫不及待的想要吃,父母發現阻止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孩子大聲尖叫:燙死我了!父母一邊讓孩子喝水,一邊斥責著讓孩子慢慢吃。

我忍不住和朋友說這孩子脾氣太急了,朋友卻笑著說現在的孩子脾氣這樣的很多。朋友的孩子也是這樣,每次出門,自己還在穿衣服,孩子已經到門口了,嘴裡不停的說著快點快點,家長也是無能為力。

其實孩子性子急的危害還是很大的,性子急就難免性子糙,做事不求甚解,追求速度卻不講究質量。在生活上也常常會因為性子急而導致做錯事情,受到傷害。

辦事毛毛躁躁的孩子,以後很難有大成就,父母要及時干預


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性子急呢?造成孩子性子急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1. 先天性格

我們都知道,先天的性格來自於遺傳。人的性格可以分為膽汁質,粘液質和多血質。膽汁質的人勇猛,多血質的活潑,膽汁質的人文靜。這是人性格中的特質,並不分好壞。如果知道孩子的屬於什麼性格,那麼在幫助孩子改正一切性格中的缺點的時候就顯得非常容易了。

辦事毛毛躁躁的孩子,以後很難有大成就,父母要及時干預


2. 環境造就性格

孩子的性格和環境有著很大關係。好的環境有助於孩子性格的塑造,而不良環境對孩子性格消極影響也是非常的大的。所以,如果孩子表現出明顯的性格不良時,家長可以重點關注孩子所在的環境,包括家庭,學校,社會和人際關係,都可能會成為改變孩子性格的原因。

辦事毛毛躁躁的孩子,以後很難有大成就,父母要及時干預


3. 父母的影響

我們平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便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家還指出,當孩子墜地的那一刻的,他們的學習就已經開始了,而他們的學習對象就是他們的父母。可見,孩子性格的養成,最關鍵的還是在父母。如果說3歲之前孩子模仿的是家長的行為這些外顯的東西,那麼三歲以後,孩子模仿就是家長的脾性秉性了。如果家長的性子急,那麼孩子的性子勢必也就會急一些,所以,想要改變孩子的急性子,還是需要父母從自身做起。

如何改變孩子性子急的性格特點?

1. 家長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辭

“快點去”

“別磨蹭”

“趕緊的”

“……”

這種類似的話不要出現在與孩子的對話中。如果孩子表現的確實比較慢,那麼家長應該知道孩子慢在哪裡。是不是不想去做,為什麼不想去做。還是說孩子在準備需要用到的東西。如果是好的一面,家長應該鼓勵,同時給孩子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去準備。如果是不好的以免,家長也應該和孩子講道理而不應該可以營造出一種焦慮的家庭氛圍。

辦事毛毛躁躁的孩子,以後很難有大成就,父母要及時干預


2. 認真和孩子對話,而不是敷衍

當孩子行為表現的有些緩慢的時候,作為家長的你是不是首先就不耐煩了?這時你會對孩子大吼大叫,催孩子去做這個做那個。最後導致孩子也成為一個急性子。孩子做事情的時候,家長應該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去準備。家長也應該認真的聽孩子的意見和訴求,做到認真的平等的和孩子進行對話,用平和的語言對孩子進行引導,把事情做好。要知道無論什麼時候做得好永遠比做得快要重要。

辦事毛毛躁躁的孩子,以後很難有大成就,父母要及時干預


3. 改變自己的行為,當孩子的好榜樣

想讓孩子不養成急性子,父母的模範作用是非常重要。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為孩子的性格的塑造起到積極的作用,這樣有了生活中的好老師,孩子的記性子自然也就會好了。

總結

養育孩子是一個要持續一生的工程,家長要放慢自己的腳步,讓孩子能看到自己的背影才好。不要一味的自己向前跑,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在生活中,在孩子教育過程中,多點耐心,少點急躁,才有助於孩子性格的塑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