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中歐關係以迎合美國?歐盟:不划算

在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期間,歐盟看似已決定要在更多的事情上親力親為,並制定自己獨立的外交路線。最近歐盟5G建設政策文件出臺作為一個標誌性事件,彰顯了歐洲要維護自身利益、不再凡事唯美國馬首是瞻的意志。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那一刻,歐洲各國的情緒普遍低落。特朗普採取的單邊主義新路徑,他對英國脫歐的支持以及對歐洲一體化事業的漠不關心,都使歐洲對跨大西洋關係的未來產生擔憂,而這些擔憂後來被證實並非杞人憂天。

從2017年初開始,美國和歐盟之間的關係進入緊張階段。雙方在巴黎氣候協定、伊朗核問題和貿易戰等問題上意見相左,這幾乎導致歐美關係失和。奧巴馬在任期間,布魯塞爾和華盛頓之間協調密切,但是在特朗普時代,歐盟發現自己在全球化、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等基本原則問題上立場尷尬。

千載難逢的良機

雖然跨大西洋關係出現了裂痕,但特朗普當政給歐盟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歐盟可以就原本應獨立於美國之外採取的某些行動開啟認真探討。幾十年來,歐盟心安理得地用美國這把保護傘當做藉口和擋箭牌,來掩飾自己在某些領域的不作為和失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安全領域的失誤。

歐盟一直未能制定共同的外交和防務政策,這可以歸咎於美國長期以來對歐洲的安全承諾。但另一方面,歐盟開始把軍事行動的誤判完全歸罪於美國,比如2003年對伊拉克動武---有些歐盟成員國參與了這些軍事行動。在這一背景下,特朗普主政美國反而助推歐盟開始就一些棘手的問題自行決斷。比如,歐盟各國簽署的安全和防務政策之一“永久結構性合作”,雖說不上是組建了一支歐洲軍隊,但也表明了歐洲要把安全和防務掌控在自己手中的決心。

在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期間,歐盟看來已決定要在更多的事情上親力親為,並制定自己獨立的外交路線。最近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彰顯了歐洲要維護自身利益、不再凡事唯美國馬首是瞻的意志:歐盟出臺了“5G網絡安全工具箱”。特別是,網絡信息協會(the Network Information Society)公佈的一份相關文件列出了各種網絡安全風險及補救措施,但並未指出要事先把哪一家供應商排除在歐盟的5G網絡建設之外。

文件中雖未提及華為,但在5G這件事情上顯然歐洲的政策有別於美國。美國對華為進行了封鎖,並採取一系列行動試圖說服其合作伙伴也對華為一封了之。然而歐洲對是否要在這件事上追隨美國的步伐顯得謹慎小心並猶豫再三。這表明歐洲已不再懼怕違背美國的意願後可能招致的後果。《紐約時報》最近刊登了《歐洲對抗美國做法,拒絕抵制華為》一文,文章指出,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推動封鎖華為的行動已告失敗。

在接下來的數月時間裡,歐盟各成員國需要按照“5G網絡安全工具箱”提出的指導方針展開準備工作,並就各自的5G網絡建設作出決定。在此過程中他們可以把華為當作選擇對象。根據該政策,歐洲國家可繼續選擇多元化的網絡供應商。歐洲電信網絡運營商協會(ETNO)對工具箱的出臺表示歡迎,並敦促各國政府“避免採取過多行動給投資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傷及歐洲的競爭力及歐洲在5G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最後這句話暗示,儘管美國試圖封鎖華為的第一階段行動以失敗告終,美國仍有可能加大力度阻撓歐盟成員國和華為簽訂協議,阻止歐盟成員國加入“五眼聯盟”(美、英、加、澳和新西蘭組成的政府間情報組織)。當然,現在的問題是,還有哪家公司提供的產品能比得上華為的價廉質優?答案是:還沒找到。

政治上走向成熟

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都是能影響歐洲政策制定的領導人,他們認為特意排擠某家電信運營商並不能解決網絡安全問題。尤其是默克爾,她毫不在意所在的基督教民主聯盟的議員和某些官員對她施加的壓力,並強調了中德關係對德國經濟和出口的重要性。她擅長應對棘手問題,找到平衡的解決方案。這從她處理歐洲債務危機和難民危機就可見一斑。

馬克龍總統對歐盟的未來抱有很大的期望,他並不打算一直打美國牌。馬克龍在去年11月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共同舉行新聞發佈會時明確表示,他絕不會刻意朝某一家電信運營商或某一個國家身上潑髒水。

除了默克爾和馬克龍之外,英國首相約翰遜的立場也很明確,他反對把華為排除在5G網絡建設之外。英國於1月底脫歐,但此前英國為“5G網絡安全工具箱”的出臺也出了力。

總的來說,從歐洲決定允許華為繼續參與歐洲5G網絡試運行這件事可得出三個結論。首先,特朗普出任美國總統產生了出乎美國意料之外的結果:促使歐洲走向政治上的成熟,在棘手的問題上獨立決策。歐盟的這種變化在某些領域或許符合華盛頓的利益,如加強歐洲防務,但在其它問題上,如5G網絡建設,卻不可能和美國保持利益一致。

第二,歐盟不打算為了在政策上處處和美國保持一致而犧牲中歐關係,而更傾向於靈活應變,達成均衡。歐盟正在努力加強和中國政府在某些政策領域的合作,如環境保護。

第三,各大中歐聯合研究項目和技術合作夥伴關係允許華為參與,這符合布魯塞爾的利益。歐盟有望制定更強有力的產業戰略,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為在2020年締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中歐雙方接下來會舉行多輪談判。至於談判過程中雙方是否也能保持這種相互信任的良好氛圍,我們將拭目以待。


(作者:喬治•佐格普洛斯 歐洲研究國際中心歐盟-中國項目主任,潘小喬譯 責編:丁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