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八日女兒行

1、商朝婦好:橫戈躍馬,開疆拓土

婦好(zǐ),就是尊稱姓好(子)的女性,這位女性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是甲骨文有據可查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

武丁對周邊方國、部族一系列戰爭,婦好曾統兵1.3萬人攻羌方,俘獲大批羌人。參加對土方、巴方、夷方等作戰,麾下有等沚、侯告等將領。

這位女將還在對巴方的戰鬥中,出現了中國戰爭史上記載最早的伏擊戰。

三月八日女兒行

2、西漢卓文君:為愛私奔,為生活低頭

卓文君,冶鐵鉅商卓王孫之女,17歲新寡家居。司馬相如過府飲宴席間撫琴高歌《鳳求凰》贏得文君之心,但司馬相如託人求婚被拒,卓文君於是私奔。

但是後來的故事有必要簡述一下,卓文君夫妻生活困頓,求助孃家又被拒,於是故意賣酒為生讓卓王孫難堪,只好自助兩人巨資。

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3、東漢班昭:博學修史,三從四德

班昭,是東漢史學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博學高才,繼父兄遺志,整理、續寫完成了班固《漢書》,曾教授許多當世大儒誦讀《漢書》。

班昭著作《女誡》成為“女四書”之一,首提“三從四德”思想。

三月八日女兒行

4、漢末王昭君:出塞匈奴,為國和親

王昭君,是西漢元帝時和親匈奴呼韓邪單于的宮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世稱“落雁”。

王昭君遠嫁匈奴,漢匈間60年無戰事,成為民族團結的佳話。

但杜甫有《詠懷古蹟·其三》則為王昭君鳴不平: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下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5、東晉謝道韞:詠絮才女,孤身殺賊為奇!

謝道韞,是東晉安西將軍謝奕女兒,宰相謝安侄女,《世說新語》記載,一個大雪天,謝安問“白雪紛紛何所似?”侄子謝胡兒說:“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留下“詠絮之才”。

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可就是如此才女,嫁給王羲之次子王凝之,兩家門當戶對可是兩人卻沒有共同語言。謝道韞回孃家也說:“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則有封、胡、羯、未。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意思是嫁給最次的一個。

後來盧循、孫恩之亂,會稽內史王凝之逃出被抓殺害。謝道韞聞敵至,舉措自若,拿刀殺敵數人才被抓。孫恩感其節義赦免道韞及其族人。

泰山吟

峨峨東嶽高,秀極衝青天。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復非匠,雲構發自然。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三月八日女兒行

6、唐代上官婉兒:巾幗宰相,初唐詩人

上官婉兒,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聰慧善文得武則天重用,封“內舍人”,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封昭容,權勢更盛。710年,臨淄王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后同時被殺。

彩書怨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餘。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7、李冶:天性風流,女中豪放

李冶,字季蘭,與薛濤、魚玄機、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唐詩紀事》:“劉長卿謂季蘭為女中詩豪。”六歲寫下詠薔薇詩“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句,諧音“嫁卻”被父親認為不祥,長大後恐為失行婦人。

十一歲被父母送到玉真觀出家為女道士,但唐代風氣開化,與陸羽、釋皎然、劉長卿、朱放、韓揆、閻伯鈞、蕭叔子等投合。唐貞元年間,50多歲被唐代宗李豫召入宮侍寢三月。784年,因曾上詩叛將朱泚,被德宗下令亂棒撲殺。

8、五代花蕊夫人:

五代十國間,一共有三個花蕊夫人。一為前蜀主王建淑妃徐氏(約883~926),其姐也為王建妃,亦稱小徐妃,姐妹皆受寵幸。花蕊夫人與其姐交結倖臣,納賄干政,導引後主荒戲失政,後與王衍皆被後唐莊宗所殺。

其二為後蜀主孟昶妃子,也姓徐(一說姓費),封為慧妃,貌美如花蕊故稱“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可能被虜入宋宮,為宋太祖趙光義所寵。

其三是清代趙翼《陔餘叢考》中出現,南唐後主李煜的宮人,閩人之女,雅好賦詩。南唐亡後被俘入宋宮,後為晉王所殺,人稱“小花蕊”。

述國亡詩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三月八日女兒行

9、南宋李清照:婉約詞宗,金石大家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出生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

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10、南宋朱淑真:婚姻不幸,抑鬱早逝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著名女詞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與李清照齊名。

生於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讀書,但丈夫是文法小吏,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終因抑鬱早逝。傳淑真過世後,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

謁金門·春半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十二闌干閒倚遍,愁來天不管。

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

11、南宋嚴蕊:誤入風塵,終德自由

嚴蕊故事載於《二刻拍案驚奇》十二卷:甘受刑俠女著芳名。

天台營中行首(軍妓)嚴蕊,相貌絕色,琴棋書畫,歌舞管絃,無所不通。善作詩詞,博曉古今故事。一日桃花盛開,台州太守唐與正(字仲友)召來陪酒,命賦小詞。嚴蕊應聲成一闕《如夢令》: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

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唐仲友看畢大喜,賞了他兩匹縑帛。

後來婺州永康縣秀才陳亮(字同父),慕名來找嚴蕊,只是嚴蕊沒有空閒,無意結識了另外一個名妓趙娟,日久生情相約脫籍從良嫁給陳亮。陳亮託唐與正,唐與正給趙娟辦妥,但一句玩笑“到陳亮家要忍凍餓”,趙娟與陳亮疏遠。

陳亮心中不憤找好友浙江巡查使朱熹,朱熹拿下唐與正和嚴蕊,並嚴刑拷問但嚴蕊寧死不承認有通姦之事。後來唐與正同鄉友人王淮正在中書省,於是為唐與正鳴不平。後來嶽商卿(名霖)到任,聽說嚴蕊的事,甚覺可憐:“聞你長於詞翰,你把自家心事,做成一詞訴我,我自有主意。”

嚴蕊領命,略不構思,應聲口占《卜算子》道: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又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商卿聽罷,大加稱賞道:“你從良之意決矣。此是好事,我當為你做主。”立刻取伎籍來,與他除了名字,判與從良。嚴蕊最後嫁給喪妻的宗室。

12、元代黃道婆:人間織女,授紡傳世

黃道婆是宋末元初著名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到海南傳授先進紡織技術以及推廣先進紡織工具,而受到百姓敬仰。在清代,被尊為布業始祖。

在黃道婆故鄉烏泥涇,還有上海,至今還傳頌著:“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兩隻筒子兩匹布”的民謠。

13、清代席佩蘭:夫唱婦隨

席佩蘭(1760~1829後),內閣中書席寶箴孫女,詩人袁枚的女弟子。善畫蘭,自號佩蘭,遂以字行。後嫁常熟孫原湘為妻,夫婦倡隨,名重一時。

柳絮

白似輕霜軟似綿,東風飄泊最堪憐。

不如點入桃花水,化作浮萍轉得圓。

壽簡齋先生(節選)

萬里橋西野老居,五株楊柳宰官廬。

綠衣捧硯催題卷,紅袖添香伴讀書。

蘇幕遮·送春寄子瀟

綠陰深,深院閉。怕倚闌干,春在斜陽裡。

幾片飛花才到地。多事東風,又促飛花起。

篆絲長,簾影細。一徑無人,遮斷春歸計。

人縱留春春去矣。點點楊花,還替花垂淚。

14、清代顧太青:清代第一女詞人

顧太清(1799-1876),名春,字子春,一字梅仙,道號太清,晚年又號雲槎外史。原姓西林覺羅氏,滿洲鑲藍旗人。清代著名女詞人。

顧太清入嫁為乾隆帝第五子榮純親王愛新覺羅·永琪之孫,榮恪郡王綿億之子——貝勒奕繪側福晉,報宗人府為“顧”姓。婚後夫婦唱和,伉儷情深,因奕繪字子章,號太素,遂字子春,號太清,自署太清春、西林春。

早春怨·春夜

楊柳風斜,黃昏人靜,睡穩棲鴉。

短燭燒殘,長更坐盡,小篆添些。

紅樓不閉窗紗,被一縷,春痕暗遮。

淡淡輕煙,溶溶院落,月在梨花。

15、清代秋瑾:女中巾幗,革命志士

秋瑾(1875~1907),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倡導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為推翻滿清政權和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提倡女權女學,為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1907年7月15日凌晨,起義失敗後就義於紹興軒亭口,年僅32歲。

對酒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祖國沉淪感不禁,閒來海外覓知音。

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