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市:“大數據+網格化”管理模式 精準戰“疫”

  

  疫情發生以來,任丘市實行“大數據+網格化”管理模式,摸清掌握人員流動、人員狀況等關鍵信息,做到全方位、動態化管理,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市委督查室,工作人員孟龍正在用手機微信對居家人員進行視頻回訪,查看居家人員是否做到居家不外出等情況。面對眾多的居家隔離人員,孟龍和同事們每天都要進行回訪。他們平均每個人每小時打12個左右居家隔離人員回訪電話,每天需要六、七個小時,才能完成工作。市委督查室負責人李學輝介紹說:“為了推動居家隔離工作落實到位,市委督查室採取微信視頻督查的方法。這個督查方法具有可視性、安全性、靈活性、可溯性四個特點。在督查中,對居家隔離人員個人防護不到位的情況,指導當事人立行立改;對發現的落實管控措施不到位的問題,以《督查通報》形式全市通報。這樣既發揮了督促落實的作用,還傳導了壓力,達到了一線督查、安全督查雙重效果。”

  周洪顯是金臺園社區的一名網格員,疫情發生以後,他的工作重心便放在了對小區住戶的人員摸查和防疫宣傳上,主要負責整個社區的居民電子信息統計工作。“上級要求原定七天時間完成的居民信息統計,我們利用電子信息統計系統在五天內完成對社區2726戶、7856人的信息統計,實現了社區人員的全面摸排、精準摸排。”

  疫情之下,金臺園社區通過實行網格化管理,對網格內重點人員開展拉網式、地毯式排查,確保“樓不落戶、戶不漏人”,全力構築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並對各居民樓道、小區健身器材、休閒廣場等公共場所進行消毒,阻斷病毒傳播途徑。在小區公告欄、單元入口張貼通告、公告、告知書、倡議書等,引導居民 “非必要不外出,不戴口罩不外出,結伴不外出”。金臺園社區黨支部書記王晨曦:“金臺園社區的防疫防控工作其實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工作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實行了各種措施,比如說我們網格化管理對咱們小區居民的整體信息的摸排,然後還有我們的小門管理,我們返鄉人員的各種管服工作,然後通過我們實行這樣一系列的改變,讓我們整個小區形成了一個完全閉合的循環的這樣一個系統,最大程度保障我們小區居民的安全。”

  疫情發生後,任丘市實行“大數據+網格化”管理模式,在全市鄉村、社區配備了4614名網格員,擔負政策宣傳、信息採集、網格居民服務等工作。同時,進一步充實網格員隊伍,實行網格劃分,分區巡邏,確保無盲區無死角無遺漏,形成大數據網絡。全市所有的防疫網格員奔走防控一線,聚焦重點、全面排查,通過數字化、信息化等多種手段,實現了全方位、動態化的管理新模式,全力打贏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任丘市疫情防控管控組組長龐順江:“任丘市有349個自然村和282個小區,已全部實現網格化管理,按照“規模適度、任務相當、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職責明確”的要求,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劃分網格,做到不留空白區域、不交叉重疊,實現社區網格、村組網格、行業單位網格的全覆蓋。截止目前,網格員走訪排查人員143萬人次,發現發熱人員74人次,均依規處置和跟蹤反饋。在疫情防控中,網格員積極擔當了排查員、宣傳員、監督員、服務員等多種角色,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了巨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