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它就沒有今天的通訊——無線電

先來做個選擇題!

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巨大的船隊靠什麼聯絡?

A:喊 B:揮動旗子

C:燈籠 D:敲鑼

沒有它就沒有今天的通訊——無線電

鄭和船隊模型

而為了讓信息傳遞得更快更遠,我國古代就有了烽火臺,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發現有敵情時,依靠燃燒稻草、柴火等可燃物,快速讓下一個崗站得到信息。

沒有它就沒有今天的通訊——無線電

我國古代的烽火臺

那鄭和的船隊靠什麼傳遞消息呢?正確答案是:白天靠旗語,晚上靠燈籠。

人們雖說一直在努力改變通訊方式,力圖使信息可以傳得更快更遠更可靠,但是卻收效甚微。直到1793年,法國查佩兄弟在巴黎和里爾之間架設了一條230千米長的傳送信息的線路。這套信號系統只用一個小時就把戰爭勝利的消息傳到巴黎。這就是最早的電報。

沒有它就沒有今天的通訊——無線電

查佩兄弟的托架式通信系統

之後,畫家摩爾斯發明了有線電報以及摩爾斯電碼,遠距離信息傳遞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決。

沒有它就沒有今天的通訊——無線電

摩爾斯電碼

但是有線電報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電纜的架設,尤其是需要進行洲際通訊時,必須鋪設海底電纜,費力又費錢,大西洋海底電纜耗時十年才架設完畢。

沒有它就沒有今天的通訊——無線電

大西洋海底電纜鋪設

終於,英國人麥克斯韋出現了,他提出了大名鼎鼎的麥克斯韋方程組,並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可是,電磁波這東西畢竟是看不見摸不著,這個方程也是無比深奧,當時根本沒有多少人相信。

沒有它就沒有今天的通訊——無線電

物理學家、數學家麥克斯韋

一個叫赫茲的人,對麥克斯韋方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通過實驗的方式證明了電磁波的存在。從那開始,世界上便有很多人,開始投身於用電磁波來傳送信息的研究,比如波波夫、特斯拉,當然也少不了後來被人們稱為無線電之父的馬可尼。

沒有它就沒有今天的通訊——無線電

馬可尼與自己的無線電設備合影

馬可尼從自家別墅裡實現隔空打鈴開始,到院子裡的信息傳遞實驗,再到隔著小山實現無線電通訊,一步步走得非常順利,但是當他把成果呈現給意大利政府時,卻沒有得到重視,於是他決定前往英國發展。

沒有它就沒有今天的通訊——無線電

馬可尼在英國進行無線電演示

在英國,馬可尼利用無線電的便利性,獲得了維多利亞女王的青睞,而他又有非常好的商業頭腦,為自己的發明申請了專利保護。可以說是發展得風生水起。

可是馬可尼並不滿足這樣的現狀,他要實現跨越大西洋的通訊,真正實現全球化的通訊網,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他是痴人說夢,因為就連證明了電磁波存在的赫茲,也認為這是不可能實現的。然而馬可尼卻做到了,讓人想不到的是,他用來架設天線的東西竟然是風箏。

沒有它就沒有今天的通訊——無線電

跨越大西洋無線通信中用到的風箏

無線電的發明讓我們人類的眼睛看得更遠,讓我們耳朵聽得更遠,看不見的電磁波架設起了無數的空中橋樑,幫助我們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從有線電報的出現到摩爾斯電碼的誕生,再到無線電通訊的發明,在一代代科學家的努力下,人類開啟了移動通訊的新紀元,讓地球村的概念從幻想變為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