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老師普遍打學生,沒聽說師生關係緊張,現在普遍不打了,反而經常聽到師生關係緊張的事件,為什麼?

疊翠聽風


探討師生關係緊張的問題之前,需要解決另一個隱藏問題,打罵學生是有利於孩子成長還是不利於孩子成長,對還是不對!?

我是一名大學教師,也是一個80後。經歷了打罵學生的年代,經歷了素質教育的時期,留學後經歷了極其嚴厲但是對我照顧備至的導師,也進過政府,幹過企業。現在,又回到大學校園,當了近4年的兼職輔導員和科研教師。我之前也是一名言語嚴厲甚至是過分的教師,最近在深刻的檢討自己,改變了一些,跟大家共勉。

堅決反對打或是言語侮辱學生。

打罵學生違法了基本人權!我國憲法規定,人的基本權力包括,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權利。注意這是基本權力。百度百科中人權定義為,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每個人按其本質和尊嚴享有或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我想這已經不需要再加額外說明,相互尊重是每個人都應該也必須應該做到的,跟年齡、知識水平、對錯是非、社會地位、經濟實力毫無關係。

打罵學生絕不是解決學生問題的有效途徑!棍棒出孝子,虎狼之師出高徒。善用棍棒的師傅,軍隊裡的體罰,以及虎爸虎媽,類似地成功學宣傳太多地出現在影視劇和小說,耳口相傳的家長裡短,甚至是主流媒體裡。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是僅僅個例,極其特殊的個例!孩子哭鬧被爸媽打死掐死的?學生惹事被老師扎針虐待的?大學教師強壓學生退學甚至出意外的?這些比起比起打罵下成龍成鳳的少麼,絕對更多!往往這些患有心理疾病,喪失學習動力,甚至造成極端的案例因為有負面影響,被當作家醜掩蓋了起來。可憐的是這些受傷的孩子。所以,助漲這種風氣真的十分愚蠢。

建議換位思考,如果遇到一個每天打罵的領導,您會發自內心的覺得這是他對您的恩賜麼,還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們天天抱怨工作中某個領導傻逼,某個領導沒有情商,某個領導只知道歇斯底里!奇怪了,到了孩子,學生身上,這就變得理應如此,順理成章。不要提自古以來中國,不要講恨鐵不成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才是正確的解答。

師生關係緊張的問題與打罵毫無關聯!

造成師生關係緊張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 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導致的唯英雄論的教育評價體系,從而普通學生得不到重視,學生認可學習無用論,失去對教育的基本尊重。我們國家30年來經濟高速發展,而大家從身邊耳聞目睹了無數白手起家到家財萬貫,一夜暴富的案例。針對每一個人而言,難免造成心理的落差和極度的羨慕。同時,造成了對成功人士、頂尖人才的膜拜。這種思想已經深入到教育層面,以及家長、老師的言傳身教中去。例如,高中裡這所學校,或這個老師,帶出來多少個考上985的,多少個清華北大。大學裡,就業率多少,畢業率多少,有多少優秀學生髮了論文、發了專利、拿了大獎,標準就是優秀的佔比多少!教育系統的領導、老師,很少關注普通學生的發展。但是,工廠裡的工人、技師是不是都是普通人,都是普通學生就業的?普通大眾的基本素質不提高,少數領導層的抱負能夠實現?少數精英不僅把大樓設計好,還能去碼磚!碼不好磚,再好的設計,樓能不倒?所以,國家、企業實現大發展,不能只做唯英雄式、唯成果論的教育,要關注普通大眾、普通學生的素質提升!普通學生得不到關注,自然有逆反情緒,以及學習無用觀點的認識,從而失去對教育以及教育者的尊重。

2. 孽愛和暴力兩極化摻雜的家庭教育導致的青少年心理脆弱和極端化,面對問題採取放棄或暴力。現在的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很差,這與家長的孽愛密不可分。溺愛的孩子,通常我行我素,認為世界上沒有人有權利批評我,看不起我,他們的言論和發洩是絕對自由的,但是很少意識到自己對別人的傷害以及自身所犯的錯誤對他人造成的損失,結果就是頂撞或是自我放飛。家長的暴力化教育方式也會產生同樣的效果。這種孩子一旦犯錯,他們會將批評他們的老師塑造成可怕的對象,對於批評教育會有反暴力傾向。


這些原因很複雜,這裡僅列舉兩個容易被忽視的。以此共勉。


大囧老師


得分人吧,我00的,媽媽也是老師,我小學的時候我媽就給我的老師說,不聽話就打,好好管教。我從小算是比較乖吧,基本沒捱過。直到初三,遇上了那個討厭的化學老師,他最討厭女生,只要是個女生他就討厭,我閨蜜是年級第一,但最多就是不被他翻白眼罷了,快考英語口語的時候,班主任在班裡看自習課,化學老師走進來,提著PVC管,滿臉不高興,因為那次考試(他帶三個重點班的化學),化學年級第一是一個普通班,那位老師特別棒,我那時候在及格線上下徘徊,在他那補了幾節課成績像爆炸函數一樣飆升(我爺爺是校長,那位老師看在我爺爺面子上才收我,他不辦班)。我的化學老師覺得沒面子,他又知道我在那位老師那補課,我剛好還離他比較近,他揮手就是一管子朝我腿上抽過來,直接把管子打斷了,我硬是忍住沒哭,蹭的一下站起來問他憑什麼打我,我們班主任也衝上來擋住我怕他再打,我氣的直接跑到我爺爺辦公室哭(除了班主任沒人知道我爺爺就是校長),我爺爺也氣的,讓人把他叫來狠狠的批評了一頓。打那以後,他天天上課對我呲著笑臉,一下課就特別和藹的問我有沒有聽懂用不用再講一遍,噁心死我了[黑線]

再說一個我高一沒分科時的班主任,他是年級組長兼學校教務主任,以嚴厲出名,不聽話的男生被打的那叫一個狠,但他的魅力在於,被打的人都覺得心服口服,比如一次考試,考差的人挨著去領板子(後來才知道是我們高中重點班的傳統,採取自願原則,心裡過不去的就去讓老師打上幾板子,不去也無所謂)他不打女生,但我實在是愧疚的不行覺得考這分實在對不起老師,強烈要求他給我一板子[捂臉]最後他終於同意了,說那就用五成的力打,然後,那一板子堪比當年化學老師的一管子,太疼了,但從那以後我再沒考過那麼低。他對男生真是超嚴格,我們年級第一的那個男生聰明且叛逆,不服管教,為了兄弟義氣一個人約別人打群架,老師知道後衝到現場幫他打了那場架,還為了保護他捱了混混好幾棍子,回學校後校方要開除他,老師為了保他被撤了主任和組長,打那之後他再也不叛逆了,成績一直很好,還考了空軍飛行員,同學聚會的時候他說要不是班主任,他可能早被開除在社會上混了,哪敢奢求當飛行員呢。分科後,我們一考不好就去辦公室領板子,有一次我地理考了第一,不用捱打,結果副校長來巡視,看我們排了一長溜領板子就對班主任說,你要是打累了我幫你打,然後開玩笑的那種拿著戒尺(教師節我們每個班給老師都送了戒尺)要打我,我說校長我這次考了第一,就別打我了吧,校長笑著說,我記得你,你上次沒考第一啊,而且你還偏科,你說該不該打。我說該。。。。。。後來我們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沒一個人怨過老師。

最後我想說,中學生很多都在叛逆期,這時候不好好管教會走歪路,尤其是男生,衝動易怒。別說什麼“講道理就行”,講道理就聽那就不叫叛逆期了,而且我們捱打是心甘情願的,這證明老師願意管你,願意對你的未來負責。老師和我們沒有血緣關係,但他們願意幫你成材,這點就很值得尊重。也許你會覺得我們上趕著討打很賤,但是我們知道自己的錯要自己承擔,今天挨的板子在高考放榜的時候、好成績到手的時候、心儀大學的通知書下來的時候又算得了什麼?我們只是想讓自己牢記教訓,不在一個坑裡跌倒兩次,高中生已經具備了是非觀,真動起手來老師不一定是對手。好的大學是社會的敲門磚,想少挨點社會的毒打,這是最省力的方式。


簫韶乆成


今天聽到同事抱怨,說週末被家長一通電話喊到學校,調查他女兒手機裡的零錢不見了。同事調查後發現原來是那姑娘自己找同學買作業抄用掉了。關鍵是,家長聽完竟然鬆了口氣說,不是被盜了就好。

沒被學生氣死,先被家長KO了!


迴歸正題,為什麼現在師生關係這麼緊張?

  1. 家長理念的變化。

記得我小時候在學校被老師餵了頓“小筍炒肉絲”(小竹根抽),手心腫了兩天,愣是沒敢和我媽說一聲。因為說了,很有可能再被打一頓。那時候的家長每天為了生計奔波,指望著兒子成龍,女兒成鳳的。誰家孩子成績好,那簡直是天大的臉面啊!老師要是說“你孩子哪沒做好”,不等老師動手,自己先上去揍一頓的。

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對於物質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一部分家長認為,學習好不代表以後會賺錢;一部分認為,家裡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了,孩子也沒必要那麼奮鬥了。所以家長覺得在學校開心就好。

2.教師地位的變化。

以前說起老師,覺得那都是高知識分子,遙不可及的感覺。還記得我老家的隔壁住著當時村上的小學老師,就為這事,小時候在同學中,面上都有光!現在呢,隔壁住個科學家都不能引起我心中任何波瀾。

信息時代的發展,各種職業都被清晰明瞭的展現,甚至連工資都一清二楚。上次去菜場買菜,菜攤上的大媽得知我是老師,馬上來了句,聽說你們一年多少多少工資。神了!比我知道的還清楚呢!教師已走下神壇,毫無神秘感可言。

3.法律條文的完善。

法制社會的發展,讓每個人都越來越重視自己的權利。再加上個別害群之馬的教師,導致社會對於教師的印象大大減分。

所以可能是正常的懲罰,經過孩子的適當誇大,再經過自己內心的一層濾鏡,一些家長就變得有些敏感。老師的一個舉動,比如說拍了一下孩子的背,就會被放大。

4.媒體渲染效果。

其實在學校工作這麼多年,碰到的家長形形色色,但是家校關係並沒有媒體報道的那般緊張。

大多數的家長是通情達理,相信老師的。大多數的老師也是秉著對孩子負責的態度來教書育人的。


最後我覺得:只要家長和老師保持一致的目標,那就是戰友。或許中途偶有矛盾,也能正常化解。


熊寶老師


哎,說一說自己的親身感受吧!座標江蘇省三線城市市區,畢業後找了個國企單位,上著朝九晚五的班,由於近期準備買房,家裡面資金稍微週轉不過來,故去了我同學開的輔導班每天晚上做兼職老師。

做了差不多兩個多月,對這邊大部分孩子的感受就——家教不嚴,學校老師要求不嚴(孩子在家裡面被寵上天的那種),不肯學習,不願意被教導,不願意吸收新事物,學習新知識(星期六下午講的數學知識點,星期一晚上做類似的題目,就數字改了一下就不會寫了)。好幾次被氣急了,批評了他們,女的嬌嬌滴滴的假哭,男的一臉無所謂。

最後找了他們家長聊學習。家長把我拉到一旁說——老師,我們的孩子現在處於叛逆期,不能批評呀!要照顧孩子的情緒,和他談心交朋友。。。。。。我聽了瞬間就凌亂了,怎麼會有這種家長?家長怎麼會有這樣的思想?叛逆期就可以不學習了?不學習了老師批評都不行了?老師要和學生做朋友?難道處於叛逆期的學生都要把他們當幼兒園的孩子?哄著?

最後,我同學也找我說,我對他們太嚴格了,他們學校老師都沒有我對他們嚴格,最後他們不來了,損失就大了!其實我對他們真的不嚴格,寫作業的時候不能交頭接耳,自己寫自己的作業。不能隨便下位置,從前後左右人借東西要經過老師允許。就這些簡單的要求,嚴格?

最後,我真的想通了,這群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獨一無二,認為現在孩子還小,等再大一點就懂事了,學習自然而然就好了。我無語了,小的時候如果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長大後就算他懂事了,想學習了,可是真的能學好嗎?如果學習真的像他們想象的那麼簡單,那麼豈不是所有人都上清華,北大,985,211了?師生關係緊張就是有這群自認為讀過幾年書,認為學校老師不行,不懂因材施教,我家孩子哪有那麼差,我們家孩子好著呢。不能批評,要鼓勵,表揚,要和我們家孩子交心,走進孩子的內心,和他成為朋友。我一口鹽汽水噴死你,老師就是老師,學生就是學生,如果老師不能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及時糾正他們,放任他們的壞習慣而不管不問,豈能為人師?


cf一飛沖天


以前的社會是尊師重道的,家長信奉的是棍棒出孝子的真理。現在的社會對老師是普遍蔑視的,家長口頭上說讓老師好好管孩子,但是如果老師真動孩子一巴掌,家長會不依不饒地把這個老師搞到底。

這與社會文化環境的大變化是有關係的。

我上小學的時候,一個教自然的老師,對我是非常不客氣。我那時是一個勤奮刻苦學習的孩子,不知道這個老師為什麼會對我如此的做法。我那個時候的小學老師有大半天不在班級是正常現象。有一天班級已經亂成了一鍋粥,我坐在班級前排實在忍受不了了,就拿著書本兒繞到班級後面,想從另一個方向上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可是正巧這節自然課老師剛好進班級,看到了我在地上走,就把我叫出去一頓胖揍。我也只能十分委屈地,什麼也不敢說。多年以後小學建立了班級群,同學們在一起聊的時候還提到了這件事情,說自然課,我是被自然老師收拾的最多的同學之一。而我可是當時班級裡數一數二的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啊。而我那個時候受到老師的這種處理,回家自然是不敢和父母說的,只能忍在肚子裡。

我僅舉自己在小學時候的一件事例來證明,當初老師是可以打學生的,而師生關係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緊張。

可是現在提倡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係。老師要民主平等對待學生,反過來學生也要也要尊重老師。老師民主平等對待學生的反面案例會被社會無限放大,而學生尊重老師的反面案例卻鮮有報道。這種媒體輿論報道方向也在側面把現在的師生緊張關係放大到更加嚴重的地步。

比如說,我現在在一個縣城的高中教學,擔任班主任。如果我按照現在的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來處理對待學生的話,那我這個班主任就不用幹了。你連起碼的震懾住學生都做不到。可以有準備地、有選擇性地對某些學生實行一些特殊的手段來震懾住另一些學生。

我做一個不恰當的比喻,現在的老師就猶如在刀尖上跳舞,膽戰心驚地傳道授業解惑。按照現在所謂的師德來衡量教師,我相信沒有幾個能過關。

老師社會地位的降低,輿論報道的偏向,家長的不講理,社會的不理性等綜合因素共同造成了現在這個問題。


海哥聊高中語文


記得2007屆我的一個學生 他很頑劣 剛批評完還犯 我很生氣 為了讓他改正錯誤 好好學習 就經常收拾他 也就是現在說的 打 有時候用手用腳 有時候用笤帚 後來他犯的錯誤越來越少 我也不用這種方式啦 其實打人也挺累的 耗費精力體力 因為得邊說邊打 後來畢業了 有一次 他給我打電話 說 老師 當時你打我 我也挺生氣的 現在我明白了 你那都是為我好 現在真想讓你再打我一頓啊 聽了這話 我很欣慰 不是每個捱打的孩子都能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的 也不是每個孩子都靠打才能教育明白的 這都是相互的


塵緣若夢22577945


我家女兒現在高二,初三時候那個英語老師嚴格的不得了,動輒打手心,老實說我女兒從小到大沒被這麼打過,有時候連握筆都疼的,不過我們家長沒有一個有意見的,那個老師確實教的好,也不補課也不收禮,打你小孩是為了小孩好,不管不教不打不罵才要著急呢,不懂現在有些家長怎麼了?小孩子就好像將來要做皇帝一樣,碰不得罵不得,唉,怎麼成人?


歲月靜好265130886


這問題還真是這樣,記得以前我同村上一年級幾個學生,因為玩火被老師拿苕帚打,苕帚都打爛了,屁股紅腫,放學還不敢回家,怕被家長知道打二遍,隔一晚上才被家長找到,我也被老師用抬水棍子抽過,可現在聚到一起討論此事就覺得好笑,沒有一點記恨老師想法,就當是童年的趣事,不想現在,什麼陰影啦,心理障礙啦,人性扭曲啦這不都是所謂的磚家人云及雲給孩子找的藉口嗎?直接是荒唐!


傻子醉酒說夢話


因為那時候被打的孩子現在是孩子的父母,減去無理取鬧的,那至少還有一半家長是因為童年的陰影而潛意識的影響到孩子的判斷,例如說我,我現在還記得那時候小學因為被老師冤枉被罰站在教室門口上課一個月,交早餐錢不給吃早餐,被逼認錯的事,這還是市重點小學重點班,就這事我覺得我能懷疑老師這種職業一輩子。


湯勺DEsky


我是一名普通高中的老師,面對的學生都是成績不好的,考不上重點的那部分。這些孩子怎麼說呢,有一部分雖然成績不好,但是還算仁義,上課雖然不聽課,但是也不氣人。大部分的孩子呢,都是留守兒童長大的,家裡不是父母外出打工,就是離異喪偶,總之是沒人管,上課不是吃東西就是玩手機看大書,睡覺侃大山就是不學習,當然學校要求是不能睡覺違紀等,所以呢,每次上課就是我與學生的各種大戰,講兩分鐘課維持一下紀律,再講一會再叫醒趴桌子的同學,沒收幾個手機,幾本大書,總之一節課講不了多少,就算精心準備,也沒法講出理想的效果,不敢打,不敢罵,就這麼將就著,學生的家長呢,請了人家沒時間來,來了人家管不了,就扔下一句,老師你可勁收拾,我家孩子就交給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