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規模的青麥源,如何在疫情衝擊下保持現金流健康?

14億規模的青麥源,如何在疫情衝擊下保持現金流健康?

疫情下的餐飲業遭受重創,做企業端的食材配送企業也跟著停滯。而青麥源集團作為集餐飲、食材配送、種植...等多元化業務為一體的企業,雖然營收下降了但公司的現金流幾乎沒有受到影響,甚至一直處在開業狀態。觀麥採訪了廣州市青麥源餐飲管理服務有限公司(下稱“青麥源”)的採購總監王懷光先生,藉此一探青麥源在本次疫情中如何保持健康現金流,抗疫中客戶的需求有了哪些變化,未來如何進行多元化發展。

01

客戶復工率高,現金流健康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青麥源,青麥源成立於2005年,是一家集食堂承包、食材配送、種植養殖、淨菜加工、團體配餐、廚務策劃為一體的綜合性餐飲服務公司。公司致力於專業為政府機關單位、金融單位、事業單位、國企、央企、外資企業、學校、房地產公司等飯堂提供食材和餐飲服務,公司現服務企業200多家,日供餐達20萬人次,現有員工近1000人。青麥源2019年營業收入近14億,同時也是廣州市農業龍頭企業、全國團餐百強企業。

14億規模的青麥源,如何在疫情衝擊下保持現金流健康?

▲青麥源的辦公室

在採訪中,我們首先問到疫情對青麥源的影響,意料之外的是王懷光說:“我們青麥源,目前現金流沒有受到影響,但是利潤肯定減少了的。”青麥源是如何能夠在大行業受到嚴重衝擊時,還能自信淡然的說出現金流未受影響呢?

14億規模的青麥源,如何在疫情衝擊下保持現金流健康?

▲青麥源配送車隊

王懷光向麥子君介紹了青麥源的復工情況,從疫情蔓延到現在,青麥源在初三就實現全員復工。食材配送業務方面,企業客戶開業的主要60%左右,目前主要配送公安局、醫院、部隊、養老機構、監獄等單位,訂單量達到疫情前40%的水平。其中部分客戶屬於奮戰抗疫前線的單位,由於抗擊疫情值班或增加人手,這部分客戶的訂單量出現了超過200%的漲幅。

14億規模的青麥源,如何在疫情衝擊下保持現金流健康?

▲青麥源使用了觀麥溯源系統(文末免費申請試用)

除了客戶復工率高訂單需求相對多,青麥源也緊跟趨勢佈局了C端的食材配送業務,來增加營業收入。其實在2019年2月份青麥源就在為入局C端配送做準備,但當時只有少量的訂單,月流水只有幾萬元,但目前C端配送業務月流水達200百萬。在疫情結束之後C端配送訂單量是否會出現下降時,王懷光表示,訂單的不一定會大幅降到之前的水平。因為客戶可能會養成消費習慣,在服務得到客戶的認可後,青麥源在C端業務將可以保持有穩定的訂單。

14億規模的青麥源,如何在疫情衝擊下保持現金流健康?

▲青麥源承包的食堂 餐品

在團餐業務方面,目前青麥源服務的客戶大約有60%復工。因為團餐的客戶也偏向於為政府單位、國企、央企的,他們復工率和時間相較其他行業更早,所以青麥源的業務量能達到還不錯的程度。

麥子君還了解到青麥源的客戶沒有涉及社會餐飲客戶,眾所周知社會餐飲是目前受到影響最嚴重的企業之一,正是這樣也使青麥源在此次疫情的損失減少。

14億規模的青麥源,如何在疫情衝擊下保持現金流健康?

▲青麥源2019年會慶典

麥子君總結下來,一是青麥源不管是食配還是團餐的客戶類型,大部分是有著穩定需求的政府單位,其次青麥源有規劃的摒棄了相對風險高的客戶,三是提前佈局了C端配送業務。所以在疫情下,青麥源的營收還能保持還不錯的狀態,也就是說只是利潤減少了,甚至沒有虧損。

02

抗擊疫情,準備充分

而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青麥源組織有度,多方面都快速形成了應對措施。

在食材供應方面,作為採購負責人的王懷光告訴麥子君,青麥源在疫情爆發之前,倉庫就預先儲存了400噸食材。由於防疫需要進行交通管制最嚴格的時候,大部分地區的食材無法暢通運輸,但青麥源靠著提前儲存的食材,基本能滿足供應。有少量食材缺少時,通過協商更換即可。

14億規模的青麥源,如何在疫情衝擊下保持現金流健康?

▲王懷光獲“感動青麥源人物”

針對食配企業的採購,王懷光分享了他的一些觀點。食配企業要加強與中國農業大省對接(例如雲南,貴州,山東),進行點對點的採購,確保農民的食材從農田直接到餐桌。密切關注政府對農業的支持政策,加強與政府對接交流,抓住機會拿下采購渠道。一方面可以獲得更多采購資源,另一方面促進農產品流通。

14億規模的青麥源,如何在疫情衝擊下保持現金流健康?

▲青麥源採購團隊

疫情期間,青麥源的一些客戶也採取了特殊的防疫措施,並對青麥源提出了一些防護要求。王懷光告訴麥子君,所有食材在進入特種單位大門之前,必須先經過一個消毒車間的消毒,配送人員要經過測體溫和消毒,並且配送人員不能與單位人員進行接觸,自行清點卸貨。而送往醫院的食材,需要用醫院指定的真空消毒袋密封包裝,並且進入醫院的消毒機器進行消毒。

14億規模的青麥源,如何在疫情衝擊下保持現金流健康?

而青麥源為了讓客戶放心也做了充足準備,除了給一線配送人員提供一次性醫用口罩作為防護裝備,採購部門還提升了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範要求,包括跟單員、打單文員以及司機都要求佩戴正規醫用防護口罩,監督正確洗手,每天測量體溫,並嚴格執行每天清潔消毒運送車輛、保溫箱、蔬菜筐等。對食堂工作人員進行防疫措施培訓,規定進食堂的路徑流程,就餐的要求等。

14億規模的青麥源,如何在疫情衝擊下保持現金流健康?

▲青麥源工作人員消毒記錄

此外,青麥源使用觀麥系統,保證線上下單,疫情期間線下“無接觸”的配送服務。王懷光說,觀麥系統在使用的過程中,體現了智能化系統的優勢,為青麥源減少人力、增加效率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據青麥源總結, 疫情期間之所以一直能保障順利履約主要在於食材供應鏈的穩定性:

(一)是貨源比較穩定,可以實現各類新鮮食材的及時供應;

(二)是即便有些商家惡意哄抬物價,但青麥源憑著15年建立起來的好口碑,保證了即使在春節和疫情疊加的情況下,仍然保障大部分食材的價格保持平穩狀態;

(三)是物流配送有保障,春節期間是不打烊的,很多采購人員和配送人員依然堅守在第一線,保障客戶在特殊期間也可以吃上健康新鮮的食材。

03

拓展全國食配合夥人,發力C端配送

這一場疫情終結結束,青麥源的戰略是否會因經歷了這場戰役而有所調整呢?王懷光在採訪中答到,在去年3月份青麥源就在新建8500平方米的配送基地,意在打造集倉儲、運營、標準化等為一體的智能化物流園。未來青麥源也將更加重視食品採購儲存,目前已經與廣州市番禺區業局積極對接,政府鼓勵廣州市餐飲食材龍頭企業,扶持農業種植銷售發展,給予企業各方信息指導。

14億規模的青麥源,如何在疫情衝擊下保持現金流健康?

▲青麥源自建的種植基地

未來生鮮新零售將走向全渠道發展,線上線下加速轉化,而供應鏈將是未來生鮮零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企業需要打造更完善的供應鏈能力和智能技術壁壘,食材配送企業要具備標準化供應和品質控制能力。青麥源將緊跟趨勢,發展多元化業務,C端配送業務也將成為青麥源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將圍繞方面進行更多佈局。

青麥源有上市的打算,但上市的審批流程很長,達到目標也需要下更多的功夫。未來青麥源將以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做好服務,打好根基為主要方向,做好自己的品牌,逐漸擴大規模。

14億規模的青麥源,如何在疫情衝擊下保持現金流健康?

▲青麥源的檢測中心

王懷光透露,目前在全國佈局的超級合夥人項目已取得初步成效,合夥人項目為青麥源為與合夥人訂立合同,青麥源提供資金、技術支持或參與經營幫助合夥人進行食材配送創業,青麥源與地區合夥人協商確定利潤分紅。

目前合夥人項目已佈局將近三年,在江西、廣東、湖南、海南等地發展了近百名合夥人,模式已得到了有效的印證。而在疫情期間,青麥源一直對合夥人進行線上培訓,講師陣容包括內部資深高管和外聘講師等。王懷光說,餐飲食材行業是一塊大蛋糕,我們需要和有資源、有想法的創業人一起分享,未來將會加大全國合夥人的招募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