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少女撿到“傳家寶”當嫁妝,專家:不捐是犯罪,捐後獎勵68元

據許慎《說文解字》中解釋“瓷”為:“瓦器,從瓦次。”。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古代是手藝人的天下,各種令人驚豔的手工藝品,是如今的機器器械等所能夠仿其形,但卻不能夠仿其神的,而在經過了千百年的沉澱之後,那些古代的工藝品如今便成了價值連城的古董。

17歲少女撿到“傳家寶”當嫁妝,專家:不捐是犯罪,捐後獎勵68元

17歲少女撿到“傳家寶”當嫁妝,專家:不捐是犯罪!捐後獎勵68元。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事情的經過。

中國瓷器享譽盛名,宋代龍泉窯一瓷器留下傳奇故事

瓷器在中國歷史上,一直都享譽盛名,瓷器的發展歷經數代,其鼎盛時期,當屬兩宋時期。說起宋代瓷器,人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官哥汝鈞定”五大名窯,因它們存世稀少,因此如今是價值連城。

在兩宋時期有六大窯系,而其中要論燒造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廣的瓷器,非龍泉窯莫屬,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00多年前,在宋代時達到了巔峰。龍泉窯以燒製青瓷聞名,由於主要的產地在浙江龍泉市而得名。

據趙彥衛《雲麓漫鈔》記載: “青瓷器皆雲出自李王,號秘色。又曰出餞王。今處之龍泉出者,色粉青,越乃艾色。”

這清楚地指出了秘色瓷的出處、龍泉的特點以及龍泉與越窯的釉色差別。

龍泉之質,溫如玉、清如冰、色蔥翠。從存世量來說,元明清的龍泉瓷較多,至清初走向衰落,而宋代的精品卻是少之又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南宋龍泉滴舟”,現世時還有一段傳奇的故事。

17歲少女撿到“傳家寶”當嫁妝,專家:不捐是犯罪,捐後獎勵68元

龍泉蘭巨鄉擁有著相當久遠的歷史,在清代是屬於劍池十六都,在蘭巨鄉還有一個鯉魚寨,是龍泉十八寨之一,在寨下有一個上嚴兒村,在這裡留下了宋、元、明代龍泉青瓷古窯遺址共16處,而我們今天要說“南宋青瓷滴舟”,就出土於這裡。

上山割草,卻意外帶回了一件“傳家寶”

故事的開始,要把時間推移到1954年的春天,家住上嚴兒村何招弟,是一個貧窮人家的女孩,她像往常一樣吃完早飯後便來到了山腳下打豬籠草,那天下了雨,泥路很滑,何招弟想要儘快的割完草回去。

就在他日常的勞作過程之中,意外的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物品。當時,女孩正在挖一種名為黃花草的植物,然而就在她挖掘的過程中,她的鐮刀卻撞到了一個堅硬的東西,這讓她意外的發現了一個沒見過的東西,那東西通體呈現綠色,形狀就像一艘小船,並且看上去很好看的樣子,於是女孩想也沒想就將其帶回家了。

而當何招弟的爺爺看到這個東西時,他發現這個東西的胎質細膩潔白,並且其釉層肥厚呈粉青色,並且其造型上運用寫實手法,將一件文房用品,塑造成了一葉飄蕩在水面上的扁舟。在船艙內還有兩人端坐閒話,而艙外有位身著蓑衣的船伕,他正攀爬篷頂,欲取下上面的斗笠。

人物的形象是靜中有動,動中寓靜,給人以一種靜謐的鄉野氣息,於是她爺爺當即表示那不是普通之物,感覺是個老物件,而何招弟的母親一聽到是值錢的物品,便趕緊將其藏了起來,想給以後的女孩當傳家寶。

事情“敗露”,專家說不捐就是犯罪

然而,在鄉下撿到寶的事情基本上是瞞不住什麼人的,一些有眼力勁的老輩都說這是一件寶貝,要何招弟好好收著,以後說不定還能當嫁妝用,這件事情就在鄉親們口口相傳下,傳到了龍泉鄉文物管理部門耳中。

17歲少女撿到“傳家寶”當嫁妝,專家:不捐是犯罪,捐後獎勵68元

有一個文物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他一聽但事情的原委,便覺得肯定是件文物,於是他馬上帶著幾位專家,趕到上何招弟的家裡,讓她把“傳家寶”拿出來仔細鑑定一番。經過專家們最終確認,這是一件南宋龍泉窯青瓷,是國寶級文物!

幾位專家很嚴肅地向何家人說:“這東西你們不能私藏,必須要交給國家,不然的話就屬於犯法。”而何招弟聽完悵然若失,儘管她對這件漂亮的小物件很捨不得,但犯罪的事她可不敢幹,於是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跟著母親去到縣裡,把瓷器主動的捐獻了出去,後來還獲得68元的獎勵,在當時68元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何招弟一家也是很滿足了。

不過,令人沒想到的是,這件當時不起眼的“窯底貨”,被送到上級部門並展覽之後,卻得到了海內外專業人士以及識貨的民眾們的一致肯定。而它也因此身份大變,被當成國寶收入了浙江博物館,命名為南宋龍泉窯舟形硯滴。

多年後再見“傳家寶”,如今已成鎮館之寶

在多年後,當年的女孩也已經變成了老婦。一次意外,讓她聽到了浙江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龍泉窯舟形硯滴,而這件享有盛譽的龍泉窯青瓷珍品,既非清宮舊藏,同時也非來自高等級墓葬,它一亮相,就獲得了國內陶瓷專家們的一致推崇。它是在20世紀60年代,由一位百姓在浙江龍泉,一個叫上嚴兒的古窯址遺址中撿到的。

當聽到這個消息時,老婦便知道那就是她當年撿到的小船,多年來她一直想再看看這件與她有別樣緣分的國寶。於是,在文物局的幫助之下,她再次的見到了小船。

原來,這個小船是硯滴。硯滴也被稱為水注,是一種文房用品,多用於為硯臺磨墨添水。其早期多為銅質,而後來才有了瓷質。

17歲少女撿到“傳家寶”當嫁妝,專家:不捐是犯罪,捐後獎勵68元

硯滴的“前身”應該是水盂,它們的功能是和墨添水。硯滴往往有兩個孔口,分別為注水口與控制口,注入水量的多少以及緩急,可以由人手指按捺的輕重啟合,來做精準的控制,因此也曾風靡一時。

據《飲流齋說瓷》記載:“水滴,像形者,其制甚古,蟾滴、龜滴由來已久,古者以銅、後世以瓷。明時有蹲龍、寶象諸狀,凡作物形而貯水不多則名日滴,不名曰盂。”

而讓何招弟沒想到的是,曾經的女孩無意撿到的小船,竟然成為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據專家介紹,其拍賣的價格一般都在1000萬以上!

浙江博物館是這樣描述這件南宋龍泉窯舟形硯滴的:龍泉窯是飲譽中外的青瓷名窯......造型上運用了寫實手法,將一件文房用品塑造成了一葉飄蕩在水面上的扁舟……給人以一種靜謐的鄉野氣息,像此器這樣造型奇特、內涵豐富而又做工考究、釉色美麗的硯滴,是絕無僅有的。

小結

當有人問她為什麼上交時,何招弟也比較老實的回答說,她說當時有位專家告訴她,這東西撿到不上交是犯法的,自己因為這句話嚇得晚上都睡不著,最終就決定交了,並且當時給的獎金也不是個小數字,自己也因此而開心了很久,而現在自己知道其價值之後也不後悔。

在見到了牽掛半生的寶貝之後,博物館詢問何招弟夫婦需不需要幫助,何招弟只是笑著說:“我倆有工資,不需要幫助,能合一張影就已經滿足了。”

17歲少女撿到“傳家寶”當嫁妝,專家:不捐是犯罪,捐後獎勵68元

當年的少女與國寶之間的故事,也由此落下了帷幕。對於當年意外的撿到的這個不得了的古董,何招弟也是表示對於其價值也並沒有太大的在意,只是覺得那是以前的回憶,當成瞭如同玩具一般的物品,一直記在心中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