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平時的飲用水需要淨化後喝嗎?

用戶1203361603406


家用淨水機無疑成為了安全飲水的首選方案。使用過淨水器的都知道,淨水器濾芯過濾水中汙染物的原理,是它們具有比汙染物更小的孔徑來截留水中的汙染物,我們家用的反滲透淨水器過濾孔徑約為0.1~1納米,而目前中國疾控中心發佈新型冠狀病毒直徑為100納米左右,

不但在這特殊事件,淨水器能保證我們飲用水安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家用的反滲透淨水器,還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病毒、細菌、有機物(農藥、激素)、無機物、重金屬離子和放射性物質,去除率在99.99以上。

淨水器成為家庭飲水安全的一道防護網

同時,也要做好個人防護,勤洗手,勤通風,對房間角落定期消毒,




夢如人生53746800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不屬於“通過飲用水傳播的病原體”。

但有醫院在確診新冠病毒的病人排洩物中檢測出冠狀病毒陽性結果,應該對水源檢測給予更多的關注。

病毒和消毒會影響水質嗎?

  我國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雖然沒有明確規定病毒的最高允許濃度,但在《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有對消毒和濁度有嚴格規定,保證了飲用水處理工藝對病毒的去除和滅活。國家衛健委和疾控中心最新編寫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中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 30分鐘以及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而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我國城市供水主要採取的就是氯消毒技術。

  在疫情期間,需要強化水廠消毒工藝,保障管網水餘氯量,病毒滅活效果主要取決於消毒劑的類型以及消毒工藝的CT值,在保證去除病毒的同時,控制管網中的餘氯量,保證自來水的生物安全性。生態環境部累計對10000多個飲用水源進行監測,未發現受疫情防控影響飲用水源地水質情況,並對1000多個飲用水源開展餘氯監測,均低於自來水廠標準(0.3mg/L)。加強常規處理工藝的運行管理,控制濾水濁度降低到0.3NTU以下,有利於對病毒進行控制。


縱橫交錯兮天下之局


正值新冠肺炎病毒高峰期間,平常的防疫手段必不可少。對於在疫情高發地區,我們喝的飲用水也是重點關注方面!西屋淨飲一體機的淨化效果還是不錯的,用的是RO反滲透技術,過濾精度達到0.0001微米,這種程度接近於蒸餾水或是純水,這種飲用水對於人體有很大的健康效果,五重過濾足以達到健康飲用水的標準,飲用淨化後的水對疫情期間的體內防疫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習武年華


目前國家標準出廠水餘氯為0.3-4.0mg/l,根據重慶水域的水質情況,供水企業冬季一般出廠水餘氯在0.5-0.8mg/l之間。疫情期間為確保水質安全,出廠水餘氯平均值控制在0.7mg/l左右,符合國家規範要求,無需所謂“靜置揮發”或淨化,煮沸後晾冷即可,市民可以放心飲用。


中老年講壇


您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您:飲用水不用進化的。國家規定飲用水活水,流通水都是過濾處理過的,如果水被外界汙染,死水,正常下我們在家使用的自來水都是可以直接使用的,不會被疫情汙染的,可以用於清洗和加熱飲用,希望這個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単眼看世界


新冠肺炎的2大傳播路徑

①飛沫傳播

②氣溶膠傳播

③接觸傳播

飲用水的淨化與否和新冠肺炎的傳播沒有直接性的關係。淨化後再飲用對我們的健康有益,自來水燒開可以殺死一些病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