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錶是不是“智商稅”?有沒有“性價比”?

名錶是不是“智商稅”?有沒有“性價比”?

[腕錶之家 鐘錶技術] 前一陣,我學了一個新詞,叫“智商稅”,指的是,在買東西時,缺乏判斷能力,也就是低智商的表現,花了冤枉錢,這些冤枉錢就被認為是繳了低智商稅。現在“智商稅”這個詞很火,很多東西都被認為是“智商稅”。

名表是不是“智商税”?有没有“性价比”?

勞力士紅字海使126600

我看到有人提出,奢侈品是不是智商稅?名錶是不是智商稅?說白了就是認為,買奢侈品、買名錶是花冤枉錢,不值當,浪費錢。有人從名錶的工藝、戴名錶可以拓展人脈上,進行反駁。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藉此也想說一些實在的。

名表是不是“智商税”?有没有“性价比”?

百年靈璞雅B01

名錶不是智商稅,因為人都是愛美的。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都是追求美好事物的。有人說,名錶是男人的珠寶,我覺得說的非常對。雖然像卡地亞、寶格麗、tiffany等珠寶品牌,都有各種男士手鐲、項鍊等首飾。但一個男人,最常戴的裝飾品,一個是戒指(婚戒),一個就是名錶(手鐲、項鍊肯定還是少數)。各種名錶,有的是在外觀設計上下功夫,有的是注重機芯和打磨,不管是外觀還是機芯,都是為了追求美,越精美,價格就越高。名錶作為男人為數不多的“裝飾品”,戴上讓自己的手腕不突兀,更漂亮、個性(另外,可以順便看個時間)。不管是戴名錶、背名包、穿奢侈品牌的衣服,誰都願意讓自己好看一些。

名表是不是“智商税”?有没有“性价比”?

歐米茄手動超霸月之暗面阿波羅8號

名錶只是一個“玩具”。

有人認為名錶是“智商稅”,是因為名錶沒有用,智能表、電子錶“秒殺”機械錶。沒錯,名錶真的沒有用,它只是一個“玩具”。小孩玩玩具汽車,大人就要玩真車。一輛性能車,少則200、300匹,多則400、500匹馬力,這麼多過剩的馬力,正常行駛,120限速,根本沒有用,就是為了爽,為了玩呀。有人喜歡車,有人喜歡攝影,有人喜歡音響,有人喜歡菸斗,有人喜歡釣魚,有人喜歡養鳥養龜,每一個都是燒錢的,就是為了讓自己開心。況且,名錶除了精美好看,是真的沒有什麼不可替代的“功能”,完全就是很貴很精美的“玩具”,但人活一輩子,誰還沒有個愛好呢?

名表是不是“智商税”?有没有“性价比”?

積家大師小丑

要是什麼都講“有用”,有“性價比”,那奧拓早把奧迪乾死了,反正都是4個輪子,能坐人能跑,能上高速。奧拓夠用了,還買啥奧迪?

即使“被稅”,也被“稅”的很舒服。

經常買表的鐘表愛好者,必然都有一定經濟條件。不然幾萬、十幾萬乃至幾十萬的表,不是說買就買的。除了生下來就有錢的人(富二代),我想絕大部分人的錢,都是一步一個腳印,憑本事打拼出來的。甚至要付出超過一般人的努力和辛苦,或者承擔更大經營、投資風險。掙到的錢,買喜歡的東西,提高生活水平。有人說,就算是“智商稅”,我也被“稅”的很舒服,這句話我是贊同的。買喜歡的東西,喜歡的表,讓我覺得這一階段的辛苦是值得的,有回報的,同時為了更高的目標,繼續努力賺錢。人平平淡淡夠花就行是一輩子,忙忙碌碌使勁賺錢也是一輩子,就看怎麼選了。

名表是不是“智商税”?有没有“性价比”?

萬國噴火世界時

但有一點,我想說,現在很多年輕人,經常超出自己的能力去消費,這非常不好。因為不論日後是,買房,成家,還是創業,投資,都是要花很多錢的。名錶、奢侈品,作為“錦上添花”的裝飾品,還是要在打下一定的經濟基礎之後,再去滿足自己的喜好。不然真到了該用錢的時候,拿不出,就誤了大事。

名錶沒有“性價比”

我曾經在一個汽車論壇上看到一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對話。

一個人說,我朋友花了幾十萬,買了某某車,我真是想不明白,他怎麼會買這個車,真是不值。下面網友回覆他說,你想不明白就對了,人家又沒花你家錢,為什麼要你想明白。買表真是一樣的道理呀。

名表是不是“智商税”?有没有“性价比”?

卡地亞鑰匙神秘指針

車子好歹還能比一比性能,看看發動機,變速箱,零百加速時間,油耗高低,舒適配置全不全,碰撞成績是好是壞。名錶,不是比性能高低的,就是看一看外觀符不符合審美,功能和機芯打磨滿不滿意。各種功能也都是為了增加手錶的精美和複雜,大多沒有實際用途(日曆有些用)。走時誤差快幾秒,慢幾秒對機械錶來說,都無所謂。同一個價位,是買了勞力士還是歐米茄,買了萬國還是積家,或者買了冷門小眾,沒有買對了,還是買錯了,只要買你喜歡的就OK了,就是各花入個眼的事情。

名表是不是“智商税”?有没有“性价比”?

很多新玩家會過於考慮所謂品牌高低、保值與否,沒有什麼必要。考慮品牌和保值的話,只有那幾個熱炒的牌子和型號可以買,其他絕大部分的手錶都不能碰,就算你再喜歡也不能買,這樣買表就完全沒有樂趣了。

名表是不是“智商税”?有没有“性价比”?

朗格1月相38.5毫米版本

“懂表”真的是一個偽命題,經常有人會說,懂表的人都買XXX,或者,買XXX的都是不懂表的。名錶就是一個裝飾品,只要錢到位,買自己看著喜歡的,有什麼懂和不懂?誰都是買著買著就瞭解的多了,買著買著就有自己的主見和風格了。只是進一步瞭解名錶知識、歷史,會增加更多樂趣,你會發現各家名錶,從天梭浪琴到PP、VC,各個名錶都有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名表是不是“智商税”?有没有“性价比”?

真力時DEFY芝麻鏈陀飛輪

名錶沒有“性價比”,為什麼我們還會說“性價比”?

名錶、奢侈品沒有性價比。但在面對選擇時,可能就要談到“性價比”了。比如,勞力士114300和歐米茄海馬300米鋼鏈版放在一起,都是公價4萬多的表,都很好。有人可能會想,歐米茄海馬300米是潛水錶,陶瓷圈,機芯15000高斯防磁,性價比更高一些(換個角度,就可能是114300性價比高)。再比如,百達翡麗5170和朗格DATO放在一起,可能會想,PP和朗格都是頂級的,5170和DATO都最頂級的計時錶,DATO價格會更好一些,所以覺得DATO性價比高一些(同樣,換個角度,可能5170就更有優勢)。

名表是不是“智商税”?有没有“性价比”?

百達翡麗5170P

但如果說,我就喜歡114300和5170,別的表看著就不舒服。那買就對了,完全不用考慮其他的。不然,勉強買的東西,買回去也得鬧心。(圖/文 腕錶之家 炎彈平)

PS.

1、有人說,奢侈品就是用來拉開人之間的差距的,我覺得這話沒錯。但一個人的財富,我覺得主要還是看,流動資金和可投資資產(如果是剛需住房,很難變現)。單純戴個表、穿個奢侈品牌的衣服,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2、有人覺得加價買表是“智商稅”,這個問題我保留意見,因為不光是名錶,車,包,鞋子,很多領域都有加價、配貨、捆綁的情況。這個還是看個人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