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大家都被易中天的一篇文章刷屏了。

名字叫《武漢鉚起,馬屁精滾開》。

快言快語,直指要害。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不少網友驚訝。

“這還是那個《百家講壇》的易中天嗎?”

“以前不是以幽默風趣著稱的嗎?怎麼這篇文章,筆鋒這麼狠?”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看來很多人完全不瞭解易中天,以為他的火,只是靠把歷史故事講成段子。

其實他一直是個敢說話的狠角色。

他今年已經73歲了。

這篇疫情文章開頭,他先表達了不喜歡喊“武漢加油”。

為什麼不喜歡?

因為“武漢和湖北已經竭盡所能,你讓他們上哪兒加油去?”

一線醫護人員和一線基層幹部、公安幹警都已經到了極限。

他狠狠地罵道:“不要再宣傳什麼懷孕的護士、流產的醫生堅守崗位之類。那才真是吃人血饅頭!”

其中懷孕護士指的是這個新聞。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流產醫生指的是這個新聞。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它們和我幾天前寫的孤寡老人捐款差不多。

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不同的包裝。

趕緊讓這位懷孕9個月的護士回家休息才是該乾的事!

而不是拍照片,不是寫報道。

武漢再缺人,缺一個馬上就要生育的準媽媽?

缺一個剛流產10天的女醫生?

真是笑話。

易中天接著直言:“吃人血饅頭的往往也是馬屁精。馬屁精是土特產。每到國難當頭,他們就會不甘寂寞地跳出來舞文弄墨。”“土特產”三個字用的真是精闢,讓人又好氣又好笑。

最後,他呼籲:“請關注底層,請關注一線,請關注疫情!包括那些連數字都算不上的冤魂!請學會說人話,請學會懂人心!這,很難麼?”

這篇很短的文章,讀著非常解氣。

在這麼大的公共事件面前,有多少文化精英站出來說話了?

按傳統意義上的文人標準來講,易中天只是做了他該做的事情。

但放在現在,這篇文章就如同千萬顆砂礫中的一粒珍寶。

彌足珍貴。

易中天懟記者是出了名的。

因為記者老是問一些很蠢的問題。

比如問他出名後做這麼多演講,是為了賺錢還是傳播文化。

這種問題在普通明星、名人看來,其實就是個套路。

肯定為了傳播文化啊!

場面話嘛,誰不會說呢?

但易中天最討厭回答這種揣測動機類的問題。

他反問:你們電視臺請我來,是為了賺廣告費還是傳播文化?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類似這種還有很多。

總體感覺就是通常這類面子上的問題,問易中天十有八九要落空,或者被懟。

因為這種問題細究下去,毫無問的必要。

他還有一個流傳比較廣的採訪視頻,是央視的《面對面》。

主持人第一個問題:你在《百家講壇》裡最火,有什麼訣竅?

易中天馬上說:“沒訣竅。”

“我回答不了你的問題。”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主持人下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去《百家講壇》?

易中天又馬上說:“你是一個教書匠啊!教書本來就是你的本分。”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後來,主持人又問:電視對於一個學者來說,是一個很彆扭的東西,你不這麼覺得是嗎?

對他成名的質疑感撲面而來。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易中天很有禮貌的笑了笑,表示自己上一個問題還沒回答完呢。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哈哈哈,看到這裡我也笑死了,易中天的腦路真的很清奇。

他的思維一直被他自己牢牢控制著。

他說自己是為了人生而學術,有的人為了學術而學術,還有的人為了職稱而學術。

他最看不起最後一類。

他上電視只是想增加人生體驗,不管能不能出名,都有收穫。

然後主持人又問:(上電視)你感到舒適嗎?

易中天沒有立刻回答,目光向上,吸了一口氣。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過了幾秒,易中天反問:說實話嗎?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主持人哈哈哈一笑,堅定的回答:當然說實話。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又追問他,不舒適是什麼時候?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易中天又猶豫了。

他把聲音拖長,顯然在思考這話應該怎麼講出口,畢竟是央視的深度採訪啊!

“不舒適就是,碰上一檔無聊的節目,一個蹩腳的主持人,問了一堆八卦問題,你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就很不舒服。”

一口氣說完。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大家品品。

看到這我真笑死了。

這可是採訪才剛剛開始哦。

後面主持人又問了一個傻問題:大家覺得聽易老師講課很有意思,像聽評書一樣有意思。那如果這樣的話,我們為什麼不直接去聽評書呢?

易中天耷拉著臉回:“是啊!這個問題太好了,我也想知道為什麼。”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然後標誌性的笑又突然出現了,他回答:“你應該去問觀眾。”

易中天:“國難當頭,不拍馬屁你會死啊?”


這個語氣和表情的轉變簡直太神了。

他一直強調,不管是教育還是制度,最重要的就是把人當人。

“不要談什麼望子成龍,我的口號是:望子成人”

談醫患關係時,他說:不要說什麼“醫生也是個人”,應該講醫生首先是個人。

把所有職業、所有標籤裡的人,首先當成人,再考慮職業和標籤。

這才是一個文明社會該有的樣子。

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就請點個關注吧,點擊頭像還可以查看更多往期內容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