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科學日記」“謝謝老師!”

今天(2020年3月11日)開始整理關於《日食和月食》的學生科學日記。學生所寫的內容大多是先寫日食月食形成原因,然後在用圖示表示出來。整理日記時,我關注學生日記中共性的資源,也關注個性信息,尤其是關於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信息我一般不會放過。因為我一直覺得情感態度比知識更重要。

比如,下面這篇文章,上半部分寫的的是“知識目標”,最後寫的“科學課真有趣,謝謝老師!”這就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學生科學日記中的體現。

「學生科學日記」“謝謝老師!”

學生科學日記原圖


我們今天學習了《日食和月食》,知道了日食形成的原因:月球運動到地球和太陽之間,並且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條直線時,月球擋住了太陽的光線。還知道了發生日食的日期為初一。日食的全過程為:西邊緣開始東邊緣結束。農曆的十五、十六,不能每次都看到月食。但看見月食都在農曆的十五、十六。這節課,真有趣,哈哈,謝謝老師。

「學生科學日記」“謝謝老師!”

網絡圖片

( 下面是日食和月食的圖示) 鄒城市鳧山小學六年級六班顧凡碧琪

科學有趣,是學生感受。“謝謝老師!”是學生真誠的感恩!不!不能說“感恩”,因為傳授知識是作為教師的職責,不需要學生感恩。但從這句“謝謝老師!”中,能體會到他因為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才會寫出這樣的語言!謝謝我的學生!總能從不同的層面給我以教育的愉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