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一、其二》:文化人賭氣,倒像是在撒嬌,即可笑又可憐

張九齡是唐玄宗時的宰相,名噪一時,他生在廣東,是嶺南人士。同時他還是張良之後,少有才名,是一代名相。

擔任宰相期間,舉薦長安尉周子諒擔任監察御史。周子諒因為胡亂講吉凶,被皇上親自質問,還被在朝堂上當眾判決賜死。張九齡舉薦不稱職,被降職擔任荊州大都督府長史。

《感遇·其一、其二》:文化人賭氣,倒像是在撒嬌,即可笑又可憐

在被貶荊州的時候,他寫了組詩《感遇》,共十二首。其中第一和第二首被選入《唐詩三百首》,排在五言古風第一、第二。這一組詩都是在表達內心寂寥、心情鬱結,很不服氣的狀態,賭氣的感覺很強烈。賭氣的對象自然是唐玄宗李隆基了。

感遇·其一

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詩意

詩面意思不難理解。

春天的蘭花枝繁葉茂,秋天的桂花高雅清麗。不管什麼季節,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自然狀態都是最美的時候(在表現一種境界和高度)。但是,誰能知道躲在這深山裡的隱居者,在看到這樣的景色時,心裡是多麼開心快活的呢(到底開心不開心,只有自己知道了)?這花和草,這美景,都有它們自己該有的狀態和本性,又何必去追求美人們摘去欣賞呢?

這是一首典型的借景抒情,借詩言志詩。

通過詩句來紓解內心的鬱結和苦悶。但是寫完能否得到紓解?我倒是覺得,非但沒有效果,反而更加鬱結。

《感遇·其一、其二》:文化人賭氣,倒像是在撒嬌,即可笑又可憐

反誤

這首詩裡有兩個讀來讓人覺得很酸的點。

第一,誰知。如果詩人不求人知,不想人知,便不會發此一問。問了,便是為了得到回應。這句的意思,我們可以理解為:你看我被貶荊州,多像是隱居在這山林裡的隱居者,我看到這山中景色是多開心啊,但是我開心,你們不知道,氣人不?

第二,何求。不求,說出來了,便是求。這時候不渴求美人折,是因為之前一直都期望得到美人眷顧。說何求,言外之意便是:“哼,以後再也不理你了。”

美人是誰,自然是那高高在上的皇帝。

這些恰成了詩人內心更加鬱結的點,賭氣之嫌更甚。而排解不開,對自己的反噬更甚。

如果只看這一首,還不足以看出他賭氣的狀態,我們再看第二首。

《感遇·其一、其二》:文化人賭氣,倒像是在撒嬌,即可笑又可憐

《感遇·其二》不但賭氣,還發幽怨

感遇·其二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唯所遇,循環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這一首也很好理解。江南有橘子樹,到冬天了葉子也還是綠綠的,這並不是因為南方的天氣暖和,也是因為它有耐寒的品性。本來這麼好的樹、這麼好的果子是可以供奉賓客的,卻因為山水阻隔不能成行。這些都是運氣不好,而且這運氣也不可捉摸啊。都說桃樹李樹可以成林成蔭,難道丹橘就不行嗎?

《感遇·其一、其二》:文化人賭氣,倒像是在撒嬌,即可笑又可憐

張九齡是嶺南人,自比丹橘。用賓客比喻皇帝。說自己有耐寒的能力,受點委屈是沒關係的。但是我這麼好的果子因為被山川阻隔,不能被皇帝品嚐到,多可惜啊。

非但怪起了桃樹和李樹,還怪起了命運,只怪我老張運氣不好啊。

細品一下,這首詩裡的幽怨之氣比第一首還要厲害,簡直就是:“我錯了,你帶我回去吧,下次我不作了”。

讀來,讓人覺得可氣,又覺得可笑,還覺得可憐。

《感遇·其一、其二》:文化人賭氣,倒像是在撒嬌,即可笑又可憐

抒懷成了賭氣,賭氣成了撒嬌

張九齡得此境遇確實讓人唏噓,而他當政期間確實做了很多良善的政事。《感遇》十二首,都是表達這樣的情感。這些抒懷都成了賭氣的詩歌,而這賭氣更像是一種撒嬌。沒過幾年,他也就鬱鬱而終了。

古代受孔孟之道影響的讀書人,一生的目標便是“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所有的抱負都需要有一個基礎,便是得到“美人”的認可。王安石是這樣,陸游是這樣,張九齡也是這樣。這是他們的可悲,也因此成就了他們的千古盛名。

但李白不是這樣,蘇軾也不是這樣。所以,他們的文學和思想成就也自然也更高,更受人推崇。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可能就是如此吧。

《感遇·其一、其二》:文化人賭氣,倒像是在撒嬌,即可笑又可憐

五言古詩

五言古詩,是漢、魏時期形成的一種新詩體。它沒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長短,不講平仄,用韻也相當自由,但每句五個字的句式卻是固定不變的。因為它既不同於漢代樂府歌辭,也不同於唐代的近體律詩和絕句,故稱五言古詩。

唐代的五言古詩雖源於漢、魏,但決不因襲模擬,呈現出自己的面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通過自己的感遇,表現出自己的性格,開啟了一代有思想、有個性、有藝術特色的詩風。張九齡、陳子昂等是個中翹楚。


《感遇·其一、其二》:文化人賭氣,倒像是在撒嬌,即可笑又可憐


分享到:


相關文章: